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尼德兰高卢”到联省共和国,阐述荷兰的地缘环境和兴衰历程

 有魔气历史 2020-05-16

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洗礼,欧洲国家为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纷纷踏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称雄于世界,用各种侵略手段将落后国家变为他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这其中,既有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海盗式的掠夺模式,也有英法这样构建殖民贸易网络的方式,至于间于二者之间的荷兰,则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荷兰崛起之前,其所属的尼德兰地区曾长期受到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帝国的统治。在经过了长达80年反班牙的斗争中,尼德兰七个省建立的联省共和国终于在欧洲获得了广泛的承认。相较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对金银、香料的粗暴掠夺,荷兰人同时还借鉴了“汉萨同盟”的经商模式,并一跃成为全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享有“海上马车夫”的盛名。然而,就在荷兰日如中天的时候,它却遭到英国的强势打压,惨遭落败。那么,荷兰为什么会在全球贸易和海外扩张的竞争中输给英国呢?本文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尼德兰高卢:凯尔特与日耳曼的交汇点

古典时期,欧洲文明的重心集中于地中海地区,北部腹地大多被凯尔特人所占据。凯尔特人发源于中欧巴伐利亚高原,并向巴尔干、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乃至不列颠群岛扩张,甚至一度危及罗马共和国的安全。然而到了罗马帝制时代前夜,盘踞于北欧日德兰半岛的日耳曼人开始不断南迁,并逐渐挤压了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双方大致以莱茵河-瑞士高原北麓为界,东部的中欧平原和山林被南迁的日耳曼部落占据、西部则是凯尔特人的领地。不过,随着从北欧南迁部落数量越来越多,一些日耳曼部落也会跨越莱茵河到达对岸的低地平原,与当地的凯尔特部落混居一起。这片由西欧平原向西北海岸延伸的低地,就叫做尼德兰。


罗马共和国末期,身为“前三头”之一的凯撒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名望和实力,率军出征高卢,其中陆战最为艰苦的区域便是“尼德兰高卢”。作为联结西欧与中欧的枢纽地带,尼德兰在罗马帝国时期也是防御日耳曼蛮族入侵的前沿。条顿堡森林战役惨败以后,罗马人修筑的“日耳曼长城”的最北段就在尼德兰境内。不过虽然从地缘角度来看,此地与西欧平原的高卢地区可以算成一个整体,但低洼的地势、密集的水系、丰富的天然海港还是使这里变得极为特殊。西罗马崩溃以后,这里便成为日耳曼族群跨海迁徙不列颠的跳板,盎格鲁、撒克逊、朱特等日耳曼部落在罗马遗民的雇佣或邀请下进入不列颠南部,将英国带入了“七国时代”。

凡尔登条约:难以久存的中法兰克地区

当罗马人的统治痕迹逐渐消弭之时,日耳曼人法兰克部落成为了包括尼德兰在内的整个西欧平原的主人,并向南、向东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土。及至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时期,法兰克帝国已经成为受罗马教廷承认,能够与东方的拜占庭帝国争夺古罗马法统的存在了。只是由于受到日耳曼传统习俗的影响,加之王位传承机制并不成熟,查理曼去世以后的帝国数次陷于分裂,并最终依据843年《凡尔登条约》一分为三,即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


西法兰克主要盘踞在以巴黎盆地、中央高原为核心的原高卢地区;东法兰克则占据了从莱茵河到易北河之间的平原山地,以及瑞士高原和巴伐利亚高原等区域;至于中法兰克则拥有从北部尼德兰、洛林到南部罗讷河流域、亚平宁半岛北部的长条形区域。相较于西法兰克和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的疆域从一开始就不在同一个地缘板块中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将其拦腰截断。后来东西法兰克王国又于公元870年签署了《墨尔森条约》,双方共同瓜分了中法兰克北部地区,尼德兰地区再度成为地缘对峙的最前沿。

低地七联省:勃垦第、法兰西、哈布斯堡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西法兰克人的生活方式都更加趋向于拉丁化,所使用的语言也逐渐变成了混杂了拉丁语和日耳曼语的法语,与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同属于罗曼语族。而更为保守的东法兰克王国则逐渐褪去法兰克的标签,采用了更能体现日耳曼族群特征的“德意志”作为自己的名称。法兰西和德意志两个国家和民族概念由此诞生。此时的尼德兰地区,其南部受到法兰西的影响、北部则更多的被德意志及其承袭者神圣罗马帝国所控制。


进入13世纪以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权衰微,内部诸侯纷争不断,城邦林立。这导致包括勃垦第公国等地从帝国脱离出来,亦促使众多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城市为求自保、共同抵御北欧海盗的袭击而组建了一个强大的商业组织,即“汉萨同盟”。“汉萨同盟”长期垄断欧洲各国的贸易市场,甚至独占英国市场长达3个世纪之久,而勃垦第公国亦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作为第三股势力攫取了尼德兰大部分地区。此时的尼德兰拥有与“汉萨同盟”相同的地理区位优势,却因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而继续沉沦。勃垦第家族衰落后,尼德兰地区被欧洲联姻之王哈布斯堡家族收入囊中。


16世纪,不断在全球开拓殖民地,并成为第一任“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正是由哈布斯堡家族所统辖,此时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被外界统称为弗朗机人。当时的哈布斯堡家族掌握着欧洲的大片区域,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匈牙利王国、意大利北部等均为其掌控,其中也包括尼德兰地区。在法国与哈布斯堡家族争霸的过程中,尼德兰再度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原来,十五世纪后期,伴随着勃垦地公爵(勇士查理)的战死,家族绝嗣,仅有一女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双方为此开战,并将爵位划给了法国、领地并入了西班牙。这一方面导致尼德兰成为西班牙帝国的疆土,另一方面也为后来法国介入该地区事务提供了口实。

海上马车夫:兼具弗朗机人和汉萨同盟的荷兰

虽然尼德兰始终处于西欧和中欧(西班牙在哈布斯堡王朝时期属于中欧阵营)两大地缘板块拉锯之中,但它因为自然环境特殊,同样具有一定的独立性。16世纪中叶,以英王爱德华六世为代表的众多欧洲君主,由于不满意汉萨同盟唯利是图、破坏当地农工商环境的做法,纷纷对汉萨商人下了逐客令,这给了同样具备海陆交通优势的荷兰以便利。于是荷兰的商贸水平和航海技术获得大幅度发展,荷兰人的财富也越来越大,这引发了西班牙王室的窥探,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尼德兰地区的压榨政策。


16世纪初,中西欧诸国相继发生支持资本主义发展的宗教改革,新教加尔文派在商业氛围浓郁的荷兰颇受欢迎,并引发了西班牙国王的敌视和迫害。1568年,为反抗西班牙王室残暴统治和对新教徒的迫害,荷兰爆发起义。到了1579年北方七省成立了乌得勒支联盟,并于两年之后正式宣布废除西班牙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此时,虽然荷兰名义上依然归属于西班牙,却早已获得事实上的地位了。英西战争期间,荷兰人坚定地站在了英格兰人一边,同时亦汲取西班牙帝国的殖民经验,大力推行海外扩张政策,将弗朗机人掠夺式的殖民模式与汉萨同盟的商贸模式整合起来,逐渐控制了北海地区的贸易。


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荷兰与西班牙爆发了唐斯海战。此战是英国“劫掠船”舰队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西班牙海军的又一次失败。相较于英西海战,唐斯海战对西班牙海军的打击更为彻底,此次海战迫使西班牙最后放弃了征服荷兰的企图,同时也为荷兰赢得了海上强国的声誉。正因如此,当欧洲三十年战争、同时也是荷兰抗西八十年战争在1648年结束之时,西班牙人正式承认了荷兰的国家地位。凭借对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扩张的推崇,更凭借着海上霸权地位,荷兰人的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并拥有跨国公司(即荷兰东印度公司)、股市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鼎盛时期的荷兰,一度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三的贸易,海洋上遍布荷兰船只,因此获称“海上马车夫”。

生态位竞争:荷兰人?英国人?威廉三世

荷兰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其优越的商贸条件,能够同时与西欧、中欧乃至海外保持便捷的交通,这在欧洲经济重心从地中海转移至大西洋以后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荷兰绝非唯一拥有这种地理区位便利的国家,与其隔海相望的英国同样能够成为连接欧洲大陆与海外的纽带,只是受制于海军力量的薄弱而选择了暂时的屈服。


其实,早在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的两年之前,也就是公元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已经建立了。甚至早在16世纪中叶,英国就已经相继建立起莫斯科公司、黎凡特公司等众多股份制海外商贸公司。只不过相较于英国的这些股份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却是第一个建立股票市场,并对外公开募资的公司。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国与荷兰在海外贸易领域处于同一个生态位置,双方迟早要爆发冲突。

唐斯海战让荷兰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享有全世界最强海军的美誉,却也招致英国人的记恨。此战发生在英国领海范围内,公然破坏英国的中立立场,对于尚且弱小的英国海军犹如一次侮辱。不过英国的海军发展速度也是相当迅速的,经过数十年“食鱼日”法令的培养,英格兰人已经养成了对海洋的依赖,航海技术和相关人才均有长足进步。独立之后的荷兰人在贸易上更加强势,甚至肆无忌惮地前往他国领海捕鱼并就近销往他国的地步,引发了周边列国的厌恶。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所有运往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货船都必须是英国船,这招致荷兰人的不满,双方由此爆发英荷战争。战争前后一共发生过4次,这其中前两次鉴于荷兰海军优势,双方最终都回到了和谈的道路上来了。然而,不肯善罢甘休的英王查理二世还是不顾议会的反对,联合法国一同发动了针对荷兰的战争。要知道,法国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还是英国的敌人。于是法荷战争和第三次英荷战争一同爆发,荷兰人虽然再一次阻击了英国海军,却在陆地遭受法军的大规模攻击,溃败千里,形成所谓荷兰“灾难年”。

当荷兰陷于危急存亡的关头,临危受命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成为联省共和国的执政,并先后与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结盟,并用重金大力游说英国议会,激化英国人对天主教法国的恐惧。最终,英国无功而返、荷兰御敌成功,法国渔翁得利,这导致英国民众反法情绪高涨,促成了1689年以后的“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又称英法欧洲争霸时期)。当然,鉴于荷兰在商贸等领域对英国的长期威胁,英荷矛盾依然存在。只是不久英国的时局就发生震动,查理二世死后,王位传给了弟弟詹姆斯二世,而詹姆斯二世恰恰是英国民众颇为敌视的天主教徒,光荣革命由此爆发。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迫切希望由詹姆斯二世的女儿,也就是信仰新教的玛丽来继承王位,而她恰恰就是荷兰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的妻子。


1688年,威廉三世率领1.5万荷兰精锐登陆英国,并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由于威廉三世同时还兼任荷兰执政,所以他为了将两边资源整合起来,便把荷兰的许多能工巧匠、科学技术带入英国,并用荷兰的资金借贷给英国发展商业体系。从此,荷兰失去了对欧洲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国库日渐空虚。到了1780年,英国借口荷兰支持北美独立,撕毁了威廉三世时期签订了英荷同盟各项条约,彻底打垮了军备松弛的荷兰,并取代了它丰厚的财产和原材料,同时,英国还以战争赔偿为由,赖掉了百年间向荷兰借取的巨额债务,并低价收购荷兰国债。从此,英国在殖民扩张、海军力量、金融等领域均取代了荷兰。

综上所述,荷兰自古罗马时代便位于凯尔特人与日耳曼人交汇之处,这源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中世纪时期,荷兰(尼德兰)先后被各方势力所掌控,直至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才取得完全独立地位。不过在此之前,荷兰就已经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位,在学习西班牙殖民者和汉萨商人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然而由于和英国在全球贸易生态位置上高度重合,双方矛盾不可避免,并最终爆发战争。


经过了四次英荷战争之后,荷兰的国势和军事力量大为衰减,欧洲金融中心也从阿姆斯特丹转移到了伦敦。法国大革命时期,荷兰曾一度被法国吞并,直至拿破仑失败才得以重新独立。此后荷兰在欧洲政治舞台逐渐被边缘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是报以中立的姿态以求苟活,早已不复当年威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