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宇|上海复旦大学旅日华侨第二辑新书即将出版

 默默7qrvsleytp 2020-05-19




春雨的脚步
在梦乡的边缘徘徊

书店里
只有干枯的树枝

冬天一直在那里
没走

在等我血管里的血液
凝固
等墙上的春天复活

在这个荒诞的恶梦中

苍穹投射的精神之光 

如果说《世界之外的雪》是理性又桀骜、浪漫又孤独的燃烧与沸腾,那《刻在墙上的春天》就是涅槃的华彩与归趣、神性与力量复合的自然生命的跃动。

确切说,在读戴宇老师的诗之前,我不怎么读诗。特别是近代诗歌随着形式的自由和语言的千变万化,如洪水决堤,四方奔涌,八面漫流……让我找不到自己的审美。

读戴宇老师《世界之外的雪》时,我踌躇,放下,又拿起,最终好奇心促使我想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合上书本时,我的灵魂如同经历了一场地震,我不禁惊叹,天啊!这是一本怎样的“华丽”和“响亮”?他是怎样将哲学、宗教和浪漫激情想象境界以外的智性开拓完美的融为了一体。我想起了不知哪位大师说的一句话“语言是存有的屋宇”,这句话用在戴宇老师的诗上再合适不过。

读《世界之外的雪》意犹未尽,闻《刻在墙上的春天》即将出版,我等不到出版那一刻,恳请戴宇老师把电子文档发过来以解我焦躁之渴。

自由、纯粹、深邃、激情、挚爱、和谐、忧郁、浪漫、唯美、准确、雄浑、圆融……这是我看完《刻在墙上的春天》之后脑子里留下的东西。

《刻在墙上的春天》是一种切入骨髓的悲凉和庄重。我能从他充满生命感与哲思的意涵中、抽象的叹息中、忧郁的随意中、视觉的想象中感慨动容,灵性情境的构筑如此之深、之精,如此入骨。

戴宇老师可谓高瞻远瞩,看穿人事表象,看清人事真理依归,生活于人间,却不孤立于“狭小”。他以思维的厚度、准确的个性、情绪的跨越、视觉的扩张,将意象层层叠加,细致深邃,乐音回旋,将灵魂对肉体的超越以及对精神价值的追寻领悟在黑暗世界中找到了可以遵循的轨迹。

想想,在一个社会不公、价值颠倒的时代,能听到诗人内心淋漓酣畅、石破天惊的呼唤,是不是人类语言中独一无二的伟大智慧和精神财富呢?

2019年11月22日

海 鹰 



戴宇追求理性,追求哲理,他坚忍不拔躜行、义无反顾跋涉。他对诗有宗教感,他把诗看成信仰。他一生注定是个苦行僧,在诗坛苦苦修行。他的诗歌,无论状物还是写景,抒情还是写意,常常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忧伤之余,释放的都是他的人生态度。
——季振邦
有人说,人类的最后一滴水是泪水。
我说,不,人类的尽头,是诗。
诗最多情,也最无情。
诗拒绝平庸。诗拒绝伪善。诗决绝无耻。诗拒绝肉体与灵魂的龌龊。
世上的一切,只要是人做的,就有伪善——只有诗没有。
诗是人类拯救自己的最后一滴水。
感谢戴宇君送给失忆的中华民族一份真实的和珍贵的文明。
翘盼戴宇君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叶文福
戴宇在城市与国度之间、社会和历史之间、时光和幻想之间无拘无束地游曳,升华自己,容纳万物,以最纯朴也最丰富的语言创作,完成了思与诗的融合和超脱,淋漓尽致展现了当代思想者应具备的独立人格与创造力,创造出属于自己、也属于当代同路人的心灵归宿,在充满诗意观和悲悯大爱的澄明之境中,为人世间许许多多伤逝、易朽、幻灭的生命注入一缕彷如创世之初自苍穹投射的精神之光。
——杨  克

這無疑是一本思辨性非常強的作品。詩人用使者這一身份將自己對社會、人生、歷史、時局的思考寄託于詩。使者可能有所特指,也可能只是一個虛空的幻影,更多的是詩人對使者寄予的使命。 

並不是所有的詩都有“密碼”,事實上現今詩壇“口號詩”、 “口水詩”充塞,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並不常見。我固執地認為“密碼”是一首好詩必須具備的條件,一首具有咀嚼性的,有回甘的詩必須具有密碼, 這也是我對一首詩的評估條件之一。

—— 木子小姐(香港 



戴宇真正认识到诗歌对自身生命与他人之间有着神圣的地位。神圣是指思维清晰,而且始终能够保持一个稳健的态势,同时能够把这份态势转化为诗语,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有些人还没有能够达到这份水准。 
——今  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