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则天改唐为周是大逆行为,唐人也这么认为?看李白和杜甫的诗就懂了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5-18

唐朝载初元年九月,唐睿宗等六万多人联名上表请求更改国号,武则天眼见时机已到。于是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贬皇帝李旦为皇嗣,加封自己为'圣神皇帝',从此'李唐'江山由'武周'王朝取代。而作为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充满传奇和争议。

在古代封建社会,历来讲究'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女子向来没有任何地位。可武则天不仅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更是走到'万人之上,无人之巅'的位置,她的这一行为从道义上讲是'篡位',属于大逆的行为,自然少不了后世的批判。明朝学者王夫之斥责她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寥寥数语道尽对武则天的责骂。但唐朝人也是这样想的吗?

我们不难发现,从唐朝开始,直到明清时候,武则天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差,众多文人开始斥责武则天,她的评价也变得越来越妖魔化。比如明清时,某些文官就对武则天进行'二次加工',对她的事迹以及经历进行刻意扭曲。甚至还有人编造出'武则天有一个妖怪私生子'的故事,这种说话荒诞不堪,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而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唐朝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

当年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恢复大唐,并没有急着清算武则天,毕竟他是从武周手里接过政权,若是此时清算,会对他的皇位正统性带了负面影响。所以唐中宗,以及后世的唐睿宗和唐玄宗,所采用的办法大同小异,都是对武则天进行淡化处理,一步一步消除她的影响力。甚至在武则天死后,将她视作一个普通的皇后,而非武周皇帝。

但是,他们毕竟是唐朝的皇室,从家族历史来看,武则天算是他们的先辈。即使武则天有天大的过错,后辈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家族地位摆在那里。而唐朝以文人掌握道统,所以,我们就得看看李白和杜甫是如何评价她的。

李白在《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中写道'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这首诗作于武则天时期,可以看出李白称赞宗璟年轻有为,出身名门,而他的祖父宗楚客曾辅佐武则天,官至宰相。

李白在此诗中,直接将武则天比作女娲,可以见得武则天在李白的心中地位出奇的高。虽然这首诗有故意吹捧宗璟的意思,但是李白认为,能够辅佐武则天是一种无上荣耀。我们也可以从此处看出,李白对武则天是持肯定态度的,并非明朝学者的怒斥。

李白

而杜甫呢?他对武则天总体上也是持肯定的态度。杜甫在《狄明府》中写道'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杜甫的意思是'武则天后期虽然宠幸男宠,造成过朝堂祸乱,但总体上能够任用贤才'。武则天任用狄仁杰等一批人才,大体上使得朝政清明。

同时,杜甫还在《赠蜀僧闾丘师兄》说道'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也就是说,武则天把持朝政时,十分看重文人墨客,重视国家的文化教育。而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祖父受到过武则天的召见和提拔,他们爷孙对武则天充满敬重和钦佩之情,且杜甫还十分憧憬武则天的时代。

杜甫

总体来说,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实在是两极分化,后世黑她的多,捧她的也多。捧她的认为她是'千古第一女中豪杰',黑她的认为'大唐就是从她开始衰败的',可是不管怎样,她在唐朝人心中还是备受肯定的。武则天作为承接高宗朝和开元盛世的核心人物,总是可圈可点的,虽然她没什么功绩值得夸大,但是她的坚韧和谋略确实值得敬佩,从才人到尼姑,到皇后,皇太后,最后成就女皇帝,她这一生活得足够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