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挂在嘴边的“伤寒”一证,到底蕴含哪些知识?中医大家秦伯未总结的好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12-10

小编导读

“伤寒”是中医人最常听到的词汇之一。大家都知道,中医理论中的“伤寒”和现代医学中伤寒杆菌引发的“伤寒”不是一回事儿,但是其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道理,很多人就未必弄得明白了。据说,伤寒病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大症就很让人困惑。

今天的文章中,近代中医大家秦伯未先生提纲挈领地总结出伤寒病的门道,小编读来觉得甚佳。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

伤寒病
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大症
原因

(太阳)太阳主一身之表,凡风寒客人,必先从此入,乃受邪之第一步也。

(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海,乃阳盛之经,其腑为胃,邪传至此,无所复传。

(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之间而为阳枢,相火游行,症多热。

(太阴)寒湿之邪,最易侵犯太阴,故邪人之,从寒化者多,从热化者少。

(少阴)少阴标阴而本阳,凡真阳素旺之人,外邪传人则挟火而动。真阳素虚者,则夹水而动。

(厥阴)阴尽阳生之脏,邪犯之多阴阳错杂、寒热不定。


诊断

(太阳)风寒外束,必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惟伤风则时有微汗而能食,脉浮缓。伤寒则壮热,无汗,不能食,脉浮紧。若头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者,则风寒两伤。入腑有蓄水、蓄血之别。少腹满,口渴,小便不利者,为蓄水症。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为蓄血症。

(阳明)前额眼眶胀痛,鼻筑筑而流清,发热不恶寒,此邪中阳明之经。口燥心烦,汗出恶热,渴欲饮冷,此热邪渐入阳明之里。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大便闭结,此邪实阳明之府。若胃实,腹满而拒按,大便不行,谵语,舌苔干燥,则病势剧。

(少阳)邪在少阳之经,为头痛在侧,耳聋善呕,不饮食,胸胁满,往来寒热,小便不利。在腑,为口苦咽干,目眩,自利。若更兼少腹痛,不大便,则为少阳阳明合病矣。

(太阴)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此太阴本病也。有阳明而见里症者,则必腹满时减,减不足言。

(少阴)夹火而动者,必见心烦不眠,肌肤干燥。神气衰减,小便短而咽中干等症。夹水而动者,必见目瞑倦卧,声低息微,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四肢厥逆,腹痛泄泻等症。

(厥阴)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热深厥深。上攻为喉痹,下攻便脓血,此属纯阳症。四肢厥冷,爪甲青黑,腹中拘急,下利清谷,呕吐酸苦,此属纯阴症。腹中急痛,吐利厥逆,心中烦热,频喜冷饮,饮下即吐,烦渴转增,腹痛加剧,此属阴阳错杂症。


治疗

(太阳)伤风宜桂枝汤,伤寒宜麻黄汤,风寒两伤宜大青龙汤,蓄水宜五苓散,蓄血宜桃仁承气汤。

(阳明)宜葛根汤以解其表,白虎汤以彻其热,三承气汤以酌病之轻重而荡其实。

(少阳)解在经之邪,宜小柴胡汤。解在腑之邪,宜黄芩汤。解少阳阳明合病之邪,宜大柴胡汤。

(太阴)以温运为主,宜理中汤或加附子。

(少阴)清热宜黄连阿胶汤,温寒宜四逆汤。

(厥阴)热者宜四逆散,寒者宜四逆汤,错杂者寒热互投宜乌梅丸。


经验

太阳病遇阳气虚者,过发其汗,易致亡阳。若误下,则发于阳者成结胸,发于阴者成痞气,体弱阳衰者成脏结,皆所谓坏病也。少阴病而治不如法,则阴伤火旺,舌红焦干,下利清水,阴津有立涸之势。其有气高喘促,头汗如珠者,为垂绝之候。厥阴病传变错杂,需视其厥与热是否平均。如厥三日热亦三日,渐至热多厥少者易愈,否则为病进。总之,伤寒一症,表里寒热虚实,元一不有,变化万端。首须辨症精确,次须用药贴切。庶不迁移时日,酿成棘手,此伯未十年来经验所得,敢以忠告医家而贡献于病家者也。



好 书 推 荐

家庭医药常识

点击书名,查看详情


秦伯未《家庭医药常识》为上海中医书局1930年出版的一套丛书,共分六册,分别为:验方类编、百病通论、药性提要、诊断大纲、饮食指南、丸散易知。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讲解、中医诊断的描述、对方药疗效的介绍等,中医之理法方药俱全,涉及内、外、妇、儿、急救等内容。书中大量涉及秦氏临床经验及用药心得,所涉方药、饮食、丸散皆简便易得,且经编者临床经验所筛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编者秦伯未先生是近现代以来著名的中医学家、首屈一指的中医教育家,成书背景正是西医东渐、废除中医,中医需要大量宣传与弘扬之际,因此该书还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市面上没有现代通行本。仅有个别旧书店在高价出售个别零星分册。整理者适时将此六分册小册子整理合成一册,具有现实意义。 本稿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可供中医类、文献类单位或个人存档和使用。 


END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