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绞圈房子:不能忽略的嘉定乡土记忆

 老黄鱼胶 2020-05-17

嘉定,地处长江之尾,东海之滨,在历史上长期隶属于苏州府,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川风物之美,孕育了教化之城厚重的文化底蕴;觞咏文艺之雅,涵养了江南文化的诗性气质;江海骋望之胜,拓展了古城包容求变的襟怀。

这里有嘉定镇、南翔镇两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吴中第一”的嘉定孔庙,又坐拥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中的秋霞圃与古猗园。即便高楼林立、科技日新月异,但这里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蓝印花布,小笼馒头……角角落落,仍保留着独有的江南韵味。

上海本地老房子除了大家熟知的石库门外,还有一种特色住宅。与石库门相比,它出现时间要早得多,分布范围要广得多,形制结构也更有特色。这种砖木结构、四面有房、绞圈而建、榫卯衔接,因梁、柱、贴之间互相牵制,抗风、抗震性极强的住宅建筑,民间称为绞(方言读音gāo)圈房子。

绞圈房子又被称为上海的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建筑文化中“合”的凸显,其存在时间源远流长,而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样的悠久历史:1974年考古发现陕西岐山凤雏西周住宅遗址;汉代墓葬中有四合院形式祭品;唐三彩中也有四合院造型作品……中原地区是四合院的起源,随着人口疏散,人的流动将建筑形式传播四方。在上海、在嘉定,绞圈房子或许是四合院衍生出的一个分支。

这种极富特色的农村房屋,曾大量地分布在嘉定的角角落落。但在农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因为翻建、拆迁等种种原因,绞圈房子却几近消失。

地处江南平原的嘉定,向来是富庶之地,但又容易遭倭寇侵袭,为适应这种环境,故而房屋多以绞圈而建,坚固扎实,这样建筑形制的房屋有利于防盗防窃。同时聚族而居的生活,体现了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哥东弟西”在长幼继承中也带有浓厚宗族思想的烙印,绞圈房子对称布局、四水归堂同样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各具特色的堂名更是将耕读传家的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它的每一处构件,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体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体现了“忠孝节义”的方方面面。

绞圈房子,顾名思义,四面有房,绞圈而建,为庭院式的民居建筑,是当时几代人同住的“大宅门”。在嘉定,也称“一绞圈”,嘉定俗语曰:“椭栾栾,一绞圈”(椭栾意为:一圈)。房子有前埭、后埭和厢房(穿堂),当中是庭心(天井)。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视子孙多寡及财力决定其开间与进深,通常有三开间、五开间、七开间不等;进深一般为二进深,三进深称双绞圈,四进深及以上通常不再称“绞圈”,而是“几堂进深”、也作“深宅大院”。

以五开间的绞圈房子为例,结构为:每一进平列有五间房子,前埭(第一进)居中一间叫墙门间;墙门间左右各连着一间,都叫次间,是吃饭的地方;次间两边又各连着一间,都叫落檐(落叶),为卧室。后埭(第二进)略高于第一进,居中的一间名为客堂,其余均同第一进。在前后落檐之间有竖向房子相连,便是穿堂(厢房),靠近后埭的一间也称厢房客堂。前后两埭中间则是庭心(即天井)。绞圈房子如是三进的,即在第二进后边又有五间一进房子,与第二进东西两边也由厢房连接。第三进房子的名称同第二进,只是第三进的客堂称后客堂,第二进的客堂称前客堂。

当然,从四合院变成绞圈房子,是因地制宜的调整,以便适应本地的地理人文环境。最明显便是房子的屋顶与外墙相连,上海多雨,绞圈房子下沉的庭心具有排水功能,相连的屋顶也可以更利于排水。

此外,古人也常用一砖一瓦来描述创立家业的不易,而绞圈房子所用的都是小青瓦。一块瓦片在遮风挡雨的同时,也吐露着江南人的细致。瓦当一般雕刻着“凤戏牡丹”“圆寿”的图案,精致的滴水更是展现着“二龙戏珠”“四蝠捧寿”等。覆盖着的小瓦以绝对数量压制着这些瓦当、滴水,它们又是深藏不露的——每一片瓦片下都刻画着一个“天”字和一只只蝴蝶。这类瓦片密度高,敲起来声音清脆,质地坚固,也不易摔碎。在江南,蝴蝶又与“无敌”谐音,寓意着天下无敌。青砖在绞圈房子中虽不用来承结构重,但其仍占有一席之地。青砖的密度比红砖高,更坚固耐用。此外,青色主水,五行中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青砖两端还有“盘长纹”“双钱纹”“方胜纹”等以及各类文字,同样从点滴处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绞圈房子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建筑特色。比如,“深藏闺中”的“仪门”,这开在天井里、只有房内的人才见得着的门,可以十分精美,也可以非常简洁,样式颇为丰富;还有绞圈房子的骨架为全木榫卯衔接,真正是“檐牙高筑,勾心斗角”,抗风、抗震性能极佳;又如,外墙的壁脚外面铺设的竹枪篱,据说能起到防盗作用……

嘉定现存完整的一绞圈有4处,均为三开间二进深的一绞圈房子。分别是位于嘉定新城(马陆镇)、华亭镇、嘉定工业区的徐积善堂、许余庆堂、袁氏住宅、叶氏住宅。其中前两处较为完好,是现存嘉定绞圈房子的典型。

徐积善堂

绞圈房子:不能忽略的嘉定乡土记忆

徐氏积善堂住宅

嘉定新城(马陆镇)大裕村是马陆葡萄的主要产区,现留存着嘉定唯一一座保留完好的二进深带仪门的三开间绞圈房子——徐积善堂。老宅建于清咸丰年间,已走过近200载的春秋时光。昔日,竹枪篱打墙,旗杆高耸。清末,洋纱毛巾传入,徐家人便在这里开设毛巾厂,终日“唧唧复唧唧”以制毛巾为业……

老宅前有一口六角的花岗岩水井,前埭正中为墙门间。

两埭之间的天井里有一座锦衣架仪门。这类样式的仪门一般为较考究的家族才会使用的。仪门的屋顶为歇山式,正脊是哺鸡脊,垂脊的飞檐高高翘起,两垂脊前端都有泥塑,可惜已经损毁。上枋塑花卉,象征百花齐放,万物回春。中间塑有“狮子滚绣球”图,狮子为古代中国的瑞兽,绣球则被视为吉祥喜庆之物,寓意吉祥喜庆,欢乐祥和,同时也有守护和辟邪之用,也是权势的象征;中枋置字碑,题额为“增荣益誉”四字楷书,形体方正,隽永秀丽,与门楹所雕刻的“鲤鱼跳龙门”相呼应,寄托着主人对后世子孙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美好希望。仪门中枋和下枋的兜肚内,因时间久远,其中的泥塑皆已损毁,只留下两侧的古朴精致的如意勾,诉说着古宅曾经的辉煌历史。

后埭的屋脊为显堂脊,中间泥塑为状元游街,两端瓦箍头为寿桃,寓意长寿吉祥。后埭分为客堂,东、西次间。客堂进深为七路头,开间为二十三辖,正桁的正中镶嵌着铜皮制作的中科,是一个“方胜纹”、三个菱形压角相叠组成的图案或纹样。“胜”原为古代汉族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饰,寓意吉祥如意。两端还压制成“瓶升三戟”的图案,寓意官运亨通、平升三级。在绞圈房的客堂里一般都有这样的装饰。在每根桁条与柱子的连接处,还镶有机头,每个机头都依着主人需求或匠人手艺不尽相同,这里雕刻着“如意铜钱”与“瓶升三戟”的图案。此外,客堂两边的腰门,为“蝴蝶门”,门上方的夹堂板,雕刻着扇面的图案,朴素雅致。

许余庆堂

绞圈房子:不能忽略的嘉定乡土记忆

许氏余庆堂住宅

观音兜、钩子头……一幢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绞圈房子,在农民翻建的各类小洋楼中格外醒目,位于华亭镇毛桥村的许余庆堂,形制完整,是嘉定目前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幢绞圈房子。

据说,因许家人丁兴旺,许余庆堂才免于被拆的命运。早年,许氏的先祖以制酱为业,先后历十数年建起这幢规制完整的绞圈房子,现如今天井中仍存放着不少当年制酱的瓶瓶罐罐,暗含着当年许氏清末以制酱为业、远销太仓等地的辉煌历史。

老宅前埭为三开间,墙门间是整幢房子的主要出入口,同时也是家族的公共空间。在墙门间的上方设有家堂,供奉着家族历代祖先的神主牌位。门楹雕刻着“花开富贵”的牡丹,屋脊正面的显堂布置着“福禄寿”三星,内侧为“状元游街”莲花柱头的格子闼门。闼门即为矮门,平日里大门敞开,闼门既可防止小孩跑出去,又可以避免鸡鸭乱入,闼门隔而不断,透露着过去乡下农户之间浓浓的乡情。

两埭之间的天井用小青砖铺地,显得古朴幽静。

后埭的客堂是整幢绞圈房子中最为气派的一间房间,也是家庭的公共空间,家族内的婚丧嫁娶都在这举行。客堂都有堂名,如许家的堂名就是“余庆堂”,堂匾挂在客堂后二步梁下方,已在十年动乱中不见踪影,但两个匾额底托仍在,依稀可以猜想,“积善之家有余庆”的祖训已深深融入许氏家族每一个族人的骨血之中。客堂的门楹更为精致,五只蝙蝠倒挂在祥云之中,寓意着五福临门。屋脊为“钩子头”脊,中间的显堂则塑着“五子登科”,寄托着对家族子弟能走上“学而优则仕”道路的希望。客堂左右的次间上,南向天井的窗比较独特,并非农村常见的普通直棱窗,而是独具匠心的镂空砖雕“吉祥”“富贵”图案的直棱窗。

袁氏住宅

绞圈房子:不能忽略的嘉定乡土记忆

袁氏住宅

袁氏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东村先塘262号,建于民国时期。这座绞圈房子坐北朝南,面宽三间,为砖木结构的平房,是一绞圈中较为特殊的风凉绞圈形制,即前埭仅有正埭的一半进深。

两埭之间的天井里,有一口八角的花岗石水井。

后埭的客堂进深为七路头,开间为二十三辖。客堂的椽为方形,比一般的圆形公益更复杂;桁条下面的机头也与普通的素面机头不同,刻有“瓶升三戟”“五谷丰登”“铜钱元宝”等雕花;门楹雕花“花开富贵”,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两次间内均设有裙板,裙板为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不通透,也不封顶,将次间的空间隔断为内外两个空间,既不阻断空气流通,又可以隔绝视线,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两次间的裙板内侧均设有地阁,即古时候的木地板。古时富户室内多用方砖铺地,普通家庭则是泥地,但并不泥泞因为已经夯实,称“千脚泥”,但房间总有潮气,因此便在泥地上架设一层木板,并留有空隙,称地阁。

连接两棣的厢房,进深为七路,东西各有一间,一般作为厅使用。东西厢房均为泥地,以裙板将房间分割为南北两个空间,北侧空间铺设了地阁。

叶氏住宅

绞圈房子:不能忽略的嘉定乡土记忆

叶氏住宅仪门

始建于清末的叶氏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地区。因建造年代久远,且家族子孙众多,导致现今整座宅子的内部已被重新改造划分,但仍保留8间房间。

前埭正中的墙门间,装有六扇实木大门,大门上部为“寿字”穿花。前后埭之间的天井由青砖铺地,铺成的是只只锦的纹样。天井中还种有一棵蜡梅树,每到寒冬,满院飘香。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绞圈房子虽不如城镇住宅精致豪华,但也十分讲究,体现着主人对生活品质的注重。

回首看天井中的仪门,没有徐积善堂的仪门那般保留完好,但依稀可以看出它曾经的精致。仪门屋脊是混筒三线哺鸡脊,上枋水墨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书额“垂裕后昆”,指为后世子孙留下功业或财产。两边兜肚是两出戏,因遭到破坏,只能看出其中一出是“空城计”。

后棣的5间房屋虽然还在,但因经历了十年动乱,以及后代的不断改造划分,已不能看清其原来的面貌了。

绞圈房,是嘉定传统民居的典型,是不容忽视的本土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