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悬解》少阴禁止发汗

 黄元御医学研究 2020-05-17
少阴四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1 少阴病,脉沉细数者,病已入脏,此为在里,不可发汗。自此条已下,皆为脏病,并无一字言经病者,故不可发汗。少阴脏病提纲,有禁汗之条。脏寒水动,乃可曰少阴病,若五日经传少阴,未入肾脏,少阴诸里证丝毫未现,而其时三阳太阴经证俱在,则不为少阴病乎;曰少阴病者,少阴盛极,独自为病也。阳明,太阴,厥阴,俱同此论。
2 少阴病,脉细者,阴阳俱虚,沉为在里,此是脏寒,数为中虚,此是火逆;阴阳俱虚,脏寒而火逆,病已入脏,此为在里,不是表证,故不可汗。病已入里,在汗之以泻阴中丝微之阳根,则纯阴无阳,大事坏矣,故不可汗。细沉之数,不见土缓,细沉阴盛,数为中虚,火不根水,极虚之脉。
论;自此条以下皆是脏病,皆遵不可发法之禁忌。现代普通的感冒,都没有用中医治疗的,若是发汗,人人畏之,何谈少阴经之汗解,现在就干点治小病养生的活。在正确的中医理论支撑和有效的法律保护下中医才能取得大的进步,二者缺一不可。若不正视面对,也就只能混日子。
先师书名,为什么叫《伤寒论》,从此思得;一为太阳伤外感之寒(经阳),天之气也,二为少阴伤水旺之寒(肾脏寒),人之气也,天气人气,皆伤水寒。足太阳膀胱,以寒水主气,病必外感伤寒也,足少阴肾脏,寒水之气从手少阴君火,化气为温,病必还其本原。寒者,水之气,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病必伤寒。太阳经伤外寒,少阴脏伤内寒。内外双感,脏病连经。天人之气,表里皆寒,故先师经典著作,名曰《伤寒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