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展油画被当喷绘,评委拆开画框一看给了他个大奖,还卖了3136万

 陈洪标写字说画 2020-05-17

参展油画被当喷绘,评委拆开画框一看给了他个大奖,还卖了3136万!

▲冷军油画《人体》局部。

中国超写实画家冷军被中外画坛称为“极端写实画家”“极限画家”,被网友形象地称为“复印机”。他用画笔,把思想揉进颜料里,在画布上,用沉默、冷峻、深刻和震撼的绘画语言来展现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他手下,画笔是有灵魂的,作品是能画出风骨的(见上图)。

▲冷军。

而传说中的冷军更神,只要你站在他的油画面前,即使你不懂油画,看不懂色块构成与肌理,哪怕什么都不懂,没关系,那种给人惊心动魄的视觉冲击力,仍然会猛烈地撞击你的心灵,你都来不及打开心扉,直接被他洗礼,让你的灵魂在震撼中苏醒。你甚至不相信这是油画,会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触摸(见下图)。传说中的冷军,在中国绘画界独树一帜,是被称为神一般的人物。

▲冷军人物油画《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人物油画《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局部。

▲人物油画《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局部。

▲人物油画《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局部。

从二零零四年开始,冷军一改以前追求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把着力点放在准确表达人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上,以此来感染人。模特也从原来冰冷的静物,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这期间,冷军花了5个月,创作了一幅模特罗敏的全身像《肖像之相——小罗》(见下图)。这次画中的人物穿的不是《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中的毛线衣,而是家常的薄衫和皱巴巴的花睡裤,脸上照例是不露声色的微笑和安静的眼神。就像是生活中的邻家小妹,很普通的一个人物。

▲冷军人物油画《肖像之相—小罗》。

二零零七年,冷军把《小罗》这幅作品送去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的评选,结果让评委们犯难了,因为有评委说这样逼真的油画,还没看到过。有的说,这不会是冷军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吧,怎么送了一幅彩色的喷绘来?对冷军的这幅作品是不是油画,评委们没有定论。

▲人物油画《肖像之相—小罗》局部。

▲人物油画《肖像之相—小罗》局部。

为了确保评选的严肃性,评委们把油画的画框给拆了,打开一看,有的说这就是油画,但还有几位评委不敢确定,为此特地给冷军打电话求证。这让冷军哭笑不得,在提供了画稿的小样等证据之后,评委的意见才统一,并给这幅作品评了一个大奖——“画院奖”。

▲罗敏。

同年,《小罗》这幅作品还入选了全国美展,成为冷军人物肖像作品的成名之作,也成为一幅震惊中国美术史的肖像画。事隔三年,这幅作品在北京保利国际二零一零秋拍上,拍出了3136万元的天价。

▲冷军和画罗敏的作品。

这件事还真不能怪评委。你能说这些评委没有水平吗?当然不能。那么为什么下面画院选送的参展作品,怎么连是不是油画都分辨出来?这是不是一个笑话。而且评委在争持不下的情况下,把画框都拆开了,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没有人敢确认这不是彩喷,是正儿八经的油画。

▲冷军静物油画《捆著的亚麻布》。

这对冷军来说,打电话向他核实是彩喷还是油画。这简直是一种侮辱,怀疑他的人品。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冷军身上。

▲冷军静物油画《捆绑的牛角》。

首先,冷军在画这幅人物画之前,一直以画静物闻名画坛,他最辉煌的阶段也是在静物领域,该参展的全国大展都入展了,该拿的全国美术大奖也都拿了。原本走这条路好好的,突然改画人物,当评委一下子没有适应过来,以为是别人借你的名来顶替,或是你拿照片喷绘来参展,持这样的怀疑也是正常的。何况你在创作静物作品中也新创了一种复印绘画等技法,搞个彩喷玩玩装置等前卫艺术,也未尝不可。所以,怀疑是情有可原的。

▲冷军静物油画《盒子》系列。

其次,你冷军画人物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一看就不是画的,像照片的彩喷。这一点确实如此。人家画人物不但模特漂亮,而且服装和造型等都是经过设计的。你看看你画的《小罗》,模特很普通,就连这衣服也太普通了,就是件家常服嘛,薄衫和印花睡裤,皱巴巴的,这样的作品整个给人的感觉,不就是一张随手拍吗?

▲冷军静物油画《五角星》系列。

画面的效果也太像日常照片了,而且你又把她画成了和照片一样逼真,都让人看不出是画的。油画本来很好区别的,画面有肌理,而且凹凸不平。你好,把画面处理得这么光滑和平整,还有光泽,这不就是把照片放大的彩喷吗?

▲冷军人物油画《小雯》。

所以,人家评委怀疑这不是油画,问题出在冷军这里。好在最后澄清了,还给了一个大奖。冷军从此不断推陈出新,画肖像的作品《小雯》《小唐》都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影响力之大无人能及。

▲冷军人物油画《小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