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多米高的大土丘埋着流沙墓,墓主28岁时被高洋以毒酒毒死

 建安视觉 2020-05-19

  50多米高的大土丘埋着流沙墓,墓主28岁时被高洋以毒酒毒死。(王建安  摄影)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前港村东南1500米的岗坡上,有一座高50余米,直径120余米,方圆700亩的古墓遗址,当地村民称为“天子冢”、“太上冢”、“平顶山”。这是东魏孝靖帝元善见的陵墓,是北朝墓群中最高、最大之墓,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遗址影壁两侧的楹联内容,漳河东去,滏水西来,两派分流,淘尽千古存魏迹;嵩岳南镇,太行北矗,三山遥峙,揽胜九天聚灵冢。东侧门门头上书孝静陵,西侧门门头上书东魏园

  

北魏末年(532年),以高欢为首的军事集团攻占邺城,并在邺城南的韩陵山打败掌握北魏大权的尔朱兆的军队。他拥立元侑为北魏皇帝,是为孝武帝,高欢被封为大丞相。高氏在太原建立丞相府,遥控北魏政局。

  

公元533年,孝武帝被逼出走。高欢另立11岁的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靖帝,实为傀儡。迁都与邺。高欢仍居晋阳纵览大局。形成东魏、西魏对立混战的局面。孝靖帝元善见文武双全,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

  

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武定七年,高洋再继任父兄之职,他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次年迫帝禅位于己,改国号为齐,东魏灭亡。禅位后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年仅二28岁。

  

据专家介绍,河北磁县是北朝东魏、北齐时期的皇陵区,磁县的地下都是宝,像“天子冢”这样的古墓遗址有134处,其中88处有封土,分布在30多个自然村,与村民的庄稼地融为一体,今人与古墓和谐相处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磁县境内大大小小的墓冢还被误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1956年,河北省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对此也冠以磁县曹操七十二疑冢之名。后经发掘证实,所谓疑冢原来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的王公贵族墓葬群,而且数量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

  

村民传说,这座50多米高的“天子冢”下埋着流沙墓,陵墓全是细沙填埋。天子冢原来蔓草丛生,乱鸦集栖,到1995年,当地在天子冢古墓的遗址建了一座玉皇大殿,吸引众多香客烧香磕头。

  

在磁县北朝墓群的考古发掘中,至今已出土了大量器物,如墓志、壁画、瓷器、陶俑、金币等,这些器物塑工精美,造型生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