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罪的人》首部宽银幕哥特式的惊悚 心理恐怖片的经典作品

 蔡叔刚 2020-05-17

dean5 发布于: 2012-05-17 15:53

电影《无罪的人/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报纸版电影广告

《无罪的人/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改编自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出版于1898年的小说《碧庐冤孽》,长期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欢迎。1950年曾被改编为百老汇舞台剧,1959年又被约翰·弗兰克海默John Frankenheimer(《浪人/冷血悍将Ronin》(1998))改编成电视电影,女主角是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

1961年,英国导演杰克·克莱顿Jack Clayton(《金屋泪Room at the Top》(1959))把它搬上大银幕,女主角换成了黛博拉·蔻儿Deborah Kerr。不过杰克·克莱顿改编的并不是小说,而是舞台剧剧本,这个剧本的拥有者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因此20世纪福克斯投资拍摄了本片。

杰克·克莱顿觉得这个剧本太乏味了,因此找来其他人进行改编,如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冷血》),他的剧本专注于女主角的性压抑(玫瑰花的枯萎象征了女主角的心理变化和性意识),杰克·克莱顿觉得与影片的风格不太符合,因此做了一定的修改。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也对剧本提出了不少意见,比如他坚持影片不要使用闪回,而应该符合原著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格。

曾有人对原著提出,这个讲述一个女子去乡下担任一对兄妹的家庭教师后发生的诡异故事并不是一个鬼故事,而是女主角的心理问题造成的,杰克·克莱顿则希望影片拍得越暧昧越好,这样可以让观众自行判断它的意义。本片的片名也意指了这层含义。开篇的悬念保持到最后一分钟,其实是一个环形结构,它暗示了影片的暧昧性。

电影《无罪的人/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DVD封套

“有些人看到其它人看不到的东西,谁可去判断那是真实还是幻觉?” 1961年,英国导演杰克·克莱顿的经典悬疑片《无罪的人》与之前的所有鬼片不同,因为电影中的鬼魂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主人公的主观幻觉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谜。除了最后从雕像的角度拍摄了一只手属于客观的镜头之外,所有出现鬼魂的镜头都是女主角的视角。这是一部耐看的电影。

电影营造恐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扑面而来的视觉惊悚,把所有引起人的心灵震颤的镜头最大限度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强烈的感官刺激。一种是画面外的恐怖,只展现冰山一角,却让人感觉被恐怖包围,只觉得汗毛倒竖。《无罪的人》使用的是后者。

首先这是一个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大庄园,室内装饰也是哥特式的。有点像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蝴蝶梦Rebecca》(1940)中的古堡。据说还拍摄了一段约翰叔叔来到庄园的戏,后来剪掉了,因为约翰的到来会打破这个封闭的环境,开放的环境是不容易产生恐怖感的。

吉登斯小姐是一个生长在牧师家庭的女子,从来没有住过这么空阔的房子,而且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天主教教育,这使得在她的身上可能出现压抑和幻想。影片的叙事层面非常复杂,在吉登斯小姐的眼里,弗洛拉是死去的前任家庭女教师的化身,而小迈尔斯则处处体现出成熟男人的风范。这一切让吉登斯越来越相信两个小孩被鬼魂附体。

电影《无罪的人/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法国版海报

重要的是,观众可能会认同吉登斯小姐的感受,因为吉登斯小姐眼中附了魂的兄妹俩正是这样呈献给观众的。过后一想却又完全站不住脚。迈尔斯被学校开除很可能是别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昆特的附体。弗洛拉总是哼唱那首前任女教师喜欢的歌曲也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弗洛拉很喜欢那个老师啊。

影片恐怖的高潮,在花室里,吉登斯逼迫迈尔斯说出昆特的名字,而小迈尔斯根本不知道她指的是谁。到底有没有鬼魂真是扑朔迷离啊,或许影片后面的那个雕塑上出现一只手的客观镜头是要告诉观众,鬼魂是存在的。可是全片依然琢磨不透。越是这样,神秘感越强。

电影《无罪的人/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录影带封套

说到底,最可怕的不是邪恶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些邪恶(包括自己身上的阴暗面)的逃避与闪烁其词。原作者亨利·詹姆斯借女家庭教师之口说书里的小孩有时不是孩子,是“很老的老太婆”。这点其实很明显,以小孩为鬼故事里的关键人物当然能增强恐怖气氛,但故事里的这小兄妹俩给人感觉很像亨利·詹姆斯笔下那些阴暗可怕的欧洲贵族,几乎没什么小孩气。

不同的是,他们在某些时刻毕竟还暴露出脆弱的一面,毕竟在故事里,他们是受人教唆、受人“污染”的受害者。让他们走到这一步的,包括死去的男仆、前女家庭教师和在感情上差不多可以说遗弃了他们的伯伯。

人心的幽暗最可怕,估计作者本人深受其苦,他恐怕也深为欧洲贵族完美的风度面貌所吸引。否则他为何表现的那样难以自拔?但在螺丝在拧紧里,人与人毕竟就那些“丑恶和痛苦”的问题直接做了交锋。

勇气对邪恶的战胜,最终在女家庭教师和小男孩的对质达到高潮,她不让他看到窗外那只幽灵,代价是他却在坦白了一切后惨叫了一声暴死了。这大概就是亨利· 詹姆斯的看法:邪恶是难以战胜的,人心太脆弱了。

《无罪的人》场面调度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走位,强调立体空间感。在两个人对话时,影片力图使一个人在前景,另一个人在后景,增强画面纵深感。这是首部宽银幕恐怖片,宽银

幕擅长展示横向空间,为了加大景深,影片的纵深调度确实颇有讲究。

由于20世纪福克斯坚持要用Cinemascope宽银幕格式来拍摄,因此杰克·克莱顿与摄影师弗雷迪·弗朗西斯Freddie Francis为影片设计了大量深焦镜头构图,大部分的场景中,演员被分置在前景和远景两处,前景处的演员的特写显得无比巨大,增添了恐惧感,远景处的演员则始终处于危险之中。

电影《无罪的人/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英国版蓝光封套

《无罪的人》拥有一个悬念十足的开头:黑场,传来诡异的歌声,然后是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的厂标,但奇怪的是这次没有福斯公司logo的招牌配乐,而是继续诡异的歌声,随后出现的是演职员表字幕,女主角黛博拉·寇儿(《黑水仙》)也出现在了画面上,她的双手抽搐着,嘴里说着:我只是要救孩子……悠远空洞、孱弱无力的女声独白。再加上鸟叫声,夜晚怎么会有鸟叫声呢?

怪异的气氛产生了,而且影片开始只出现一双手,仿佛在祈祷,悬念大增。据说,影片开始打算以倒叙来结构故事,就是以小迈尔斯的死开始。后来大家发现这样悬念感就没有了,于是选用了现在看到的这种结构。

影片绝大多数场景都以淡入衔接,从而在节奏上造成一种拖沓冗长感,这也是导演需要的,因为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主要为营造一种维多利亚时代的衰落感而刻意为之。影片中即将凋零的花瓣,破朽的雕塑,屋内腐败的气息也与此气氛一致。

由于悬念设计得巧妙,因此这样的画面构图与影片的恐怖气氛也比较相衬。不过这种构图对于灯光的要求很高,因此为了获得景深,弗雷迪·弗朗西斯不得不利用大量高强度的灯光进行布光,以至于黛博拉·寇儿不得不在现场戴着墨镜。

《无罪的人》是一部哥特式的心理悬念片,故事情节紧张,充满了凶兆、阴谋、暴力、恐怖、超自然力的因素。偌大的庄园,一再出现的幽魂折磨着年轻的女教师,使她生活在无穷无尽的梦境和幻觉之中。女主角由著名女影星黛博拉·寇儿扮演。

本片中,她通过体态及面部表情的变化,展现了极为精湛的演技。54年前的黑白画质在今天看来,依然层次感分明,明暗对比强烈。《无罪的人》充满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式的心理惊悚。片名就是在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是无罪的。

电影《无罪的人/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英国版海报

虽然影片如此精雕细琢,但拍完之后20世纪福克斯公司惴惴不安于片中吉登斯与小男孩接吻的那场戏(原著没有这个情节),英国电检部门最终给影片定级为12级。影片上映之后,观众完全不喜欢这部电影,因此票房失利。
  
不过,影片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称这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离开英国之后最好的英国电影”(他指的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贵妇失踪记/失踪的女人The Lady Vanishes》(1938)),影评教母宝琳·凯尔Pauline Kael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恐怖片”。

影片也入选了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还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和最佳英国电影两项提名。此后,《无罪的人》更被视为心理恐怖片的经典作品,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在2009年评选它为个人最爱的十大恐怖片第十名(与之并列第十名的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惊魂记Psycho》(1960))。

电影《无罪的人/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德国蓝光版封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