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调整事项

 刘刘4615 2020-05-17

01



一、收入类调整

  1.   视同销售收入

比较常见的就是自产或外购的商品,搞营销活动时作为奖品赠送客户的情况。

举个小例子:某奶粉商贸公司,2019年度共赠送给客户100桶奶粉,总成本为2万元,公允价值为3万元(即正常对外销售价格)。

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销售费用-宣传费

2.39

库存商品

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0.39

汇算清缴申报表填报如下:

首先在A1050101表,按公允价值填报视同销售收入,按成本价填报视同销售成本。

                   

视同销售收入和视同销售成本会自动过入到A105000纳税调整明细表,此时会产生10,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

别急,在第30行税收金额处,将该部分差额填进去就可以纳税调减了。

注意:在填报《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时,假设企业没有发生其他广告宣传费,广宣费的支出金额就不再是账面确认的2.39万元了,而是(2.39+1)万元。

2.政府补助收入

无论是与收益相关的,还是与资产相关的,除非是用于补偿以前期间发生的费用,会计上都是计入递延收益,然后根据资产折旧期限或费用发生额等方式分期结转收入;

但是,税法上均应当在收到当年一次性计入当期收入

具体填报案例,可看小编以下文章:

政府补助,汇算清缴如何填报

3. 投资收益

3.1 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

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做纳税调减,投资损失,做纳税调增。在A105030《投资收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

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失或收益,在持有期税法是不认可的;

所以,如果产生了大额的权益法核算投资损失,当年税负又比较高,可以考虑先出售给关联方;

另外,如果将之前做过权益法核算税会差异调整的股权,采取无偿划转的方式划转给关联方,且做了特殊性税务处理,小编认为如果视同处置股权,将之前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损失税前扣除,是有风险的;

3.2 金融资产、股权处置收益

产生税会差异的原因,多数情况是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权益法核算、计提了减值准备或者购入长期股权投资时产生了负商誉,导致处置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在A105030表做纳税调整;

A105030《投资收益纳税调整明细表 》是用以调整投资收益税会差异的表,不涉及纳税调整的无需调该表

另外,若是处置损失或者是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也不在该表填报,分别属于资产损失和税收优惠类事项;(这个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分清所属事项)

3.3 金融资产、股权处置损失

处置金融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产生投资损失,无论是否涉及纳税调整,都应当在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来填报;

3.4 居民企业之间分红产生的投资收益

A10701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优惠明细表》填报。

4. 销售折扣、销售退回

这个调整事项,不是很常见。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企业会计准则是要求冲减报表所属期的收入,而企业所得税法要求冲减退回当期的销售收入。存在税会差异。


02



二、扣除类调整

这类调整实际工作中应该是调整的项目比较多的。

1.  职工薪酬

      ①计提的工资,在汇算清缴前未实际发放部分需纳税调增,尤其是年终奖,很多企业计提和实际支付会有差异;

      ②计提的股权激励费用纳税调增,行权时纳税调减;

      ③超标准的工会经费、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

      ④大金额的,补计以前年度工资,或者补交以前年度各种保险费用,该种情况需要重新申报费用所属年度汇算清缴。

 2.  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

广宣费要注意下,一些企业通过百度等互联网做推广,收到的发票项目是技术服务费,这实际上也是属于广告宣传费的。

注意,一般企业的股息红利也是可以作为业务招待费计算基数的,不是必须是集团或者专门从事股权投资的企业;

3.  捐赠支出

必须在公益性捐赠扣除资格名单里。

查询网址「慈善中国」网站http://cishan./biz/ma/csmh/a/csmhaindex.html

 4. 利息支出

实务中常见的有两种情况需要纳税调增:

①向非金融企业(包括个人)借款利率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需要纳税调增;

②借款利息(包括银行借款)未取得增值税发票,实务中向个人借款,代开增值税发票还是比较困难的。

5. 税收滞纳金、行政处罚支出纳税调增

常见的有税收滞纳金(不包括社保滞纳金)、交通违章罚款环保罚款等。

6. 赞助支出

不是很常见,因为企业很少真的会发生纯粹的赞助支出,都会做些广告性标语等。

企业设置科目、凭证摘要、报销单据,也尽量避免用赞助费这个词,不要让人先入为主。

7. 跨期扣除费用

这个调整的非常多,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日常报销跨期,比如2019年度的费用,在2020年报销。如果是11、12月份的,在次年1月报销,问题也不是很大,不要跨期太长,摘要也不要写的太清楚;

当然,如果可以提前取得报销明细,先预提出来,等实际报销时,差异金额在次年调整更佳;

②预付跨年的费用,没有按权责发生制分摊(如果是每年滚动的,且每年金额差异不大,不调整也可以);

③公司购买的自用的加油卡、京东卡支出,未按消费明细计入费用;

注意:加油卡需要凭加油记录等换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京东卡等预付卡,如果是企业自用,必须根据实际消费金额入费用;如果是赠送给客户或员工福利,可直接作为招待费和福利费扣除,无需取得消费记录,但需要注意个税风险。

8.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这个调整的也比较多,实务中常见的主要有以下情况:

①员工商业保险、高管EMBA支出;

商业保险,较为常见的是企业购买综合意外险,不得税前扣除;但是,员工出差时的交通意外险是可以扣除的;

②私车公用的保险费、维修费,或者未签订私车公用协议发生的其他车辆费用;

保险费各地税局口径一致,不得扣除,但维修费需结合当地政策;

(注意,私车公用,无租使用存在税局不认可的风险,最好按每月500元,报下个税,无需发票);

③租用个人房屋,替房东代为承担的税金,或者向境外支付费用,代为承担的预提税;(需要还原到税前签订合同、开具发票);

④个人抬头的通讯费、供暖费发票;

⑤为关联公司承担的费用;

⑥为退休人员(不包括离职返聘)支付的各项费用,国企较为多见;

 ⑦ 为关联方贷款提供担保而支付担保费,同时又未向关联方收取担保费,比如为境外子公司做内保外贷。

  9. 不合规发票

以前这种情况很多,目前,估计是因为有了微信小程序、电子发票等新技术,不合规发票比较少见了。

实务中,有少量未写纳税人识别号、公司抬头错别字、税收分类编码或税率明显错误、要求备注栏填写而未填写的发票(若房租、装修费等建筑项目)。

 10. 未取得有效扣除凭证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公告发布后,哪些费用必须取得发票,哪些费用可以以自制内部凭证扣除,有了清晰的答案。

可看小编本篇文章:房租滞纳金、押金损失、定金损失如何税前扣除

总体的原则就是:

对方是增值税纳税人,而且发生的交易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就必须取得发票才能扣除;

比如常见的银行手续费、账户管理费,必须取得发票才能扣除;

再比如:提前退还房屋,房东扣除的房租押金,对房东而言,属于房租的一部分(价外费用),租赁方必须取得发票才能将该笔支出税前扣除;但是,如果是在支付的房租定金,企业并未实际租赁房屋,这个定金损失,就不需要发票。

另外,如果对方是自然人,如果金额不超过500元,是可以不要发票的,注意,目前是500元,不是3万,也不是10万,除非该自然人办理了临时税务登记。


03



三、资产类调整

常见的有资产损失、资产减值准备金、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几个问题,可看小编以下文章:

资产减值损失 汇算清缴如何填报

资产减值损失 汇算清缴如何填报

还有项调整的比较多的,就是房屋装修费用,有些企业直接一次性计入费用,没有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来摊销。

如果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要么按税法规定做纳税调整,要么就直接做加速折旧申报。


04



四、特殊事项调整项目

最常见的就是合伙企业的法人合伙人,由于合伙企业是先分后税,所以,很多法人合伙人会忽略这个调整事项,举个小例子。

A公司是B合伙企业的法人合伙人,投资比例和分红比例均为60%。2019年度合伙企业数据如下表:

分析:

合伙企业先分后税,2019年度虽没有分红,仍应按照分配比例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申报表填报如下:

2019年度纳税调整增加66万。

特别注意:税收金额是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分配比例,不是用合伙企业的利润总额。

2020年度合伙企业数据如下表:

2020年度汇算清缴填报如下:

账载金额=合伙企业分红金额*分配比例=290*60%=174万

税收金额=合伙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分配比例=230万*60%=138万

2020年纳税调整减少36万。

两年合计净调增30万元,就是合伙企业两年合计纳税调整增加额50万乘以A公司的分配比例60%。

为什么?因为合伙企业不是纳税主体,所以,合伙企业发生的纳税调整事项,就应当在纳税主体,也就是合伙人层面来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