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逢李龟年

 我是双鱼非鱼啊 2020-05-16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前两句看似很平常,大致意思就是:以前在岐王府里大家经常见面,在崔九家里也多次听到您的音乐。但是,人们都说这首诗很好,中学学习这首古诗的时候并未体会到好在哪里,后来慢慢才理解,这真的是一首好诗!
 
文学的一大题材是对人和事的哀叹,表达沧海桑田、朝代兴替的情感变化,而杜甫的这首诗是这类作品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这首诗就好在前两句场面宏大,后两句感情克制。

是杜甫和李龟年的再次相遇促成了这首诗,或者说是李龟年成就了这首千古绝唱!


李龟年——唐代久负盛名的乐师,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

岐王何许人也?唐睿宗李旦之子玄宗之弟;崔九何许人也?唐玄宗的宠臣,是权贵。皇亲岐王和权贵崔九都爱好音乐和诗词,所以当年的李龟年和杜甫经常在“宅里”和“堂前”相见。

那时李龟年红极一时,无人能比;杜甫正当壮年,一腔报国志。那时的岐王宅群贤毕至,满目俊才。皇室公卿礼贤下士,歌舞升平,一派繁华的“开元盛世”景象。

如果单看上面两句,会觉得很平淡,但是,读完后面两句,就能感觉到世事沧桑,天上人间!清代孙(主要作品《唐诗三百首》)曾评价“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安史之乱后,山河破碎,一代帝王唐玄宗黯然离世;当年“致君尧舜上”的杜甫,现在颠沛流落,已入“疏布缠枯骨”的暮年;当年名满天下的李龟年流落街头,“沿街鼓板”。

他们相遇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暮春午后,衣衫褴褛的杜甫走在潭州(今长沙)街头,他隐约听到熟悉的歌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是王维的《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循着歌声,杜甫看到一个两鬓斑白的男人在弹唱,看到歌者哽咽,闻着垂泪。他揉了揉昏花的老眼,这,这是李龟年!他简直不敢相信……


当年的“寻常”和“几度”已经是不可企及的梦。杜甫只能追忆当年,感怀盛世,如今,国事凋零,天涯沦落,两个人异乡相遇能说什么?

乱世飘零,此时,杜甫已59岁,此时,李龟年也油尽灯枯……他们都知道,此时见面之后,恐怕他日再无相逢之时……

杜甫什么都没寒暄,他什么都不想说,他将这些年的颠沛流离和苦难,一一隐去……

他只淡淡的说:您看,这江南的景色多美啊!

中国人的感情历来都是含蓄内敛,克制感情,就如《诗经》的特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感情的不过度泄,体现了中国人对文化美的定义!


您的“在看”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