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博物馆日 | 参观了上百个博物馆以后,我最爱这5个(安利向)

 书语人间 2020-05-18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灵遥作为一个从小喜欢历史,11岁便立志成为考古学家,后来阴差阳错学了碳金融的妹子,几乎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便是解锁当地的博物馆。

于是,过去的这28年里,我去过的博物馆,少说也有上百个。

它们中,既有人人都想要去的网红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等等,也有不为人知的小众博物馆,如,古墓艺术博物馆、钧窑窑址博物馆,等等,和私人博物馆。


然而,一提起「逛博物馆」,灵遥发现,身边有很多朋友因为没有找到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难享受到与文物亲密接触的乐趣,

因此,我也希望借着「国际博物馆日」这个机会,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去过的博物馆里 —— 我自己最喜欢的5个,以及我自己都是如何参观一家博物馆的,希望你能够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也能够和我一样,爱上博物馆们。


01.  

去过最多次数的博物馆:

武侯祠博物馆 


武侯祠博物馆位于灵遥的家乡成都,原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曾出现在诗圣杜甫的《蜀相》一诗中,后来与汉昭烈刘备陵合在了一起,为「君臣合祀祠庙」。


因为,灵遥从小便喜欢诸葛亮,这个博物馆又是我有时间便会去的,所以说,武侯祠,我前前后后加起来,去了不下百次,说它是我的「娘家」也不为过。

我与孔明唯一的一张合影

在逛武侯祠的时候,灵遥个人有两处景点是不容错过的:

一处是诸葛亮殿前挂着的镇馆之宝「攻心联」,是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赵藩书写。


其中,上联体现了《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的思想,认为打仗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不战屈人之兵,

而,下联则为驳斥了一些人认为诸葛亮是法家的片面说法,告诫后人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审察当时形势,深思熟虑,然后决定用严还是用宽。 

正是因为这副对联,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同时也歌颂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因此也被当作是武侯祠的「镇馆之宝」几乎每一位国家和省级领导人来武侯祠参观的时候,都会来到对联前面驻足凝视。


另一处是诸葛亮殿的横梁,它是一块老乌木,上面刻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既是诸葛亮对其后代的劝诫(《诫子书》),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02.  

逢人必安利的博物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灵遥会去到这个博物馆,真的是蛮意外的。

我那天的目的地,是洛阳城郊的白马寺。结果,特别凑巧,开车送我过去的那个师傅,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于是,他便和我说起了,在距离白马寺车程30分钟的偃师地区新开了一个博物馆,里面据说正在展示「华夏第一龙」。

就是它,龙头在靠左下的位置,有个白色的眼睛

于是,我便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打车过去了。结果发现,那里不仅真的新开了一个博物馆,还因为是周一,闭馆了(泪目)。

游说工作人员失败后,我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所以,我第二天又特意打车前往,这才有幸见到了「最早的中国」

2019年深秋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前

参观完了这个博物馆后,灵遥只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震撼」。

一个是因为里面的文物数量,从陶器、青铜仪器,再到当时的稻谷、动物的骨头、人体的残骸,应有尽有,可见当时「夏都」的规模

镇馆之宝之一,你在历史书上见过它兄弟

二一个是因为里面的文物异常精美,让人难以相信是几千年的东西。

比方说,下图中的「华夏第一爵的」乳钉青铜爵,

镇馆之宝:中华第一爵

虽然乍一看上去,它的尾巴特别长,爵体总长度甚至大大超过了总高,而且,其三足瘦细,给人一种头重脚轻、比例失调之感,但却是夏代铜爵中的出类拔萃者,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国之瑰宝」。

因为,在夏朝,饮酒还是王室贵胄的特权,属奢侈性消费,因此,铜爵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具有「明贵贱,别尊卑」的作用,只能在君主和贵族的墓里看到。我们现代汉语中的「爵位」一词,也是根据爵的制度演化而来的。


除了这些不容错过的「国之瑰宝」,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边上那个遗址公园,也非常值得一去。

2019年深秋@宫殿遗址前

你在那里不仅能够看到当时建造宫殿、祭祀场所和手工作坊留下的夯土,还会发现它的整个布局,几乎与明清时期故宫的「中轴线布局」完全一致,足以见得古人们对「中」这个字的偏爱。

二里头夏都二号宫殿复原图

最后,你在离开博物馆以前,也别忘了去它们的文创商店走走。这是我去过的所有博馆中,唯一一个能买到文物盲盒的地方。

你如果和我一样,曾经也有过一个挖宝的梦想,一定要去试试手气,买一个回家,然后用里面附赠的洛阳铲,挖挖看里面都藏着什么样的文物。

猜猜看里面是什么呀~


03.  

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喜欢的博物馆:

古墓艺术博物馆


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是,灵遥很小的时候便对「挖宝」这件事情情有独钟,满脑子想着都是「我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考古学家,然后名正言顺地挖遍世上所有的陵墓」。


众所周知,神都洛阳既是十三朝的都城,也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很多帝王将相都不约而同地把陵墓修在了北边的邙山上,所以说,在民间也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这样的说法。

左起第三个,为盗墓而生的「洛阳铲」

在走进这座古墓艺术博物馆后,灵遥才发现,它陈列的不单单是历朝历代的「陪葬品」,还一砖一瓦复原了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让参观者能够真正走进每一座坟墓里,去了解当时的人们都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后事的。

每一座墓门都是一个成年人可以弯腰走进去的

关于这座古墓艺术博物馆该如何参观,灵遥有两个建议:

一个是在博物馆门口,花钱租一个导览机,然后去仔仔细细地参观每一个墓葬,去了解不同时期的殡葬制度。


二一个是千万不要错过了壁画馆!!!

单独的馆区,「以为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系列

与现在的墓里就是放骨灰盒不同,古人因为有着「视死如生」的生死观,会特别看重自己在阴间这个家的装修情况

信奉黄老之术,希望死后飞升的汉朝人

于是,他们便会在生前雇佣画师在自己墓的墙壁上,描绘出自己生前的场景,或是自己生前没有来得及经历,但是死后会想要享受的场景。

比方说,有一副壁画,描绘的便是墓主人乘坐车马出行的场景,但是,可能是因为墓主人在生前因为犯下了什么事儿,被撸了官。

所以,他的后人在下葬他的时候,为了不因「越界」引来杀生之祸,不得不在墙上又糊了一薄薄的泥土,把这幅出行图给藏在了起来。


因此,你千万不要因为觉得慎得慌,错过了这世界上唯一一座古墓艺术博馆,错过一个了解古代墓葬制度的机会。

灵遥亲测,即便诺大的博物馆里只有一个人,也不会有阴森森,会闹鬼的感觉,更不会在回家后做噩梦


04.

文字工作者必去的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


第四个给灵遥留下深刻印象的博物馆,便是这座中国文字博物馆了。

这是一座建在安阳大道东段的,以「文字」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虽然其知名度远不及安阳殷墟,但也绝对是一座不容错过的博物馆。


灵遥个人看来,这座文字博物馆的看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通往展馆的主干道两旁,由中国文物学会青铜修复委员会委员、殷商青铜工艺研究所所长兼总工赵乾民制作的、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安阳

另一个是博物馆里的丰富陈列了。

它里面的展品不仅包括了:

  1. 殷墟出土,刻在龟甲骨上的「甲骨文」
  2. 商周出现的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篆」
  4. 秦灭六国后发明的「小篆」
  5. 小篆演变出来的「隶书」
  6. 汉朝出现的「草书」
  7. 三国出现的「楷书」
  8. 两晋的「行书」
  9. 南北朝时期的「隶楷、行草」
  10. 隋唐时期的「唐楷、狂草」
  11. 五代的「行书、瘦金体」

等等。


还有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字,和世界上其它各国的文字,都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因此,你如果想在了解华夏书法史的同时,品味书法之美,那么,千万不要错过了这座中国文字博物馆呀~


05.

来了便想住进去的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第五个给灵遥留下深刻印象的博物馆,便是建在天安门广场隔壁,和故宫遥遥相望的「国家博物馆」了。

这也是我去过的100多个博物馆里,唯一一个进去了就想住下的博物馆。


原因有三:

一个是因为里面的文物实在是太过精美了。

以至于我每一次去其它博物馆里参观的时候,志愿者都会酸溜溜地和我说,「我们这里最好的文物,都被国博给『借』走了」。

因此,你如果想要看到最大的青铜鼎「司母戊大方鼎」、西汉时期的「熹平石经」、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冰箱「冰鉴」等珍贵文物,还是去国博吧~

司母戊大方鼎,我想你了!

二一个是这个博物馆实在是太大了。

灵遥记得当时自己为了不留遗憾,便买了一个语音讲解,打算把古代馆里的文物都全部认识一遍,结果,这一进去,便是满打满算整整七天。

当时参观国博发的朋友的,真·逛断腿

三一个是因为极其严苛的安检程序。

前面已经说了,国家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是珍品中的珍品,因此,为了保护它们的安全,不让任何意外发生,你除了要接受进天安门广场的安检,还要进国博以前,被会仔仔细细地检查一番。


更加夸张的是,不同于其它博物馆的会为游客提供共享充电宝,一切没有品牌标识的充电宝,都将被拒绝入内。

手机只剩1%电量时的我

所以,你在逛国家博物馆的时候,为了解锁「听完全部讲解 + 一一拍照留念」成就,一定不要忘了在给自己的手机充满电的同时,带至少2只正规商家生产的充电宝入内呀~

以上,便是我对5家印象最深刻的博物馆的盘点。

接下来,灵遥想谈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究竟该如何参观博物馆,才能够不虚此行。

首先,我们普通人参观博物馆时,最大的难点应该就是,在遇到一个文物时,不知道它到底好在哪里。

比方说,我以前去看三星堆看青铜器的时候,只会局限在这尊青铜器造型精不精美、颜色好不好看、够不够大只,等等。

但是,古人们之所以会铸造青铜器,并不只是因为家里面刚好缺一口锅,或是一个酒杯,而是因为希望借由「铸造青铜器」这个形式,来记录下当时发生的一件事。

一只记录周武王灭商的鼎,2019年冬摄于国家博物馆

因此,我们在欣赏一件青铜器的时候,应该把目光给集中在它内部的铭文上,去了解当时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而,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毫无疑问,便需要请一位专业的讲解来陪同自己参观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讲解呢?就灵遥多年的参观经历来,博物馆里的讲解主要分为下面这三种

第一种,是博物馆里的专业人员。

这种讲解的优点,是可以在一个相对来说较短(1-2小时)里,看遍博物馆里最精华的文物,缺点则是会有时间限制,只能挑重点给你讲,没有办法面面俱到

再加上业务能力各有不同,这个人讲的好与不好,对不对你的胃口,都是全看运气。


因此,这种方式一般会更加适合人多,然后游览时间有限的朋友。

灵遥个人如果一定要请这样的讲解,那么都会在她全部讲完后,再自己重新走一遍,给文物们都拍个照片。

战国时期的冰箱,2019年冬摄于国博

第二种,是语音讲解。

有的博物馆(比如,故宫博物馆)会在你进入博物馆前,问你需不需要语音导览机,一般来说,需要抵押个100来块钱或是身份证,便可以租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