分享

钱之辩

 魏春田 2020-05-16

《晋书.王衍传》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有个叫王衍的大臣,崇尚清谈,自视甚高,对钱等俗物嗤之以鼻,不愿看也不说。对爱钱的老婆也常有鄙视之意。老婆很生气,心想我还真不信了。于是趁着王衍熟睡的时侯,用铜钱在床的周围绕了一圈,想逼王衍说出钱字来。第二天王衍醒来后,他把仆人喊来,用手指了指那些钱说道,把这些阿堵物拿走。

耻于谈钱,将钱视为庸俗之物。对谈钱者斥之为浑身散发着铜臭气,这在中国是有传统的。古人常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重农抑商是一项基本国策。商人因与钱打交道,因此被看做是卑贱一族,士农工商排位最后。

可见传统文化中认为谈钱爱钱的都是小人。没有人想成为小人,所以即便是非常喜欢钱,也要装出一幅不爱钱的道学面孔。

其实钱就是个工具,用来方便交易,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人将各种价值观强加在这样一个工具上,于是钱便有了好坏香臭之分了。

有句名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则是万万不能的”。这话在农业社会可能尚有讨论之处,但在当下的商业社会则是很准确的。农业社会商品交易是偶然的,而商业社会交易则时频繁而个泛的,一时一刻都离不了钱。对每个人而言钱都是至关重要的。

张爱玲说,我喜欢钱,因为我不知道钱的坏处,我只知道钱的好处。人就怕遇见事,遇见事钱就会显现出它或凌厉或温情的一面,你若少了它,它便让你愁肠百结,看尽冷眼;你若拥有它,它便会给你优雅自如的神态,钱的好处很多,家有千金,行止由心,钱会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彰显出非同凡响的作用。有了钱,我才可以拥有说“不”的权利。所以,有钱才安全。那些凭着一口仙气吊着的活在精神生活上的人们,我敬佩你。原谅我地道的俗人!

罗马法说,无财产者无人格。盖所谓人格,须以独立为前提,以自由为其价值。人格独立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经济独立,独立则无依赖,才有可能做你所想,才能感觉自我价值。

钱很重要,但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不能什么钱都爱,什么钱都挣。

Hello,伙伴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