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兰的前世今生:曾经的“海上马车夫”如何变成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连“黄赌毒”都是合法的

 世界历史网 2021-07-28

今天我们聊聊海上马车夫——荷兰。

大航海时代作为即西、葡之后,英、法之前便开始海外殖民和发展全球贸易的国家。这个面积仅有四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大小,而且五分之一的地都是后来自己填海填出来的国家,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国。航海时代辉煌、现代依然科技先进、经济发达。

那么以前呢?荷兰这个国家是怎么形成的?在漫长的中世纪它又是如何自处的?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站在上帝的视角,以极快的速度,趁荷兰不注意,把它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下。

“荷兰”又叫“尼德兰”,是指“低地”的意思,因为荷兰有一半的国土都位于海平面以下,所以称为“尼德兰”。

尼德兰地处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接比利时,另外两边都濒临北海,是个不太起眼的边缘小国。

但从16世纪开始,这个曾经饱受西班牙压迫的边缘小国,就彻底独立、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从此改写了自己的国际命运。

荷兰的历史发展:

据考古证明,在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了人类生活的足迹,距今大约5000年前,有些地区开始进入了种植和驯养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候的原始部落主要以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为主,日耳曼部落当中,又以巴塔维亚人和弗里斯人最为强大。

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征服了高卢,荷兰也成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罗马帝国内战及其攻打英国的战役中,巴塔维亚人表现得非常勇敢,在帝国的征服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巴塔维亚人和弗里斯人开始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却以失败告终。公元4世纪,撒克逊人、安格尔人等陆续迁移到荷兰,他们与弗里斯人融合创立了弗里斯兰王国。正当罗马帝国面临崩溃之际,法兰克人于410年从罗马手中抢夺了荷兰,后来又用武力消灭了弗里斯兰王国。

在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的手上,荷兰地区大力推行封建制度,出现了公爵、伯爵等领地,在封建割据的中世纪,它们渐渐摆脱了法兰克王国的控制,有了自治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弗兰德斯王国,11世纪后国力越来越强盛,一批像鹿特丹、莱顿之类的城市发展起来。正当弗兰德斯进入黄金发展期后,威胁到了法兰克的霸主地位,双方于1302年展开了一场金马刺之战,弗兰德斯给予了法兰克以重创。没有了法兰克的捣乱,弗兰德斯得到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期。

1384年,弗兰德斯伯爵路易二世去世,因为没有留下男性子嗣,爵位由他的女儿玛格丽特三世继承,而玛格丽特三世已嫁给了法国勃艮第公爵大胆腓力,因此勃艮第公爵获得了弗兰德斯的统治权,又叫勃艮第时代。

16世纪,西班牙通过在拉美的殖民活动,变得极为强盛,不断对外进行侵略战争,荷兰也被西班牙所征服进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西班牙在荷兰统治80年后,荷兰的奥兰治亲王威廉领导起义推翻了哈布斯堡政权,走上了独立之路。独立后的荷兰在莫里斯执政的十年间,进行了军事改革,军事实力获得大幅提升。

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荷兰开始在海上与西班牙、葡萄牙这类早期的殖民国家进行较量,凭借发达的造船业和强大的海上实力,荷兰从葡萄牙手里抢占了很多亚洲和非洲市场。为实行贸易垄断,彻底占领海外市场,荷兰在1601年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雅加达、日本、斯里兰卡、锡兰等地都建立起贸易据点,大量亚非洲的货物运往荷兰与欧洲国家进行交易,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于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诞生,阿姆斯特丹已然扮演了今天美国华尔街的角色,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整个17世纪,荷兰通过香料等贸易成为了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上的大放异彩,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大量涌现,比如:国际法之父雨果·格劳秀斯、自然科学的开拓者惠更斯、显微镜的发明者列文虎克、绘画大师伦勃朗和维米尔、哲学大师斯宾诺莎等誉满全球。

庞大的造船业和无可匹敌的海军力量令荷兰赢得了“海上马车夫”的地位,对海上贸易的垄断严重威胁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商业发展及殖民扩张,双方从1652年开始1784年之间爆发了四次英荷战争和一次法荷战争,荷兰元气大伤,综合国际急剧下降,经济低迷,社会动荡。

1787年,受启蒙运动影响的荷兰爱国党在法国的支持下发动起义,推翻了当政者建立了巴塔维亚共和国。这时的荷兰实际上就是法国的傀儡,跟随法国东征西讨。随着拿破仑的战败,法国在荷兰指挥的日子也结束了。在荷兰民众的支持下,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打败反动派上台执掌政权,之后便一直由威廉家族统治荷兰。

亲王反叛:为自由而战,死而无憾‍

有的历史学家称尼德兰是“反叛的民族”,但尼德兰人民始终认为,作为低地国家的居民,他们根本不想反叛,他们只是想捍卫传统的政府体制。

当统治者越来越独裁、专权,侵犯到普通民众的利益时,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发动武装反抗的最佳人选,就是曾在王位交接仪式上,搀扶着查理五世的奥伦治亲王威廉。

威廉是尼德兰最高等级的贵族,也是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他为人谦逊,宽容克制,为捍卫传统特权和人民利益,不惜与当权者撕破脸,抗争到底。

过去,尼德兰一直是西班牙的“金库”,西班牙帝国几乎有一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尼德兰。西班牙诸国的王侯贵族们,花着尼德兰人的钱,却还奢望得到更多。

尼德兰民众意识到,他们的合法利益被当作了西班牙利益的牺牲品,这种情况下,民众的自我意识更加膨胀,起义和反叛终将到来。

西班牙宫廷派出腓力二世的代理人,即态度强硬的阿尔瓦公爵,他企图用武力和强硬手段,镇压尼德兰人民的反叛。

阿尔瓦公爵蔑视尼德兰的一切,他觉得:“在低地国家,正义是可以买到的,就像从屠夫那里买肉一样。”

但与此相反,威廉亲王从不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他与普通民众站在一起,为普通民众伸张正义,他的座右铭是“为国王、法律和人民。”相比之下,威廉亲王在尼德兰民众中拥有极高的声望。

1568年,威廉亲王的弟弟率领军队,在海利赫莱战役中第一次击败了西班牙军队,取得反叛的胜利,这也是尼德兰八十年战争的开端。

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虽然反叛的过程内忧外患很艰难,但取得了初战的胜利,还是让渴望自由的尼德兰人精神振奋。

奥伦治亲王率领军队艰难斗争,对内打消更多怀疑者的疑心,对外争取国际势力的支持,虽然艰难,但从不退缩。

只是奥伦治亲王威廉没有看到尼德兰独立的那一天,当权者派人谋杀了威廉,据说直到临终前一刻,威廉最关心的还是尼德兰民众。

“海上马车夫”:海上霸主地位,凭实力创造神话‍‍‍

尼德兰历时八十年战争的复杂历史,导致所有动荡、抗议和战争的根源,其实只有三个原因:宗教和良心自由、自决权、参与权。

在欧洲国家,宗教信仰是每个民众的自由,但腓力二世却相当排斥与他信仰不同的“异教徒”,一次又一次宗教迫害使得无辜民众丧命,百姓怨声载道。

奥伦治亲王威廉曾经呼吁当权者,“虽然我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我不赞成王侯们去控制他们臣民的良心。”可以看出,宗教的不平等其实是导致尼德兰分裂的本质原因。

威廉死了,反叛依然在进行,硝烟四起、反反复复,为自由而战的抗议远没有结束。直到八十年后的1648年,和平协议签订,战争才真正宣告结束。

一般情况下,战争会导致国家发展停滞、民众生活受影响,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是一个例外。

研究发现,在这场战争期间,尼德兰经历了一段精神和文化的繁荣期:大学与发明家繁荣了科学思想,作家、诗人、画家繁荣了文化。

尼德兰更是凭借自身巨大的经济潜力,发展纺织、金融、河道优势,迅速成为“海上霸主”,缔造了一个海洋帝国的神话。

复国与分裂

公元1813年,忙于欧洲战事的拿破仑无暇顾及荷兰,法国在荷兰的统治逐渐失控。此时奥兰治家族重新掌控了荷兰的政局,而此时忙于打败拿破仑的欧洲列强也商定,让被法国占领的荷兰北部和被奥地利占领的荷兰南部统一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这个决定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削弱拿破仑法国。公元1815年3月15日,荷兰复国,建立荷兰联合王国,来自奥兰治家族的另一个威廉一世成为了荷兰国王。

荷兰联合王国

但当时的这个荷兰联合王国可跟现代荷兰王国不是一回事,当时的荷兰联合王国是包括今天的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内的“大荷兰”。但这个大荷兰南北两部之间的差异却非常大。其北部的北尼德兰地区有200万人,主体信仰新教,而南部的南尼德兰地区则有340万人,基本全部信仰天主教。而且南部地区因为之前受法国影响很深,所以当时其上流阶层的通行语言已经变成了法语。而且当时南尼德兰地区强烈渴望跟随法国大力发展工业,而北尼德兰地区则仍然希望坚守其商业传统,双方在经济方面矛盾也越来越大。而且法国对于失去荷兰其实也很不甘心,在公元1830年8日,南尼德兰独立战争爆发,经过近一年的激战之后,南尼德兰在法国的支持下成功独立,成为比利时。9年之后,卢森堡也宣告独立。荷兰在欧洲的领土基本上达到了现代的状态。

为什么现在的荷兰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呢?

荷兰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色情业、博彩业、大麻、同性恋婚姻合法等等,这些噱头加在一起,无疑让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每年有大量的游客涌向荷兰,去看一看究竟。虽然这些“黄赌毒”都合法化,但是法律的规定又很严格的要求,所以,荷兰的犯罪率可以说是欧洲最低的国家之一。

我想,这跟历史有很大原因。荷兰人是最早信奉新教的国家,所以不断地反抗统治他们的西班牙。当时尼德兰包括了现在的荷兰、比利时以及卢森堡部分。比利时是天主教国家,对于西班牙的统治反抗就不强烈。最后荷兰终于赢得了独立,因为宗教问题,他们和比利时逐渐分开了成为了两个国家。独立后的荷兰迎来了黄金时代,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所以有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在巅峰时代,世界上的2万艘商船里,有1.5万艘是荷兰的。后来荷兰连续被英国法国击败,逐渐没落下去。

荷兰人的海上文化,宗教信仰,以及他们善于做生意的种种缘由,应该塑造成了现在这种对于性赌毒开放的原因。此外宽紧的管理方式,也更容易疏导了这些“流毒”对社会的危害。

这是填海造地前,各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

看过荷兰的地图,不得不佩服这个伟大的民族。

荷兰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低地国家,其国土三分之二都是填海造陆地而成的。在不断遭受海边自然灾害的侵袭,勇敢的荷兰人一直顽强奋斗,塑造了举世瞩目的荷兰大坝,愣是把海水变成了湖水,把盐碱地改造成了肥沃的农业土地。小小的荷兰,4万平方公里土地,却是欧洲农业第一大出口国,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国。

郁金香、风车、木鞋被称为荷兰三宝,都与他们填海造地的低地国家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梵高国家森林公园

荷兰的旅游资源令人称赞

荷兰是高度发达国家,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仅次于瑞士的创新国家。经济上如此强大,旅游领域也不甘落后。

荷兰是欧洲最受关注的旅游国家之一。

我对荷兰的印象很特别。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是有历史悠久的古城,比如代尔夫特,又是水城,还包括阿姆斯特丹。还有非常现代化的都市,荷兰的建筑在世界上也鼎鼎大名,最出名的地方就是“怪”。好多建筑就像天马行空的心思一样,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也不管直的还是斜的,不管玻璃多的,还是少的。我有一个设计师朋友,他们就自己组织去荷兰,专门去看荷兰的建筑,吸收灵感。

荷兰的自然风景也好极了。其著名的亲子游主题公园艾芙琳,就坐落在一个原始森林之中,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之中。另外荷兰标志性的人物梵高,他生活过的小城市纽南,是一个骑行天堂,而其主要作品展出所在的高费吕沃(又称梵高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博物馆,也是森林湖泊美景交织,公园提供免费的自行车让游客自由呼吸新鲜的空气。

羊角村

当然,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鼎鼎大名的羊角村。这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水陆纵横,游客众多,人多却杂而不乱,显得特别有规矩。后来我了解到,羊角村里的房子特别贵,但是不是买了就能在里面做生意的,除了一两家特定的餐厅和商店以外,即使你买了里面的房子,也不允许做生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主要景点出现杂乱无章的状况。而走出羊角村以后,专门会有一排房子作为餐厅,游客可以随意选择。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国内的水乡古镇学习,把一个个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圈起来收门票不说,还都弄成了破烂儿市场,搞得全国古镇都一个样。

当然,吐槽归吐槽,国情不同。如果去荷兰旅行,一定要先弄清楚目的是什么,因为荷兰虽然小,但是旅游的点还是非常多的,去两三次也未必都能去完。

比如常规著名的目的地:阿姆斯特丹--海牙--代尔夫特--沃伦丹--羊角村;比较文艺的线路阿姆斯特丹--海牙(皇家莫里茨美术馆和埃舍尔博物馆都不容错过,埃舍尔在荷兰与梵高齐名的人物)-- 埃因霍温(梵高生活过的纽南小镇)--阿纳姆(梵高国家森林公园);比较有趣的建筑:阿姆斯特丹(眼睛电影博物馆、香奈儿水晶宫等)鹿特丹(菜市场和方块屋等)--乌得勒支(施罗德住宅等),以及代尔夫特(未来图书馆)、莱顿(人体博物馆)等;当然,我特别推荐去艾芙琳的梦幻主题公园看一看,我非常喜欢这个主题乐园,因为不同于迪士尼和环球影城,这个乐园里充满了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欧洲童话,遍布在公园里的每个角落。

梦幻般的艾芙琳主题公园

此外,阿尔米尔和鲁尔蒙德都有奥特莱斯。阿姆斯特丹的史基辅机场,同样也是欧洲最忙碌的机场之一。

荷兰国土面积小,交通非常发达,想去什么地方,一般最多也就两三个小时,再多就出国了。不过,到荷兰旅行,最好提前购买好欧铁通票,因为单独买价格还是挺贵的。WIFI推荐使用环球漫游,因为手机本身漫游的用不了谷歌地图,这在国外自助游是致命伤。

当地人问我对荷兰吃的东西印象怎么样,我说非常好啊,他们问我最喜欢哪些食物。我不假思索地说,荷兰有很多中餐、韩餐、日餐,都挺好吃的。我对荷兰西方传统食物感觉一般,我发现中餐、日餐等东亚食物在当地都极受欢迎,我想,这也是荷兰作为开放国家的标志之一吧。

荷兰还有个世界之最,就是世界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在荷兰,好多男男女女都1米8以上,跟他们说话,还真是有点“费劲”。

别看荷兰面积小,人口少,但是荷兰经济好!

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接近40万人民币!

荷兰的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技术先进,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发达。在世界500强企业当中,荷兰就有10多家,其中包括壳牌、喜力、空中客车、联合利华等等。

荷兰经济这么发达,可还有许多运转的大风车。荷兰号称“风车之国”,高峰期有10000多个,如今还有2000多个风车。这些风车作用是用来碾谷物、粗盐、烟叶、榨油,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

荷兰是低洼之国,四分之一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被海水漫灌是常事。风车可以将海水排出去,荷兰风车作用是比较大的。

● 荷兰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 列强崛起之荷兰:被资本驾驭的"海上马车夫"

● 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崛起之路

● 荷兰历史的简介

● 找到欧洲历史上各个时期最强大国家,便可以梳理清楚欧洲的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