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刘穆之,北崔浩,穆之死,刘裕顿失支柱,崔浩聪明反被聪明误

 思明居士 2020-05-17

之前讲了,十六国时期的两大顶级谋士,王猛和张宾。现在我们来看看那个时代另外两位牛人。南方的刘穆之,北方的崔浩

刘裕的大管家,穆之一死,刘裕被迫放弃长安

刘穆之(360年-417年),字道和,小字道民,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年轻时喜欢读书,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好吧,又是一个学霸!

公元402年,桓温之子桓玄起兵造反,攻入建康,北府兵首领刘牢之死。刘裕审时度势,暂时投降委身于桓玄。刘裕屡建军功,在北府军中很有声望,所以桓玄也不敢小视他,暂时容忍,平叛的脏活累活都交给刘裕。两个人就这样,各怀鬼胎,相安无事。

南刘穆之,北崔浩,穆之死,刘裕顿失支柱,崔浩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裕

404年,刘裕最终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兵残余兵将,在京口举兵造反。占领京口后,下一步就是进攻建康。此时事情繁杂,刘裕急需一个主簿为他统筹。刘裕问何无忌:“今急须一府主薄,何由得之?” 无忌曰:“无过刘道民。” 。

刘裕马上写信征召,刘穆之盯着信看了很久,没有说任何话。如果接受,就等于从此追随刘裕,无法回头了。随后他回到家里,把外衣脱下来围在腰上,就和信使一起去见刘裕了。见了面,刘裕故意说只需要一个军中小吏。刘穆之从容回答说:“您刚刚开始组建府衙,军中文吏确实需要有才能的,仓猝之际,我应该算是合适的人选。” 刘裕非常高兴,笑着说:“你能委屈自己,我的事就成了。” 立刻任命刘穆之为主簿。

南刘穆之,北崔浩,穆之死,刘裕顿失支柱,崔浩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穆之

当时东晋朝纲松弛,禁令无人遵守,门阀豪强仗势欺人,百姓穷困,无地存身。桓玄篡权后,则反其道而行之,弄了许多的条条框框限制老百姓。刘穆之适时加以矫正,不到十天,顿时为之改观。刘裕击败桓玄攻占了建康,当时许多大事都由刘穆之决定,纵然大多都要仓促决定,但都处理得相当妥当。刘裕因此视刘穆之为心腹,凡事都询其意见。

公元407年,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去世。此时刘裕镇守丹徒,按资历应该由他入朝辅政。朝中的刘毅、孟昶等人不希望刘裕坐大,只想让他二选一。刘穆之力荐加以拒绝,认为晋朝经历动乱之后,天命已移,以刘裕的功勋和威望只能进而不能退。刘毅等人明显不服气,终会有一番争斗。扬州作为东晋的根本之地,绝不能由他人掌握。录尚书事掌握朝廷中枢,权柄一失就很难再拿回来建议刘裕以议题重要为由,亲身入朝讨论。最终刘裕听从,顺利接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一职,入掌朝政大权。

公元412年,刘裕攻伐荆州刺史刘毅,诸葛长民留守建康,总摄后事,由刘穆之辅助。诸葛长民有小辫子在刘裕手里,怕秋后算账,当刘毅败亡后,更加不安意图作乱。诸葛长民问刘穆之:“人们都说太尉(刘裕)和我不和,为什么呀?” 刘穆之赶紧安抚道:“刘裕西征,将年老母亲和幼小弟弟都交托给将军,怎会不和呀!诸葛长民略感心安。刘裕闻讯迅速返回建康,诛杀了诸葛长民。

南刘穆之,北崔浩,穆之死,刘裕顿失支柱,崔浩聪明反被聪明误

割据势力分布图

此后刘裕多在外征战,总是让刘穆之留守建康。刘穆之总掌朝政,为刘裕保障后勤补给,凡事处理的都非常妥当。417年九月,刘裕灭亡后秦,占领关中,打算以关中作基地继续进行北伐。可是刘穆之突然病逝,刘裕怕后院失火,匆忙南返

留下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加上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人辅佐,守卫长安。结果生内讧,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刘义真复杀王修。赫连勃勃趁机进攻汉中,刘义真单骑狼狈捡回一条命。就这样,长安转眼得而复失,刘裕继续北伐的大业戛然而止。

刘穆之死时,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都为刘裕所有。如果刘穆之多活几年,说不定刘裕就能实现天下一统了。大诗人陆游评价道:“萧相守关成汉业,穆之一死宋班师。赫连拓跋非难取,天意从来未易知。” 连当了皇帝的刘裕也说:“穆之若果没有死,就会助我治理天下。可说是贤人去世了,国家危殆了。”

三朝元老,多谋善断,算无遗策,却最终死于文字狱

崔浩(381年—450年),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的清河崔氏,祖上清一色的高官。父亲崔宏号称“冀州神童”,结果崔浩比父亲更有才华,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涉及。一句话,出身好、聪明还努力。

公元415年,北魏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连年霜旱,发生粮荒,饿死了很多人。有大臣建议迁都,崔浩反对。其一贸然迁都,北方的柔然可能会趁虚而入。其二,鲜卑人南迁,极易水土不服,甚至有瘟疫风险。其三,坚持到明春,乳酪充足,如果再有一个好的夏收,足以接济来秋

南刘穆之,北崔浩,穆之死,刘裕顿失支柱,崔浩聪明反被聪明误

北魏元帝拓跋嗣听了这一番高论,觉得很有道理,可又很不放心地问崔浩:“假如挨不到来秋,又如何是好?”崔浩献计说:“陛下可以把那些最穷的民户,下到各州去就食,如果来秋仍然庄稼歉收,就再想别的办法。但切切不可迁都!” 于是挑选了一批最穷困的民户,下到各州去就食。第二年秋天,收成很好,百姓富足,人心安定。

刘裕进攻后秦,拓跋嗣问计于崔浩。崔浩认为后秦众叛亲离,刘裕乘此良机,兵精将勇,必然胜利在握。崔浩认为刘裕军事才能比慕容垂更强,慕容垂有父祖二世为君的资本,出生时便已尊贵,就如夜蛾赴火,稍加努力,便足立功。刘裕则出身寒微,没有一尺土地作为资本,没有一卒可供调用,剿灭桓玄,北擒慕容超,南摧卢循,功勋卓著,刘裕日后必定取代其主

刘裕一旦占据汉中,是否会威胁北魏呢? 崔浩认为秦地戎夷之人混杂并居,乃虎狼之国,秦人难制,就算是刘裕也不能在一两年间治理好。如果是派兵留守,根本就守不住。我们暂时可治戎束甲,息民守境,以待其归。秦地终当为我国所有,我们尽可坐而待之。事后的发展,果如崔浩所料。

崔浩还曾经对当时的风流人物做了点评,王猛治国,是苻坚的管仲;慕容玄恭辅佐少主,是慕容暐的霍光;刘裕平定逆乱,是司马德宗的曹操

公元422年,过了两年皇帝瘾的刘裕去世,拓跋嗣趁机进攻刘宋。崔浩反对说:“刘裕刚死,党羽未离,我们兵临其境,他们必定齐心迎战,不如慢慢处置,等待敌方出现内讧假如他们国中强臣争权,变难一定蜂起,我们再出征,就可不劳士卒,坐收淮北之地。

拓跋嗣不服气,责问崔浩说:“刘裕因姚兴死而灭其国,刘裕死了我讨伐他,怎么就不行呢?”崔浩坚持说:“姚兴死时,二子纷争,刘裕才讨伐他们。” 拓跋嗣大怒,坚持南伐。在战略上是先攻城还是先抢地盘呢?崔浩认为南方人善于守城,苻坚攻打襄阳,经年不拔。一旦攻城,如果不能及时攻克,敌人便能徐徐严整而来。我军疲怠,抵挡敌人精锐,太危险了。不如分军略地,到淮河为限。滑台、虎牢孤立无援,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掌中之物。结果北魏军先攻滑台,经久不拔,上表请求援军。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征讨赫连昌,抵达统万城城下。赫连昌鼓噪而来,此时风雨突然从东南而来,沙尘暴虐,天地昏暗,宦官赵倪向拓跋焘进言,我军正向着风沙而敌人则背着风沙,天不助我,况且将士又十分饥渴。不如暂时先撤退,日后再图大举。崔浩叱责他说:“这是什么话!千里之外前来制胜,一日之中怎么能有变化呢?贼军现在和后方远离断绝,更适宜我军分队隐蔽出击。对付风的办法在于人的谋划,有什么规律可循呢!”于是拓跋焘重新部署,全力反攻,夏军终于撑不住,全军崩溃。

南刘穆之,北崔浩,穆之死,刘裕顿失支柱,崔浩聪明反被聪明误

北魏、柔然

北方柔然一直是北魏的北方威胁,拓跋焘准备集中力量打击。公卿大臣们担心刘宋军乘机北进,竭力劝阻,只有崔浩极力赞成:‘刘宋自刘裕去世后,元气一直未恢复,对我构不成直接威胁。柔然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我们还未真正重创它。趁柔然骄横轻敌的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直入攻其无备,到时一定能获全胜!”

为了打消拓跋焘最后的疑虑,崔浩又进言:“刘义隆今日君臣,非刘裕时可比,他们如果敢来,譬如小马小牛斗虎狼,有何畏惧? 现在是夏季,柔然的习惯是分散放牧,秋天牲畜肥壮才集中,天寒时南下掳夺。我们出其不意,大举袭击,必定成功,只怕诸将不肯深入,不能全胜。” 拓跋焘根据崔浩的“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谋略,果然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柔然主力溃败,提出和亲,从此不再是北魏的主要威胁。也正如崔浩的担心,当魏军进到琢琊山,诸将怕有伏兵,劝拓跋焘停止进军

公元439年,拓跋焘准备讨伐北凉,群臣反对,尤其是李顺反对得最厉害。李顺曾作为特使出使北凉12次,号称对北凉的情况了如指掌。李顺收了北凉的钱财,故意说姑臧方圆百里之内,土地因无水寸草不生,我军人马难以久留。崔浩反驳说:“《汉书·地理志》中讲道凉州的畜产,天下最为富饶。如果那里没有水草,牲畜怎么繁殖?” 后来拓跋焘决意亲率大军讨伐,当看到姑臧城外水草茂盛,便十分痛恨李顺而赞赏崔浩。

但是聪明一世的崔浩到了晚年开始犯错了,崔浩笃通道教,主张废佛。拓跋焘由此下令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当时“一境之内,无复沙门”,朝野间怨声载道。崔浩推行“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企图把汉人的门阀等级,推广到鲜卑人那,因此得罪了一大批的鲜卑贵族。崔浩自恃拓跋焘的宠任,专制朝权,一次曾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让太子拓跋晃大为不满。

崔浩被杀的直接原因则是国史事件,拓跋焘命崔浩续修国史。起初拓跋焘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结果有人拍崔浩的马屁,建议直接刻在石碑上加以公开。其中涉及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黑历史。鲜卑贵族看到后,先后到拓跋焘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

崔浩被捕后,承认曾经接受过贿赂,拓跋焘亲自审讯他时,一向精明的他竟然惶惑不能应对。太武帝最终诛杀崔浩,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不久,太武帝就后悔诛杀了崔浩。

陈寅恪认为:“崔浩之死,或以为是华夷之辨的民族问题,或以为是佛道之争的宗教问题,其实不然,其主要原因应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崔浩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终因国史之事罹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