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气伤人,埋下健康隐患

 我爱你文摘 2020-05-19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臟。”——《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接前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句话在《黄帝内经》里出现了好多次。有的地方叫做“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实际讲的一个道理,就是《素问直解》卷一里边注解:“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冬天伤于寒气,寒伏藏在身体里不发作。因为春天阳气它是往外走,这个时候随着阳气的外出,邪随着气就开始化热。(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一点很有意思,尤其是寒邪,在身体里伏藏久了之后,它往外走的时候,通常是变为热往外走。在临床上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尤其是我在治疗一些患者的时候,这些患者五脏的寒气特别重,叫做陈寒痼冷。这种陈寒在身体里边留的时间长了,通过吃中药或者我教他一些养生的方法,身体的阳气充足了之后,会有一个自动的反应,就是往外排寒气,我们叫做排病反应。

排病反应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一点,凡是以前脏腑有寒病的,往外排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就会出现类似感冒发烧这种情况。身体就会发热,然后流鼻涕,就像感冒了一样。这时候他们就很害怕,就问:“彭博士,需不需要停药?”我说不用停,尤其是这一类的患者,千万不要停药,继续吃。吃一段时间,寒气就排出来了,感冒持续两三天,要他多喝点热的水,当然也不能太热,就是尝到嘴里偏热的温水,然后多小便,多运动出汗。趁着阳气上来之后,把身体里的那些邪气、阴寒的气,正好通过这次感冒排出来。(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身体,不要让风给吹了。我就经常提醒这些患者,无论多热,一定不要敞开窗户,到冬天敞开窗户让风一吹,光着膀子很容易造病。尤其现在北方的暖气烧的这么热,很多人就感觉很燥热,然后就想打开窗户,光着膀子吹一吹,这样很容易造病,就把寒气引进来了。所以我交代患者在服药期间,如果出现这种类似感冒的情况,我一定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暖,及时把汗擦干净,千万不能着风着凉,这样就把寒气给排出来了。

《素问直解》里说:“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就是邪气随着冬天的寒气把它发出来,变成温病。温病是什么?温病在《伤寒论·太阳病篇》里讲:“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这里边问题就多了,就是太阳经的病。发热而渴,只是发热口渴,但是不怕冷,这种情况叫做温病。联系《黄帝内经》的前后文就会知道,发热而渴,不恶寒,这类的病叫做温病。实际就是化热的一种病。

什么人最容易化热?讲一句题外话,小朋友的身体最容易化热,小孩只要一感寒,当时还是怕冷发烧,第二天直接就是热症,就是发烧,不怕冷了。因为孩子是纯阳之体,他身体里不允许有一点点的寒气和阴气,只要有一点点必定往外排。就像我刚才讲的身体的阳气外拒,正邪交争,阴阳相搏。张景岳注解,阴阳相搏就出现恶寒发热,阳气一足,恶寒就没了,直接变成发热,还容易口渴。所以小朋友一发烧,就会发现他喝水很多,烧的很高,这就直接变化为热症。

我以前讲儿科病的时候,经常讲这些小孩就很容易化热。看似一个风寒性的感冒,在身体里边待不了一段时间,就直接变成了热症,因为他是纯阳之体。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大,阳气也就越来越弱。所以七、八十岁的老人发烧发不高了,也就是37℃,顶多37.5℃、37.6℃,这都是些低热,发不到38℃、39℃了。小朋友还能烧到40℃,老年人根本烧不到这温度,因为阳气虚。给老年人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有一些补气的药加进来,这样才能帮助老年人把寒气排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张仲景六经辨证里的三阴经病有一些是这一类的情况。尤其是少阴病和厥阴病,大多数在老年人,尤其是阳气虚弱的人身上会见到,这都是题外话。所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也可以理解为“春必病温”。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四时”指的是四季春夏秋冬。“更伤五脏”,“更”是交替变化的意思,是能够交替变化伤害五脏的。这段原文综合起来理解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因为感受风邪,触冒了风邪或者寒邪就会发生恶寒发热这种情况。因此,假如春天伤了风气,风邪留连不去,影响到脾胃就会出现完谷不化这种洞泄。夏天伤了暑气,到了秋天就发生疟疾。秋天伤了湿气,因为湿气在内脏当中,上逆于肺,则为咳嗽,若发展不愈,留连到经络里,就会变成痿厥。到了冬天伤了寒气,春天就会发作温病。(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四季气候的变化,尤其是四季邪气的变化能够交替伤害五脏。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四时之气是交替变化的。别看春季伤了风,其实发作于夏天。夏天伤了暑,发作于秋天。秋天伤了湿,发作于冬天。冬天伤于寒,发作于春天。这是一个循环变化,所以四时之气可能不是当时伤,而是隔一个季伤。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黄帝内经》讲的这个原理,就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养生。千万不要受四时之气所伤,不要做下病根。做下病根之后,当时没有问题,过段时间就会发作。

好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九十五。(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