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南岸.南滨路沿江题刻、造像探寻记

 白象街zxz 2020-05-16

【作者介绍】万思源  网名 兔猫 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江北分队队长 老重庆发烧友

5月,山城重庆已是初夏,气候炎热。位于重庆境内的长江段正好处于枯水期,一些沿江的古代、近代题刻和石刻造像等也浮出了水面,作为重庆历史,特别是开埠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文化遗迹,笔者也于近日前往南滨路的滔滔江水边一窥究竟。

这一块露出水面的巨石,江湖人称“乌龟石”或“神龟石”,这段时间成为了重庆市民打卡的热门景点。在“乌龟”身体靠长江一侧,便可以看到好几处古迹。

这两处佛像,据笔者在网上所查到的一篇新闻报道中重庆历史文物专家林必忠有过介绍,佛像凿刻于清同治九年,即1870年,距今有150年历史了。其中一尊佛像两侧的题刻对联为“共仰慈云依鹫岭,常观皓月照龙门”。这副对联,恰巧对应了清代巴渝十二景之一的“龙门浩月”。

而“龙门浩月”这处奇景的主要载体,就是一处石梁,这块石梁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江水日复一日的冲刷洗礼,形成了今天“神龟石”今天的模样。在“神龟”的尾部,现在也有“龙门浩月”四个刻字,不过这是在东水门大桥修建好以后再刻上去的了。

离开“乌龟石”,沿江往慈云寺方向行进,在一块巨石上看到了“太平渡”三个字。这处题刻所说的太平渡,能够查到的资料很有限,只知道太平渡和龙门浩、野猫溪一样,曾经是南岸的一处渡口。南岸曾经有很多渡口,在以前没有这么多的跨江大桥的年代,轮渡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老一辈南岸人民的记忆和乡愁。

在太平渡题刻旁边,还有一处题刻,其中几句还能清晰辨认:“男女齐赴渡头,靠岸行篙搭手,扶老携幼登舟,大江必须轻载”。从题刻内容可以看出太平渡曾经的繁荣、热闹。

从太平渡的位置继续前行,不远处的靠江一侧,可以看到“狮子山”题刻。狮子山,在清末曾是重庆海关所在地,见证了重庆开埠那段列强入侵的屈辱历史。题刻的年代,我已经无从考究。

本次探寻的最后一处题刻,便是“慈云寺界”了,从题刻旁边的遗迹还能依稀辨认出“民国”二字,至少可以知道题刻是民国时期的。慈云寺,重庆著名的千年古刹,以后有机会再细细道来,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写在文末:这段时间,南岸长江边的“乌龟石”成了重庆新晋网红打卡地,无数市民争先恐后前来摄影打卡。我想说的是,就在这处网红景点的周围,还有很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这才是美景真正的灵魂和内涵,所谓的网红,只能红一时,不能红一世,希望这处网红景点能够顺便起到一些重庆历史文化的宣传功效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