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话说,那个叫刘邦的“吃货

 陈皮朵娃 2020-05-17

  

俗说冬至大如年,每到冬至,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吃”,即使以前生活艰难,俩熟人一碰面,见面的问候礼,也总是少不了一方问:“您家做米酒了吗?狗肉买了吗?”另一方乐呵呵回答:“都备下了!”

总是问吃问喝的,冬至就被搞得好像就是个吃货的节日,嘿嘿,很没风雅颂的样子。那也没办法,几千来就是这样过来的。直到如今,大家不知不觉还延续着吃货的传统呢。

如果有时光机器,那你我就可以赶上去体验一下古人的冬至,倒是可以看看他们怎么过的。古人认为冬至是冬夜最长的一宿,也是白天逐渐拉长的开始,《吕氏春秋》有云:“日短至,阴阳争。”必须钦佩,现代科学证明他们:猜对了!

汉代人认为,在这个日子前后,阴阳二气交接,人需要见证季节更替天地练兵这个华彩时刻。所以冬至前后的五天里,衙门放假,百姓停产,商家停业,更令人惊奇的是,不光朝廷上下民间里巷放假停业,连边防军队都闭关休憩,是谓:“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大家都穿新衣,访亲友,载歌载舞,互赠美食。好吧,看来古人真是吃货的祖宗。

不过吃货的头牌老祖宗,大约要算是汉高祖刘邦。这刘邦,大家都知道的,打开戏曲频道,《鸿门宴》随时都开席,这些年各种演绎更多,喝着茶午着休,他都随时从电视里跳出来“嗨”你一下,快成跟咱成一家人了。

刘邦这孩子,虽然成了一代霸主,但不是生来就胸怀大志的,年少时甚至游手好闲,完全是个市井流氓。在沛县,他是有名的不良少年,穷困潦倒,经常到集市上乱吃东西,完了假装称兄道弟赊账不付钱。尤其特喜吃狗肉,胃口又大,害得有个叫樊哙的狗肉卖家,常常入不敷出。这种无赖吃货的厮磨,樊哙实在抵挡不住,只好在一个月黑风高夜,落荒而逃,将狗肉摊子从沛县的繁华地段旺铺,趟过微山湖搬到湖东(应该是如今的山东境内)。按照韩剧的说法,沛县到湖东,那是“天一样远”啊,从前信息行业不发达,所以樊哙的狗肉大厨声名并未远播,都说“狗肉不上席面”哇,樊哙高端制作的狗肉,湖东人民不买帐啊,常常因腐臭而倒掉,这令樊哙愁死了。

话分两头,说回刘邦自从一夜醒来,耸耸鼻子,那股熟悉的浓香味,消失在人海中……流氓的人生,因为少了狗肉的味道,激情尽失,无以泼撒了。舌尖找不到北的刘邦,横扫神州大地遍寻狗肉,正在樊哙为狗肉腐臭愁得头发白掉的时候,亏本终极版“吃货”乘鼋过河赶来,二话不说抓起就吃,这一吃等于做了活广告,人们争相购买,一时间,竟然造成湖东狗贵的盛况。

樊哙高兴了吧?小流氓刘邦得意地勾住樊哙的肩膀,涎皮邀功,樊哙爽快地回应之:P!

樊哙依然挣不了钱,狗肉生意好了,但是刘邦的白吃岁月又开始了,樊哙那个火啊,冬至日,刘邦又乘鼋来白食,樊哙干脆把大鼋给宰了,与狗肉同煮,又谁知,这一煮就煮出2000多年的“吃货”历史。

作者是不吃狗肉的,本文只是历史车辙下捡起来的小石子,仅供把玩。撇开作者以及当今爱狗人士的情绪,过冬至,没狗肉怎么行?这句刘邦的年轻时代广告词,一直实施在民间。

作者:陈皮朵娃

(图片取自网络,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