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尿】

 gh平角度 2020-05-17

概述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肉眼血尿是指能被肉眼看见的血尿,尿色如洗肉水样、酱油色或血色。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血液病科、急诊科

常见疾病

各种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尿路感染、前列消炎、肾肿瘤、膀胱肿瘤、多囊肾。

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形态检查、肾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测、超声检查、X线片、CT、MRI、组织病理检查、内镜检查等。

治疗原则

血尿只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必须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得到控制后,血尿的症状可有所改善或消失。

|审核泌尿外科编审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核风湿肾病科编审专家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审核风湿肾病科编审专家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审核肾病科编审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常见原因

1.肾脏及尿路疾病
(1)各种肾小球肾炎,又称肾小球性血尿。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如急性肾炎、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2)尿路感染性疾病,如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3)泌尿系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
(4)肿瘤,泌尿系统各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血尿。如肾肿瘤、膀胱肿瘤、输尿管肿瘤等
(5)外伤,外伤伤及泌尿系统时可出现血尿。
(6)先天畸形,多囊肾、薄基底膜肾病、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等。
2.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3)感染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丝虫病、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等。
(4)物理化学因素,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毒物等。
3.邻近器官疾病,女性子宫、阴道,男性前列腺、精囊腺的肿瘤等疾病侵及尿路时可出现血尿。结肠、直肠等肠道肿瘤累及尿路也可引发血尿。

其他原因

平时运动量小的健康人,突然剧烈运动可出现运动性血尿。

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形态检查、肾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测、超声检查、X线片、CT、MRI、组织病理检查、内镜检查等。

体格检查

肾区叩击痛可了解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脏疾病。触诊可初步排查多囊肾、肾下垂。颜面及四肢浮肿可了解是否有肾炎。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用于感染、炎症等有关疾病的排查。
2.尿常规
尿常规可发现镜下血尿,同时还可以了解有白细胞、管型等,为诊断提供参考。
3.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等,可以评估肾脏功能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4.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可排查与免疫相关的疾病,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抗体检测还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是明确病原体的快速诊断方法。
5.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进行骨髓涂片等可了解骨髓造血功能,为血液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6.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可以评估凝血功能,排查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7.前列腺液检查
前列腺液检查可通过白细胞数等了解是否有前列腺炎等相关疾病。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泌尿系B超是发现泌尿系形态学变化最简单而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是发现和诊断尿路结石、肾盂积水、肿瘤、胡桃夹现象等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2.X线片
X线片包括尿路平片、逆行肾盂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等,是诊断尿路结石、尿路畸形、梗阻最重要的方法,同时也可发肿瘤等其他病变。
3.CT
CT可显示肾脏大小、轮廓、结石、肾积水、肾实质病变及肾实质剩余情况,为肿瘤诊断提供直接依据。增强造影可了解肾脏功能,对于急性肾损伤诊断有重要意义。
4.MRI
MRI对软组织损伤更为敏感,也可明确肿瘤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等,为疾病诊断、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

病理检查

1.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为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明确依据。
2.组织病理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肿瘤同其他疾病鉴别的依据。

其他检查

内镜检查
泌尿系统内镜检查包括膀胱镜、输尿管镜等,可以直接观察膀胱、输尿管等病变情况,并取组织行活体组织检查。

诊断原则

血尿首先要区分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为主要为各类肾小球肾炎。非肾小球性血尿又称为外科性血尿,主要有尿路感染、结石、肿瘤。主要依靠尿液分析、尿红细胞计数及形态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内镜检查等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肾小球性血尿
尿红细胞形态为畸形红细胞,常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多见于肾小球肾炎。
2.非肾小球性血尿
红细胞为均一性红细胞,可通过B超、X线、CT、MRI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血尿伴肾绞痛,多提示为肾或输尿管结石等。
(2)血尿伴尿流中断,多提示为膀胱或尿道结石等。
(3)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多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等,还伴有腰痛、畏寒、高热的,常为肾盂肾炎。
(4)血尿伴尿流细和排尿困难,多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等。
(5)血尿伴单侧肾脏肿块,多见于肿瘤、肾积水及肾囊肿;血尿伴双侧肿块,多见于先天性多囊肾,如触及移动性肾脏,则多为肾下垂或游走肾。
(6)血尿伴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多见于血液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
(7)血尿合并乳糜尿见于丝虫病、慢性肾盂肾炎等。
3.肾肿瘤
患者可有血尿、腰部疼痛、腹内肿块等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评估肿瘤,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血尿只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必须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得到控制后,血尿的症状可有所改善或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