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累叫湿气太重,看看广东人的祛湿妙招

 鹿哥笑羲羲 2020-05-19

南方天气炎热,大雨连绵,网友们还调侃说“下开水”。大雨前后,暑热会使地上的雨水湿气蒸腾、弥散空中,让人感觉呼吸闷闷的,浑身粘粘的,十分不舒服。《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于伤人。

暑湿太重,汗出不彻,既伤了气津,又坏了脾气,人们常常感到头胀闷、胸闷、汗粘、不清爽、乏困、四肢困倦、口粘、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等,甚至还引起一系列千奇百怪的不适。

大家正为这难缠“湿气”一愁莫展,机智的广东人却有长年抗争经验,今天就抖点料给大家看。

1

什么是湿气?

中医所谓“湿气”是个模糊的概念,在外,与空气中的温度有关,在内,与体内的水液代谢和食物的运化相关。

1

湿邪有什么特点呢?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出现胸膈满闷、脘痞腹胀、食欲减退、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等症状。

湿性重浊。湿邪致病以沉重感为特征,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

湿性黏滞。湿邪致病,从症状上,有黏滞不爽的感觉,如大便粘滞。而从病程上,则是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

1

怎么祛湿?

一、刮痧拔罐

拔罐是通过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充血。而刮痧则是通过刮擦、挤压去刺激机体。

二者的作用,却是大同小异,同样可以改善肌肉的循环,缓解各种疼痛不适。从灵活性和刺激深度来说,刮痧是更胜一筹的。

刚刚说到,湿气盛与人体的水液代谢有关,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而拔罐刮痧正好可以改善机身的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清除,中医的话就叫做“通经活络、行气活血”,从而取到祛湿的效果。

二、广东凉茶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将有特定功能的中草药混合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广东凉茶品牌非常多,比较常见的王老吉、黄振龙、邓老凉茶、和其正等,各有特点,特别是黄振龙的癍痧凉茶,大家可以去试试,简直就是饮料界的一股清流,刷新了你对饮料的认真。

家庭中常用的配方也非常多,有廿四味、沙溪凉茶、夏桑菊、五花茶等,大都是祛暑败火气、清热解毒、清热润燥、清热化湿、生津止渴的等功效。记得在非典期间,大多家庭都配备板蓝根冲剂,这也是凉茶的一种。

不要觉得凉茶都和大家距离很遥远,像夏天家里太热口渴,制备的酸梅汤,也属于凉茶的一种。

我自己比较喜欢用沙溪凉茶,一方面比较便宜,另一方面,是口感不会太有创意,最重要的,这个配方有消食的功能。前面说过。湿邪容易阻遏气机,出现胸膈满闷、脘痞腹胀、食欲减退、小腹胀满等症状,如果平常再吃得多点,就很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会有胃部的胀满感,甚至出现口臭、大便恶臭等,消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般来说,祛湿的凉茶,会有利尿作用,喝完后小便增多,不要奇怪哦。

凉茶虽好,但寒凉药物始终易伤脾胃,不宜长期服用。

三、广东靓汤

俗语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广东人在煲汤上就把这一思维结合得淋漓尽致。煲汤,是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汤料和烹调方法不同搭配,就能烹制出各种不同口味、不同功效的汤来。

不要一提起煲汤,总想到老火,然后觉得一碗满满的嘌呤,不利于健康。广东人不止煲老火汤,只不过老火汤口感比较鲜美,让人难以自拔,一个不小心,总想多煲几个钟而已。

像我妈煲汤,一般也就一两个小时,虽说不够老火汤那么厚重,也是一道佳肴。甚至,为特定的作用,可能煮开水就关火,例如绿豆,为加强清热的效果,不会煮成沙,直接大火烧开就可以喝了。

说到祛湿方面,可用来煲汤的药物可多了,常见的有薏米、土茯苓、木棉花、茯苓、赤小豆、眉豆、扁豆、溪黄草、茵陈、冬瓜等。大家可以搭配来煲。不会则可以网上搜索方子,如芡实淮山薏米赤豆汤、牛大力土茯苓煲乌龟、鹌鹑祛湿汤、茵陈煲猪横脷等。煲汤是肉为主,料为辅,不能像煮药一样,配置太多各类的汤料和数量。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鹿印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