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钉钉的2020:数字新基建与国民级应用的并轨

 天承办公室 2020-05-19

作者丨陆离

监制丨阑夕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用“VUCA”来形容冷战结束后不稳定的、不确定的、复杂及多边的世界。

所谓“VUCA”即波动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与模糊性(Ambiguity)。这一缩写词后来也被商界用以描述新常态的、混乱的和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

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就成为了这一理论的直观体现。多个行业运转受挫,民众纷纷居家闭门,广大国民的消费娱乐等需求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电商、手游等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这其中,直播电商异军突起,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红透了半边天。这取决于其不仅填补了线下消费市场客流量减少的压力,也为打破复工复产困境、推动传统行业探索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更多可能。

由此,直播电商俨然已经成为了数字经济的一个典范案例。

但鲜少有人意识到的是,诸如办公、教育等B端领域需求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又意味着什么?

5月17日晚,钉钉举办2020春夏新品发布会,从中就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在这场发布会上,钉钉宣布上线5.1版本“年宝玉则”,对软硬件实力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推出专属钉钉、家校共育2.0、钉钉Live、F1视频会议一体机、Nreal Light AR眼镜等。


这本质上是钉钉围绕数字新基建为核心,从普惠、引领和个性化三个方向进行的深耕之举,期冀于加快数字新基建应用于现实场景的速度,为数字化的工作学习方式带来全新体验和更多可能。

这其中,普惠指的是对在线教育的扶持助力,家校共育2.0就是针对于此,围绕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为老师提供更好用的教学工具和资料,帮助教育行业更好地拥抱数字化。

引领意味着钉钉正在更广义的概念下推动线上办公浪潮,通过音视频直播能力全面升级,诸如推出F1视频会议一体机、Nreal Light AR眼镜、钉钉Live等软硬件产品,为更多行业的从业者进行线上办公、创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个性化则是钉钉颠覆了此前产品的固有属性,为企业用户推出专属设计、专属存储、专属安全和最高级别的专属App四大特性,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出千人千面的钉钉,更广泛的分享数字新基建带来的红利。

事实上,就是在不久前的全民抗击疫情期间,海量民众在线上课、在线办公,这为产业数字化缔造了一个新的契机。

正如丘吉尔曾说过的,“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疫情期间,钉钉积极助力线上教育、线上办公领域,每天有超过1亿人次在钉钉进行线上会议,更有全国14万所学校、300万个班级在钉钉开课,覆盖全国1.3亿名学生。

钉钉的企业复工和学校复课平台解决方案还入选了工信部发布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名单》。

而截止到今年3月底,钉钉已经拥有超3亿用户数和超1500万家企业组织。

这意味着钉钉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在线办公和学习平台,也是钉钉能够引领产业数字化指数级增长的基石。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回到本文开篇的问题。钉钉给出的答案是,B端市场或者说产业互联网需要也正加速拥抱数字化革新。

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的话说,“数字化的巨大价值已经深入人心,阿里巴巴不但要在危难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更要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创造机会。”

这其实不难理解,从本质上看,无论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其产品服务最终落点并无不同,即体验服务和使用产品的都是人,区别只在于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企业人员罢了。

如果说淘宝通过直播等新玩法,改变了零售业、农业、制造业等一众行业的产业链运作模式,是新基建作用于消费互联网领域的一个缩影。

那么钉钉帮助超千万企业组织、事业单位乃至政府机构实现在线化和数字化,就已经成为了产业互联网拥抱数字化革新的关键。

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就曾这样解释过钉钉的重要意义:

“淘宝平台上有1000多万卖家,这相当于淘宝帮1000万个品牌实现了电子化,而钉钉上有1000万以上的企业组织,相当于帮1000万个企业实现了组织的在线化和移动化。我认为这两件事情的意义是一样大的。”

在这背后,不仅是开年以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信号被明确释放,数字新基建已经站上政策风口,数字经济新时代正加速到来。

同时也取决于阿里在技术、流量、渠道、布局等多方面的客观优势,钉钉作为承载阿里企业服务使命的终端,其身边围绕着阿里云、阿里AI、达摩院等组成的一整套阿里大中台体系。

技术是基石,功能为载体,用户为核心,云与端相互依托。钉钉通过打造更加高效简洁、智能安全的数字化新工作方式,帮助企业组织实现“人、财、物、事”的全面数字化,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存在。

这也与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初心愿景一脉相承,在企业服务领域,整套数字经济需要的信息化、移动化升级,钉钉都正在做到一力承担。

更重要的是,随着钉钉在办公、学习乃至更多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纵深,钉钉已经成为国民级应用,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科技普惠价值,成为数字新基建的内在动能。

从最开始的在线办公平台跨界赋能在线教育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疫情当前,很多老师都是第一次通过网课教学,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掌握在线化、数字化教学方式,钉钉通过“数字化教师”培训计划,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培训了超过100万名数字化教师。

再比如在本次发布会上,钉钉音视频直播能力的全面升级、钉钉Live的问世就标志着直播这个功能将从一个功能升级为一套面向内容创作者的私域流量运营平台。


更多内容创作领域将得益于钉钉赋能下的数字新基建,如线下演艺活动就可以更好的由此走向线上化,这也成为了钉钉业务边界的再度拓展。

在德里克基金会编纂的《未来的组织》一书中认为,网络世界的组织形式将具备扁平化、高效率与创造力的特点,如今看来这一观点正在应验。

疫情之下,一众科技巨头纷纷发挥自身特长助力抗击疫情和经济复苏,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优势互补的强大势能和积极作用愈发深入人心。

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是技术、渠道、服务等不同维度,还是餐饮、农牧、制造、教育等诸多行业,亦或是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大领域,互联网与实体经济都正呈现出互为依托、共同繁荣乃至密不可分的发展趋势。

这就是数字新基建的意义,也是钉钉在2020年的剑锋所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