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0名藏族远征军,捍卫清王朝最后的“尊严”,代价却是永不归乡

 历来现实 2020-05-17

说到藏兵,在中国历史上很缺少存在感。

在乾隆年间的清朝和尼泊尔之战中,廓尔喀8000大军到了西藏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以致西藏高层不是跟外敌签订城下之盟就是逃之夭夭。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看起来不堪一击的藏兵,在中国近代的鸦片战争中却如狼似虎、大显神威,打得英国入侵者头皮发麻,胆战心惊。

登上中国国土后便摧枯拉朽、没有对手,一路高奏凯歌,不可一世的英国军队,在浙东之战也不禁感叹道:"自从进入中国以来,还从没有遇到过像样抵抗,这次挫折最大。"

浙东之战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军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保家卫国战争。也叫大宝山之战,是大清军队反攻镇海的最终一战。

2000名藏族远征军,捍卫清王朝最后的“尊严”,代价却是永不归乡

在此战中打出国威军威的军队,不是久负盛名的八旗军,也不是战无不胜的汉人军队,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四川藏族远征军。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大清军队外强中干、腐败无能、战无不败、连续失地。

眼看前线军队不堪一击、抵挡不住,清朝不得不从全国各地调集精兵强将前来救火。

于是道光皇帝一纸调令传到了远离前线的藏族聚居区——四川嘉绒汶川县三江乡土司索衍的手中。

四川土司兵自古以来就骁勇善战,在明末的广宁之战和松锦之战中的,明军中的土司兵就把清兵打得焦头烂额、魂飞魄散,吃尽苦头。

2000名藏族远征军,捍卫清王朝最后的“尊严”,代价却是永不归乡

清朝建立之后,藏兵也依旧保持着优良传统,并为守卫大清国土建立新的功勋。

而藏兵能经久不衰,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叫觉罗宝兴,是大清的栋梁,嘉庆年间打进皇宫的大理教叛乱能够粉碎,当时担任皇宫护卫的觉罗宝兴功不可没。正是他的冷静和勇猛,才把那些犯上作乱的天理教高手全部诛灭。

道光年间,觉罗宝兴主持四川军政,对西南的军队建设非常重视,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的同时,居安思危、大刀阔斧进行军队改革,加强军队建设,增拨军费,鼓励军队大比武,苦练杀敌本领。正是有了这样的大环境,川中藏兵才能保持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而且觉罗宝兴主政四川的时候注意跟各民族搞好关系,民族政策贯彻非常好,爱国主义教育也做的很有成效。当地少数民族都以国家主人自居,觉罗宝兴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外人。

所以当国家有难的时候,藏兵主动请缨,觉罗宝兴极力向朝廷举荐,这才有了道光皇帝的一纸调令。

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在1841年11月四川各族人民敲锣打鼓送子弟兵上前线。

2000多名藏族勇士身穿藏袍,雄赳赳气昂昂告别亲人,他们要开赴前线了。

2000名藏族远征军,捍卫清王朝最后的“尊严”,代价却是永不归乡

临走的时候,这些藏兵面对寄予厚望的家乡父老发出誓言:"不杀英蛮,誓不回乡",豪言壮语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这时候的杭州形势危急,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10月,英军连占浙江定海、镇海、宁波三城,势不可挡。

道光已经领教过汉族将领的能耐,不再对他们抱有什么希望。

开店夫妻店,上阵父子兵。关键时候,道光把自己的宝贝侄子奕经封为扬威将军,往浙江抵御外敌。

这个宝贝侄子果然满腹韬略,自信满满,他12月初到达苏州,一住两月,不慌不忙,连军队都没有检阅,因为他梦见了"皮帽天兵天将"下凡,打得英军"纷纷上船,窜出大洋",算卦先生一卜卦,说是"吉兆"。

2000名藏族远征军,捍卫清王朝最后的“尊严”,代价却是永不归乡

既然有吉兆,还阅兵干嘛?

经过数月艰苦的行军,藏军终于抵达了杭州,奕经一见欣喜若狂,这不正是梦里的皮帽天兵天将吗?

经过算卦先生安排,出征时间定在1842年3月19日四更时分。

算卦先生解释说,这个时辰是千载难逢的"四寅期",天干地支和十二属相中,寅即虎,这就是虎年、虎月、虎日、虎时、虎帅、虎兵,因为带兵的大将总兵段永福是属虎的。这样不仅凑足了"五虎"还多出一个虎。

所以这个作战计划被命名为"五虎扑羊"。

奕经觉得稳操胜券,洋人马上就会变成羊肉饺子,羊肉烧烤,涮羊肉,烤全羊,清炖羊肉,他已经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羊肉香味了。

为此,五虎扑羊的计划分为三路,采取水陆并进,可以一举收复定海、镇海、宁波三城,被寄予厚望的藏兵被安排在宁波和镇海两路清军中冲锋陷阵。

"五虎扑羊"计划可谓空前绝后,拳拳报国之心感动天地。

2000名藏族远征军,捍卫清王朝最后的“尊严”,代价却是永不归乡

当夜四更,奕经一声令下,清军三路出动,藏军大金土司阿木攘一马当先,冲向宁波西门。

这些藏兵果然身手不凡,他们不但身手矫健,而且胆大心细,他们跟城中爱国军民取得联系,里应外合夹击英军,打开城门,毁掉了英军炮台,清军呐喊者蜂拥而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藏兵深谙兵法,他们根据情报,扬鞭策马直奔城中英军指挥中枢。

可惜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英军指挥部四周不但经过了加固,易守难攻,还派遣重兵把守,清军没有攻城利器,只能望"洋"兴叹。

英军居高临下,武器装备也先进,清兵在对方的火力射程内,毫无遮掩,任凭猎杀。

但所有清军没有一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前仆后继,哪怕血流成河也不皱眉头。

这时候洋人大炮也响起,但藏兵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勇往直前,吓得洋人魂飞魄散,抱头鼠窜。

尽管藏兵神勇,但寡不敌众,地形、火力也不占优势。最后藏兵全部捐躯,气壮河山。

2000名藏族远征军,捍卫清王朝最后的“尊严”,代价却是永不归乡

宁波之战打响的同时,镇海那边也正鏖战。

可是清军火器落后,威远一战失利,清兵败退大宝山。

英军在3月15日出动三路人马2000余人,将大宝山团团包围。

此时,大宝山上,只有朱贵和哈克里等率领的镇海之战中撤下来的500多清军。

以藏军为主的清军在朱贵、哈克里率领下与优势英军进行了半天的血战。

藏兵首领哈克里率藏兵坚持到了最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血染山石。

阿木穰、哈克里等2000英魂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洋人不灭,誓不回乡,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悲歌。

但指望一两支少民虎军去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很明显,他们还没有那般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