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一个令人无法抗拒的抗遗忘术。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5-19

Music |《 Just the way you are》

When I see your face

There's not a thing that I would change

Weather | sunny day

图片源于网络 | 侵删

大家好哇,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令人无法抗拒的抗遗忘术~

不少地区的学校已经发布返校通知了,“开学焦虑症”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更可怕的是,开学就到考试周了。

很多人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痛苦地喊:“记不住啊!记不住啊!”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抗遗忘的问题,为你的期末考试保驾护航。

先来说说记忆,教育心理学是这样对记忆下定义的,“个体通过对知识的识记、保持、再现,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经验的心理过程”。

翻译成人话就是:你今天看了一个英语单词,晚上睡前复习了一遍,第二天做真题就碰上了,于是你在考四六级那天就不担心不害怕。

可有人就不解了,我明明是这么做的啊。先背单词、然后复习、最后做真题,可到考四六级那天还是忘了,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啊,你忘了记忆的仇人——遗忘。

其实说白了,考试这回事,不是担心记不住,也不是担心记了忘,而是担心你记了忘,忘了记,直到上考场那天,还是忘了。

所以说,平时复习重要;有空去庙里拜拜、烧烧香,也很重要;当然啦,最重要的是,学会抗遗忘。

擒贼先擒王,想要抗遗忘,就先看看什么是遗忘。

在教育心理学上,遗忘有5种表现形式,基本上囊括了你考试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

第一、  记忆痕迹衰退说

第二、  材料相互干扰说

第三、  检索困难说

第四、  知识同化说

第五、  动机性遗忘说

针对这5种遗忘的情形,我们各自给出相应的抗遗忘方案。

记忆痕迹衰退说

这种说法把人的大脑比喻成了一块石碑,所谓的记忆就是往石碑上刻字,所谓的遗忘就是经过日晒雨淋、风蚀水蚀,石碑上的字逐渐被磨平。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遗忘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会越来越多。

解决办法:

1、过度学习,让你大脑第一次记忆时就印象深刻。

当然,这里的过度学习,是指适度的过度学习,量大概在150%。

一个单词,读写6遍就能记住,那就读写9遍;一篇作文,读8次就能记住,那就读12次才停止。

在第一次刻字时就用力点,刻得深一点,这样哪怕风蚀水蚀,也还能保留一点痕迹。

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适时复习。

20分钟之内会忘记将近42%,在1小时内会忘记将近56%,1天后忘记74%,接下来的曲线开始趋于平缓。

其实所谓的过度学习,也可以认为是记忆后的20分钟内,及时进行了复习,这样就降低了遗忘曲线的第一个下降值。

无论学习了任何知识,24小时之内一定要抓紧复习。

聪明的孩子会在白天将自己的复习时间安排地满满当当,做真题、背单词 、背专业书、做数学题等等。

到了晚上,就不再汲取新知识,对一天的复习量进行一个复盘。做了哪套真题?怎么错的?背了哪些个单词,及时复习一下。

总有些人说,我每天都学习15个小时,怎么还是很差啊?

我的天,15个小时一直汲取新知识,学了忘,忘了学,再忘再学,再学再忘。没有听艾宾浩斯爷爷的话,你付出的只能是无用功。

材料相互干扰说

这种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例如文学考试时,断代史、通史、编年史的各个文献,常常会困扰很多人;又例如教育学中,罗杰斯与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常常难以辨别。

因为知识点中有相似之处,一旦粘连在一起,就容易傻傻分不清楚。

解决方法:把易混淆的知识放一起,进行对比式学习。

1、画表格

大家整理混淆知识时可以使用画表格的方法,将其中相同点异同点都标识出来,这样可以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

2、头脑风暴

抛弃你的教材、讲义,用两张A4纸,将两个知识点在你大脑中存留的要点全部列举一遍。如果某些要点不知道属于哪个知识点,就两个都列举下来。

等要点都整理清楚了,再对照你的教科书,看看写对了哪些?写错了哪些?用红笔修改,以后复习就只需要复习红笔的部分。

这种方法会比画表格更有效。画表格仅仅是整理知识点,而头脑风暴则是将你大脑现存的要点全部复盘一遍。

A4纸会告诉你,你记住了哪些,遗忘了哪些。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两个混淆的知识点中,你的混淆点在哪?错误点在哪?遗漏点在哪?

 检索困难说

这种说法认为,考试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点你并不是忘记了。而是你对着题目没办法把知识点回忆起来。

解决方法:

1、对知识点进行paraphrase

所谓paraphrase是指同义替换,中文中并不使用这种方法学习,这是一种英语学习的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词汇量。

在日常复习过程中,为了避免检索知识点的困难,在记忆的时候,就可以用同义替换这个方法。

例如,鲁迅叫周树人,被称为民族魂。那鲁迅、周树人、民族魂,其实这三个词是指向同一个东西。

考卷中出现,“请举出鲁迅的五本著作,并挑选其一进行文本分析”,和“请举出中国民族魂的著作,并进行文本分析”其实是同一道题目。

很多知识点,在不同学派看来都会有不同的说法;又或者因为时代不同,关注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在试卷上遇到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2、将知识以脉络式进行记忆。

这个脉络式可以是平时的框架图,也可以是直线式。

例如,在教育心理学上,提起皮亚杰,你就得想起数字“4”,然后延伸到他的知识建构4阶段,认知发展4阶段。

这一步步地拓展,能够使你360度无死角地记忆知识点,从每一个角度都能检索到,得出标准答案。

在理科学习中,直线式的记忆方式更能帮你理清楚解题的思路。每次做完一道题目,都强迫自己复盘,将每个步骤间的粘连关系都理清楚。这样在考试过程中,写起来就更得心应手。

哪怕不是从第一步开始命题,只要理清楚步骤间的关系,在一条直线上的知识点,始终逃脱不出你的手掌心。

最后,1、知识同化说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

“同化”,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的范畴。

因为大学是一个汲取知识点的过程,每一次考试中的知识点都是经过出题老师精挑细选的,都是符合一定的逻辑性的。如果学会同化知识点,考试就没啥大问题了。

说到这里,你是否会有疑问,为什么说知识同化是遗忘的一种呢?

举个简单的小例子,你脑海中有“水果”的概念,遇到草莓、苹果,你知道属于水果。久而久之,你的大脑里就将草莓、苹果、雪梨等全部都记忆成“水果”。你的知识已经同化了。

就在这时,考卷上突然间来了一个“草莓”,你就蒙了!这是什么?好像有点熟悉,又没有具体的记忆。

这个场景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其实就是知识同化造成遗忘的一种情形。

解决方法:暴露你复习方法的缺陷。

很多人都会选择用思维导图来记忆知识点,先总后分,先具体再细节。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方法。

但总会有人选择“偷工减料”,因为纸张问题、因为偷懒、因为没时间,一堆堆借口。于是思维导图只画前面的大点,认为大点记住了,下面的细微知识点,就没问题了。

只有上了考场,看到细节性考题的时候,才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完整地把思维导图画完呢?

2、动机性遗忘说

最后这个动机性遗忘说,也可以称为“选择性遗忘说”,当然,我更喜欢将其称为“作死式遗忘说”。

产生这种遗忘的原因只有一个,你觉得这个知识点不重要,随便记记就好,随便复习就好。

这种作死式遗忘法,每年都会应验,这个绝对不会考的!这个老师应该不会出题的!

直到上了考场,才啪啪打脸。

解决方法:全部都是重点,不要有选择性地复习。

到此,5种抗遗忘的方法就分享完了,你觉得如何呢?

每一位同学都期望从学长们的经验贴中找经验,但真正的路需要自己走。

只有自己踏踏实实地尝试每个方法,总结经验,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案。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愿抗遗忘术能帮你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