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新论

 新三国志 2023-03-26 发布于河北
相信自己

《难经》有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该条文中出现两个“伤寒”,并且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所以范围大的“伤寒”,包括范围小的“伤寒”。因此,近代医家也将前者范围大者称之为“广义伤寒”,而后者范围小者称之为“狭义伤寒”。
从文字表面的意思来看,似乎说得挺有道理的。但是,“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临床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呢?这两个问题,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下面请允许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广义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等五病,而这五病合起来应该也能反应“广义伤寒”之特征。所以,欲知“广义伤寒”的实质,我们先从小处着手,依次弄清楚伤寒、中风、温病、湿温、热病、温病五病的含义。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篇》云:《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从上述《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这三段内容可知:
第一,春温、夏暑热、秋凉、冬寒,是四时正气之序也。冬天不慎触冒寒气,中而即病者,谓之伤寒。并且,明确指出:触冒温、暑热、寒、凉四时之气皆能令人病。
第二,冬感于寒而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同时,也指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与《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和《黄帝内经·热论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观点一致。
第三,明确指出时行之气,乃非其时而有其气也。诸如“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之谓也。
一言以蔽之:触冒四时之气,感而即发者,外感病也;感而后发者,伏气之病也;非其时而有其气者,时行病也。
以上,为伤寒也。冬感于寒即病者,伤寒也。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稍瘥。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第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第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以上为中风也。触冒风邪即病者,中风也。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四时之气皆可兼之,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均可见中风也。
《金匮要略》有云: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古人称暑、暍、热,一也。所以,太阳中热,也称“暍”,是触冒夏之暑热即病者也。
以上为热病也。
《伤寒杂病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又云:(冬伤于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以上均言伏气之为温病暑病者也。若能参后世《温病学》著作,则温病乃感受温热之邪而即病者可知也。
以上为温病也。
《温热经纬》有云:(湿热证)既受湿又感暑也。即是湿温,亦有湿邪久伏而化热者。
他如《湿热论》所言之或感受湿热,或素有痰湿,又感暑热等之论皆在此例之中。
以上为湿温也,有感受暑湿而即发者,也有感受湿邪后发伏气为病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一点:伤寒、中风、温病、热病、湿温均可感受四时之气而即发成病,也可以感受四时之气伏而后发,即伏气为病也。以上均为感受四时之气而为病,所不同者,在于发病形式也。即感而即发和伏气为病也。
而非其时有其气,如“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感受时行之气而发病者为时行病,主要特征为“长幼之病多相似”,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所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即今人所言之传染病也,“非典”“新冠”之谓也。
由此可见,时行病因感受时行之气而得名,虽曰非其时而有其气,但其气终究不离“温”“热”“凉”“寒”等四时之气也。所以说,时行病也可以归于“伤寒”“中风”“湿温”“温病”“热病”的范畴,所不同的是,时行病虽然也可见感而即发,如新冠之感受寒湿/伤寒者,也可以伏气为病感而后发,如新冠之感受湿热/温热者,但时行病更强调“非其时而有其气”,比如“冬时应寒而反大温”,冬天反见温热之气,而所感受的时行之气,也是冬天反常的温热之气;又如平素寒湿体质者,冬天虽仍为寒气所主,但感染新冠后反见湿温症候者,即为伏气为病也。同时,时行病也强调“无问大小,皆相染易,症状相似”。
所以说,感受四时之正气也好(比如春感温,夏感暑热,秋感凉,冬感寒),感受四时之逆气也罢(比如春感大寒,夏感大凉,秋感大热,冬感大温),都可以根据其所感染的邪气性质而归于“伤寒”,或“中风”,或“湿温”,或“温病”,或“热病”的范畴,而其发病形式也都有感而即发和伏而后发等两种形式。所不同的是,感受时行之气者,即笔者所谓的四时之逆气,更强调其传染性。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广义伤寒不仅包括触冒四时正气(感而即发或伏而后发)而为“伤寒”“中风”“湿温”“温病”“热病”者,还包括触冒四时逆气(时行之气)(感而即发或伏而后发)而为“伤寒”“中风”“湿温”“温病”“热病”者,后者又统称为时行病,或疫病也。
 《伤寒杂病论》序文中张仲景谈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结合上面的分析及《伤寒杂病论》原文可知,此序之伤寒亦为广义之伤寒也。那么,广义伤寒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温”“暑热”“凉”“寒”四时之气也,感受四时之气而为“伤寒”“中风”“湿温”“温病”和“热病”,而广义伤寒正好包括“伤寒”“中风”“湿温”“温病”和“热病”。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广义伤寒也是感受“寒气”而为病,只不过此“寒气”是包括“温”“暑热”“凉”“寒”等四时之气的“寒气”。那么,此“寒气”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气候!不过,此处的气候应该是数年到数百年以上的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具有稳定性,常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而有关研究也表明仲景时代气候确实比较冷。因气候寒冷,且这种寒冷的气候特征在仲景时代长期持续存在,所以,人民容易被寒冷的气候所伤而为“伤寒”,此为广义之伤寒也,是包含感受四时之气而为“伤寒有五”之伤寒。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篇》云:“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此处之伤寒恐非独言“冬感于寒”即发之狭义伤寒,也包括气候寒冷,容易被寒气所伤之广义伤寒吧!所以说,《伤寒杂病论》是论述广义伤寒之著作,非为狭义伤寒而设。这对我们理解仲景学说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便是“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实质的相关论述。其中,广义伤寒的实质对我们进一步更好地理解《伤寒杂病论》全文有一定的帮助,也对我们平息疫病的各种名称争论有促进作用。而狭义之“伤寒”及“中风”“湿温”“温病”“热病”等相关内涵的探析,对我们理解仲景学说、学习“感而即发”“伏而后发”之发病形式、掌握时行病感受“时行之气”“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的发病特点及仲景辨病—辨病机施治的学术思想有重要意义。
附:
“伤寒”“中风”,治之以麻黄、桂枝,归于“寒”;
“温病”“热病”,治之以银翘、石膏,归于“热”;
“湿温”之病,或兼表未解,治之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外解表邪,内清湿热;或兼热结在里,治之以茵陈蒿汤,泻热通里;或湿热互结而里未实,治之以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热重于湿者,治之以白虎加苍术汤,清热散湿;湿重于热者,治之以三仁汤,清利湿热,等等。
“伤寒”“中风”多为“寒性”,“温病”“热病”多为“热性”,寒热分明,治疗有别。而“湿温”则复杂多变,或苦寒清热利湿,或辛温解表,内清湿热,等等。若热重于湿,误用苦温,热愈重而湿愈轻,则后可归于“温病”“热病”;若湿重于热,误用苦寒清热,湿愈重而热愈轻,后转为寒湿者,则可归于“伤寒”。
由此可见:“伤寒”“中风”与“温病”“热病”虽然对立,但“湿温”却是联系两者的桥梁。湿愈重,则湿温可转为“伤寒”“寒湿”;热愈重,则湿温可转为“温病”“热病”。所以说,“伤寒”“中风”、“湿温”、“温病”“热病”三足鼎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又均属于广义之伤寒!中医之妙,莫过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