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马驮经来,第一个黄金时期

 RK588 2020-05-17

十六国 铜鎏金禅定佛坐像 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藏

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后汉书·西域传
东汉明帝感梦,遂引佛教入中土,是为佛教在我国之萌芽。

至五胡十六国,佛教大行其道,呈北佛南渐之势,随钟山风雨渡江,遍地开花。

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从304年刘渊称王,一直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为止,前后共一百三十五年。活动的疆域,也多在今甘肃、陕西、内蒙、河北一带、即黄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

此时,也正是佛教初传入中国二三百年左右。

铜鎏金禅定佛坐像

古天一拍品

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虽有陆路海路之分但相当大的比重上,佛教是循着丝绸之路而进入内陆的。

十六国疆域,也多分布在丝路附近和黄河流域。

十六国的首领,又往往多崇信佛教,西域高僧佛图澄、鸠摩罗什等,都曾被后赵的石勒、石虎叔侄和后秦的首领姚兴所迎请,礼遇甚高。

前秦、北凉的上层统治者,也都曾凿窟建寺、塑造佛像。至今,十六国时期的石窟,在敦煌、金塔寺、天梯山、文殊山、炳灵寺等都有遗存,十六国时代的石塔,甘肃一带也常有发现。

特别是十六国时期的小铜佛像,也仍有不少传世品和出土品。有明确纪年的十六国佛像,当数现藏美国旧金山艺术馆的后赵建武四年(338年)鎏金铜佛坐像,是现存的十六国佛像中,首屈一指的名品。


十六国 后赵建武四年铜鎏金禅定佛坐像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藏

十六国 铜鎏金禅定佛坐像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藏

十六国 铜鎏金禅定佛坐像

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藏

从这些实物看,十六国金铜佛像风格大体一致:佛像皆结跏跌端坐,佛座呈方形。

双手结禅定印,双手抱捂腹部。头部肉髻高隆,造型硕大,发型有磨光和发绺式两种。身着通肩袈裟,衣纹在胸腹间呈u字形分布,极富装饰性。

双目平直,呈杏仁状。造型扁平,后部雕工极其简略。佛像趺坐的方台座两旁多浮雕二伏狮子,狮子头呈正面。

综合这些特征看,十六国金铜佛像在总体风格上,明显学习模仿了犍陀罗艺术,但是它的许多细部,如头饰、面部、五官,衣纹、手势、背光台座,以及整体造型样式等,明显融入了中原文化艺术因素。

铜鎏金佛立像

古天一拍品


北朝佛教,是包括从北魏明元帝泰常年(420,即晋亡之年),到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北部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诸代的佛教。

北魏诸帝奉佛的影响,朝野风从,人民经官私得度出家为僧的日多;另一方面也因战争频繁,人民多假称入道以避徭役。

孝文帝太和元年,平城即有僧尼二千余人,各地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到了魏末,各地僧尼多到二百余万人。

当时兴造寺塔的风气极盛,孝文帝太和元年,平城新旧寺约一百所,各地六千四百七十八所。但到了魏末,洛阳一千三百七十六所,各地寺庙达三万有余。

魏代佛教的发展,可谓盛极一时

北魏 铜鎏金佛像 上海博物馆藏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

古天一拍品

北魏佛教发达,出现了很多名品佛像。

北魏佛像风格,大致可分为迁都前和迁都后。迁都前,所铸佛像保留着较浓厚的西域和凉州地区佛像样式的影响。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将首都迁至洛阳后,北魏开始完全照搬汉文化,不许说本民族的鲜卑语言,服式礼仪等完全模仿汉文化。

在这个时候,佛像的衣着样式,出现了一种不是通肩式,也不是袒右肩式的大衣,该大衣领子低垂,胸前系宽大带子,右衣领搭在了佛左手上,衣带飘扬,很是流畅。

这是当时南方士大夫穿着的服饰,称为褒衣博带式,并且这时的佛像体形比较消瘦,所谓瘦骨清像。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

古天一拍品

东魏武定年间造像。武定,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第四个年号。元善见仪表瑰丽,沉雅明静,心怀大志,世人叹有孝文帝风范。文武全才,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御猎时驰逐如飞;喜好文学,每逢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颇得朝望。彼时佛教之盛,风靡一时。其时有名僧昙鸾,为孝静帝所重,称为神鸾;其时建寺造像不乏,至令仍有不少造像遗存。不过,这些东魏佛像多是石雕材质,金铜佛像则存世鲜有。本件释迦牟尼像,刻画清晰,金色灿灿,发散着稀有的佛教艺术之荣光。
继承东魏的北齐帝室,也尊崇佛教。

文宣帝(550—559)尝请高僧法常入内庭讲《涅盘》,并拜为国师。文宣帝于晚年,更到辽阳甘露寺,深居禅观,不理政务。

此后北齐诸帝,多半好佛。邺都的大寺约有四千所,僧尼近八万人;全境的寺院有四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

西魏都城在长安,其地佛教,曾因北魏太武帝的灭法,一时衰歇。但西魏文帝及函相宇文泰都好佛,文帝曾建立大中兴寺,并以道臻为魏国大统,道臻即大立科条,以兴佛法。取代西魏而兴的北周王朝,亦颇崇佛。

北齐 武平元年(570)铜鎏金释迦佛坐像

日本新田氏旧藏

铜鎏金弥勒佛

古天一拍品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古天一拍品

铜鎏金背光菩萨

古天一拍品

北齐 金铜菩萨立像 日本耕三市博物馆藏

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亡,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共一百六七十年。据史料记载,南朝佛教发达,寺庙林立,高僧云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杜牧的名句,道出了当年建康佛教隆盛的情景。

南朝的皇帝多信佛,梁武帝即曾四次舍身同泰寺,然后用钱赎身。当年有如此之多的寺塔,佛造像的数量自当不是小数;但不知何故,南朝的佛教遗迹却不及北朝多,单尊的铜、石造像更是凤毛麟角,局指可数。

南朝梁 大通二年铜鎏金佛坐像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

仅从存世不多的南朝金铜佛像实物看,南朝金铜佛像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衣纹潇洒流畅,质地轻薄。

佛像面容恬淡,总体形象是形体单薄瘦削、气韵优雅隽秀;且双肩下垂,衣纹舒展,线条流畅,制作精细,流露出一种温和清丽的气韵,与北朝金铜佛像有着鲜明的对比。

 20春拍线上征集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