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的千古名作《醉落魄》:7个字写活醉酒,末3句写思乡更是妙绝

 油纸伞┲ 2020-05-18

关于《醉落魄》的词牌名,还有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唐玄宗时期的梅妃,也就是江采萍。

江采萍在开元年间被选入宫中,唐玄宗宠爱有加,因为江采萍喜欢梅花,唐玄宗名之曰“梅妃”。但是好景不长,当杨玉环进宫以后,唐玄宗便将万千宠爱集于了杨贵妃一人身上,梅妃便渐渐失去了宠爱。

有一次,唐玄宗在花萼楼接待夷使,之后令人将一斛珍珠赏赐给梅妃,梅妃不喜欢,便作了一首诗,让送珍珠的侍从带回给唐玄宗,诗曰:“柳叶双眉久不描,残牧和泪污红蛸;长门尽日无梳冼,何必珍珠慰寂寥”。唐玄宗看完诗后,怅然不乐,于是令乐府创作了一首新曲,便叫做《一斛珠》

后来,南唐后主李煜,第一次将“一斛珠”作为词牌名写词,宋代晏几道,更是用此调写了四首词,并将调名改为“醉落魄”,晏几道有“相逢细语初心错,两行红泪尊前落”之名句。以《醉落魄》为词牌名作词,是宋代词人常见之体,像张先、苏轼等人,都用此调写过流传千古的名作。东坡下面的这一首《醉落魄·述情》便是其中之一。

东坡的这首词,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的冬天,当时苏轼正在杭州通判的任上,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所以被多次外放,这时他在杭州已经任满三年,正要转为密州太守,于是在离开京口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绪。这首词,情景交融,通过描写舟中醉酒后醒来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自己对多年来奔波的倦意,以及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词曰:

醉落魄·述情

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上片首二句,交代环境和事件,“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月色微微,彩云轻轻,作者二更时分,从醉酒中醒来,听着小船划过水面的声音,船家告诉他,才刚刚开船。于是苏轼走出船舱,看了一下夜景,“孤城回望苍烟合”,回首望去,只见一座孤城,笼罩在一片迷蒙的烟雾中。这一切,犹如身在梦中一般,“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只记得当时酒宴上的事情,早已经不记得怎么上船的了,用现代话说,就是喝断片了。

上片将情与景,巧妙地融合在了酒醒后的朦胧中,带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下片,是写词人酒醒后的状态和刚才的梦境。

巾偏扇坠藤床滑”这七个字,真是妙极,醉酒醒来后的东坡,头巾歪在了一边、扇子掉在了船板上,藤床更是显得分外滑腻,仿佛载不住自己的身子,这种惟妙惟肖的醉后形态,有点令人忍俊不禁,但却十分写实,妙在只用七个字便表现了出来。

接着,词人记起来,自己刚才做了一个梦,“觉来幽梦无人说”,可是,在这一叶小舟之上,朋友亲人都天各一方,自己即便想要诉说梦中的情景,也无人可诉。瞬间,点燃了词人酒醒后的伤感之情,“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这样漂泊无疑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自己家住西南眉山,却经常向东南道别。这种埋藏在深处的思乡之情,被梦境给激起了,被醉酒给点燃了,可是东坡究竟做了什么梦?他不说,留给读者去想象吧!

东坡的一生,其实正如这一叶扁舟行走在迷蒙的江面上一般,四处游荡,看似有目的,但是漂泊起来,却永远没有尽头,不知道何时才能停止,何时才能安定,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另外,末二句其实是在用方向象征着心中的心事,所谓“西南”象征着家乡,所谓“东南”象征着宦官生涯,这种充满矛盾的对立,带给人无尽的余味。

总体来看,东坡的这首小词,语言质朴、清新,笔调含蓄而又灵动,将自己醉酒后激发的思乡之情、身倦之意,表现地淋漓尽致,而且还有着深层的象征意义,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东坡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词中情景交融,既伤感缠绵又夹杂着一些疏狂和悲壮的阳刚之气,格调低沉但不消沉,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