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空间更新的典范——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南区商场

 小笔ykmgsagllg 2020-05-16

前言:全国各地的商业都面临升级换代的压力,上海的商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BFC外滩金融中心南区商业的改造是一个优秀的案例,或许能够成为商业空间改造的典范。

拥有“万国建筑群”的外滩,百余年来,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揉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

作为上海的象征,BFC外滩金融中心则位于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核心位置。

BFC外滩金融中心为复星的代表作,Kokaistudios受复星地产的委托,领衔负责外滩金融中心南区商场的室内设计。

▲实景图

这座由Heatherwick Studios与Foster Partners联合设计的建筑群总面积达91982㎡,在丰富了城市天际线的同时也成为连接上海历史旧城区与现代商业中心的纽带。

BFC将成为一座前所未有的“非传统式”商业地标。

01

“全面生活方式”空间

Kokaistudios强势回归外滩这一上海黄金滨水地带,将时尚·艺术·设计深度融合,完成一个顶级商业空间的华丽转变,将BFC南区商场从“纯商业空间”转变为“可容纳更广泛生活方式的空间”。

▲实景图

项目营造“全业态 新零售 沉浸式”多维感官体验,将个性化、精品化和艺术化融为一体,有效升级了场景体验的价值,营造日常共感。

▲实景图

对Kokaistudios而言,该室内设计项目的挑战是在概念上打造轻松愉悦的滨海度假风情、模糊室内外的界限,并满足现代购物及生活方式的需求。

BFC南区商场融文化、创意、生活美学为一体,旨在成为外滩标志性的文创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体验式复合型综合体。

02

独特多样的设计元素

项目以基地靠近黄浦江岸线为灵感,团队以“水系”为线索,设定了“滨海度假”的主题。

剖面图

Kokaistudios采用多种设计方式,成功将商场从单一购物转型为全面生活方式空间。

1、通过与Foster Partners密切合作,打破了建筑原本沉重的外立面。

▲4层连廊区域绝佳的景观视野

外观几乎全是直角矩形,刚一精致且棱角分明窗户朝向外置,让商场与浦东新区华丽的天际线相连,而对内则延伸至一个中央庭院。

▲从室外庭院看室内的氛围

这样的做法赋予了空间一个强有力的亮点:以绝佳的景观吸引过路行人的注意。

▲从下沉庭院看室内外的和谐统一

庭院中设计了一个下沉广场以加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并为B1层的美食广场区引入充裕的自然光。

2、模糊边界,打破传统商场空间的局限性。

▲实景图

受到黄浦江自然形成的岸线启发,设计也进一步模糊了租户与公共空间的边界,打破传统商场空间的局限性。

没有哪一面是商户“正面”的感受,使之更加开放、灵动,也与“水系”的主题相契合。

▲天窗下端的散口喇叭式处理,引入更多自然光

同时,设计增加了面向中央庭院的开放的商店区域,带来自然采光,以流动的方式打破传统商场中走道的固有印象。

▲“水上”与“水下”空间的对比

有关水系的联想贯穿整体空间,包括镶嵌在一层水磨石地面上的黄铜圆环,仿佛湖面上一圈圈荡漾开来的水波。

▲地上实景图

▲地下实景图

设计通过材质图案的反转将地下两层打造成一个“海底世界”,从而与地上四层形成对比:

在地上层中闪闪发光的水磨石瓷砖,到了地下空间则倒转成天花板的用材;此外还有反光不锈钢,以更柔和的色彩唤起神秘水下景观的气息。

3、活泼灵动的色彩点缀着调性柔和的地下空间。

▲女性化的戏剧场景

▲实景图

戏剧造型的吊灯从中庭倾泻而下,它由一串的球形泡泡状的灯饰组成,中间穿插着“鱼”造型的玻璃装饰。“珊瑚礁”区域的中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天花板装置,以桃色、粉红色和橙色为主基调。

▲实景图

▲实景图

这是一处具有流动性的多用途空间,其模块化的座位可以容纳各种活动需求,与商场的生活方式和公共空间的焦点保持一致。

4、材料和饰面的选择使空间整体充盈着度假的氛围。

▲斜面开放式的电梯厅

▲洗手间通道,从公共到私密空间的过渡

墙面的定制瓷砖和木材相搭配,唤起人们对海滨酒店和餐厅的回忆,奠定轻快的基调;以像素化的手法让水磨石和瓷砖格栅呈现杂色效果,如同海岸线一样模糊空间的边界。

▲实景图

该项目最终呈现的室内设计与原初规划相比有很大转变。

这些转变工作甚为繁杂,宏观到对原本平面图的调整,细微到扩大卫生间的梳妆台和全身镜,使之更为舒适,为国内外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树立了新标杆。

多样的设计元素结合在BFC南区商场中,创造了一种让人远离城市喧嚣而惬意放松的氛围。

03

独特多样的设计元素

对于商业综合体而言,动线规划业态布局极为重要,这是商业设计的核心,也是难点,是空间组织的提纲和线索。

1.动线规划

一般而言,好的商业动线可以有效增强店铺的可见性、可达性以及能够拥有明显的记忆点。

BFC南区商场因多建筑体的因素使得结构相对复杂一些,从规划图来看,BFC南区商场看起来像是两个独栋楼体构成一样。

▲规划图

▲动线分析图

其实并不然,在上图中商场区域并未如建筑俯视图般割裂,而是斜向“填满”办公楼之间的空间。

▲2F动线规划

1、2两层大同小异,南区商场的东北侧和西南侧两个区域形成双中庭结构,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哑铃状环形动线结构。

▲3F动线规划

3、4两层由于连廊的存在,以及办公楼和商场部分贯通后,在原先哑铃形动线的基础上,又在东南侧扩充了一条动线,使得室内空间也变相成为了一个拥有双中庭的回字形环形动线。

▲B1、B2动线规划

B1层与3、4两层的动线结构类似,B2层则与1、2两层的动线结构类似。

2.业态布局

当代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已经跨越标准化的商业内容,转而聚焦个性化的场景和购买体验。

BFC外滩金融中心南区通过精准的调整定位与品牌组合,打造成为适合精致消费客群而不止是白领乐于前往的空间,吸引外来游客前来购物、就餐、娱乐。

▲1F平面图

一层以艺术·潮流为主题,时尚设计和品味生活为风格导向的零售业态占据了整个楼层的绝大部分空间。

▲实景图

LANVIN亚洲旗舰店(首店)、美国时装品牌ST.JOHN以及奥地利内衣品牌Wolford,三大复星集团控股品牌,占据1层三席,从某种程度上坐实了该楼层的定位——时尚风格,但需国际线,且能够体现精致感。

▲实景图

意大利IGFD集团首家时尚集合店LE TEMPLER ON THE BUND,2000㎡左右,作为一层的主力店存在。

LE TEMPLER采用的是典型高端品牌集合店的设计方式,整体统装,追求多变性和酷炫感,展示了MOSCHINO、VERSACE等等多个优质品牌。

▲实景图

GENAVANT纪娜梵全球首家时尚概念店、全球首个京都之家、欧洲珠宝品牌HIER等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潮流全部聚集于此,同时体现出项目的市场敏感度。

▲实景图

餐饮方面,引入三个风格迥异但均较为符合办公客群消费偏好的品牌:拥有外摆区域的wineapp葡萄酒吧、巴黎蜜语以及刚需品牌喜茶。

▲2F平面图

二层以时尚设计零售类为主,与1层相比定位和风格稍有差异——以国内原创设计师男女装品牌为主,风格从素雅到潮流均有,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偏好。

▲实景图

拥有ON/OFF一家多品牌集合店、众多女装熟牌、潮流活力及时尚运动的旗舰店以及日本的轻奢雨具品牌JNC,更加地完善区域氛围。

▲实景图

另外,“艺术”这一关键词在2层也有所体现。首家开设于商场中独立运营的昊美术馆艺术商店how STORE以及大力水手的主题艺术展,丰富了人们的艺术体验。

▲3F平面图

三层以个人美护、亲子娱乐为主,增加了一些餐饮业态,占比最高的是以家庭消费者为主的儿童亲子业态

▲实景图

复星集团旗下一站式国际玩学俱乐部品牌Miniversity迷你营是孩子们一站式寓教于乐的游玩空间;萌小萌宠物乐园,将羊驼、小猫、小兔等各种可爱小动物带进商场。

▲实景图

另外,由于增加的连廊紧挨着办公楼,是相对的弱侧,因此商场因地制宜地一字排开做了多个适合办公客群且带有目的性消费的美颜业态。

▲4F平面图

四层主要以餐饮为主,且为大餐饮,适合商务宴请以及家庭聚餐品牌。

▲实景图

日式自助餐厅光琳雅殿、Primotable高桌牛排馆、本帮菜馆蝶园、日本料理鮨和歌、即将开业的韩国料理清晨家等,其中大多为上海唯一店。

▲B1平面图

B1层主要由零售和餐饮两部分构成,盛大开业后“BFC best friend commune”的文艺集合空间。

▲实景图

不论是整体框架设计、色彩的运用还是招商的业态,以符合年轻女性消费者偏好为定位方向。

▲实景图

区域入口处就以当今人气最高的品类之一——盲盒自助机来吸引消费者。

该区域采用统一风格但内含变化的吊顶及地面色彩来勾勒出中岛的区域造型,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吊顶方式,具有对中岛品牌在视觉上的聚焦作用,不会在柜位线框架上产生厚重压抑感。

▲实景图

边厅同样没有在造型的立体感上做太多文章,但材质、色彩、灯光的营造,与中岛区域呼应感极佳,同样也涵盖了服装、配饰、手表、生活杂物等品类,一应俱全。

▲实景图

餐饮定位则是为办公以及家庭客群提供较为轻松就餐环境的简餐。

▲B2平面图

B2层以超级物种为侧重,永辉云创首次将超级物种 永辉到家业态融合的品牌体验店,也是目前超级物种在上海面积最大的门店。

▲实景图

其余配套辅以与B1层类似的餐饮业态,以及比较适合在精超外围设置的礼品类零售品牌。

▲实景图

除此之外,商场内的休息凳造型在细节上也是很大一亮点,餐饮区、办公区以及女性消费为主的区域等则配以不同风格的座椅,可谓是极其用心了 。

结语:BFC南区商场代表了在当今电子商务推动下不断进化的购物中心,将庞大的建筑体量积极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并重新思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商业空间该如何运作、发展、进一步向前。

注:该项目极具参考价值,是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世界城市更新将于近期计划适当时间组织实地考察,并聘请项目设计师亲自讲解。

本资料声明:

1.部分图片来源Kokaistudios,摄影师:张虔希。

2.本文章部分图片与资料来自“商业咔”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

3.本文为示范区建筑设计技术分析,仅供欣赏学习。
4.本资料为要约邀请,不视为要约,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来源于官方披露信息,具体以实物、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及买卖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为准。如有变化恕不另行通知。

5.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本资料制作时间为202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