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丁小悟典 2020-05-18

我读《论语》(151)
 
述而篇
 
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孔子诲人不倦,他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孔子采用启发式教学,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怎样去启发学生的,却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三个关键词“愤”“悱”“复”有不同的理解,这直接关系到孔子怎样启发学生以及对学生的教学态度。这三个词中,“愤”与“悱”归为一类,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复”指的是孔子的教学。

对于“愤”与“悱”,朱熹《论语集注》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绝大多数人赞同朱熹的解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如果学生不经过深刻思考而又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不去开导他。还一种有代表性的解释,把“愤”解释为发愤,把“悱”解释为心求通。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解释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不发愤学道,就不能开启自己的智慧;自己不能一心求通,就不能发现自己的未知。后一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说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偏离了本章的寓意,朱熹的解释更接近原文的意思。

“复”,好理解,就是再的意思,而“不复”即不再什么让人费思量。也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学生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用不再教了,意思这个学生是榆木疙瘩不开窍,教也是白教;另一种解释,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教同样的例子,应该换个例子讲。第一解释不符合孔子诲人不倦的做法,第二种也有些欠缺。“不复”的前提是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的道理还没有完全掌握,“不复”应该是不再教新道理。

愤、悱和举一不能反三,是学生所处的三种学习状态。愤,表现的是学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对所学的东西有所体会,但想得还不透彻,是一种将通未通的状态,这时候老师进行点拨,让其开悟,使其豁然开朗;悱,是学生想通了,也明白什么意思,想要表达出来,却又不能准确地表述,这时老师引导他,使他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老师教一点,学生不能联想到相同或相似的三点,说明他不会融会贯通运用所学的知识,不能触类旁通这时候老师不要急着教新知识。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说明学生学习了,就是欠一点火候,需要老师再加一把火,火候就到了。这个时候,老师一点就通了。不过,老师不是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启发学生顿悟。这样,学生收获会更大,会有成就感,觉得学习很快乐。

“不愤”,就是还陷在糊涂的境地,一窍不通,再点也不会通的。只有自己想得快通时,老师一点就能通,就能很快明白。如果自己不想,不去悟,靠老师灌输,讲得浅可以听得懂,讲深奥了,不去思考、领悟,是很难明白的。即使老师去启发了,也往往不启而不发。
“不悱”,没有达到急于想表达出来的程度,这说明他还没有想明白,当然也说不明白。当他想清楚了,正确地表达就容易了。

不能举一反三,就要教新知识,等学生把报学的消化了以后,能由一点推演出更多的知识再教。老师教是有限的,不可能手把手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靠老师教一点学一点,这样的学习也是有限的。学生要学得多,关键靠自己悟,进行发散思维,能够举一反三,把老师教的一点联想到许多相同点和相似点,做到一通百通。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学生,孔子讲什么,他听什么,很少问孔子问题,《论语》中记载他只问过孔子二次(一次是问仁,一次是问政)。他不问,不是他不懂装懂,也不是耻于问,而是他认真听了,并进行了深入思考,想通了,想明白了,了然于心了,就没有什么可问了。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教与学是互动的,老师要教,但不是灌输式的,不给标准条案,而是循循善诱,一步一步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是真正的导师;学生还要学,不能全靠老师,要用脑把老师教的弄明白,进而举一反三,这才是良性的启发式教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