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晋南北朝女子的发式与发饰

 Michael430 2023-09-12
王倩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是人的觉醒的时代〔1〕。在这样的时代下,女性所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相对要少一些,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且有较多的自由。
此时期女性的发式与发饰同前代相比,不论样式、形态或材质,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貌,并对后代服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以考古资料所见两晋南北朝时期女性的发式和发饰为例,对其种类、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并尝试解读它们所映射出的审美、文化及社会等方面的讯息。
发 式
发式是指头发梳成的各种样式。两晋南北朝时期女性的发式既有对前代的继承,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型。撷子髻,干宝所撰《搜神记》中记载 :“晋时,妇人结发者,既成,以缯急束其环,名曰 '撷子髻’。始自宫中,天下翕然化之也。〔2〕
孙机先生曾指出,在汉晋时代,人们常把一件器物上的小部件或小组成部分称为 “”,如 “七子镜” 便取名于镜背饰七枚乳突状纹样,颇似大镜上又饰七面小镜子〔3〕。循此似可理解 “撷子髻” 的造型很可能是大发髻带小髻。这种发型主要流行于西晋,从西晋墓所见陶女俑的发式来看,它的基本造型是将头发集中于头顶,盘挽成环状,然后用缯带紧紧系束在髻根〔图1〕
Image
〔图 1〕撷子髻(图片采自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发现的两座西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 3 期,第21 页,图四)

梳 “撷子髻” 女俑主要见于河南洛阳及周边一带,如洛阳春都路西晋墓、关林路南西晋墓、谷水晋墓 FM5、关林皂角树西晋墓和华山路西晋墓 CM2348 等出土的陶女俑〔4〕。撷子髻作为当时的新发型,首先出现并风行于都城洛阳地区,稍后亦传播至其他地区,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墓和江苏南京板桥石闸湖西晋墓,均出土了梳有 “撷子髻” 的女俑〔5〕

十字大髻,此名称不见于文献记载,而是当代学者根据此发型的特点进行的命名。这种发型主要见于东晋都城建康地区(今江苏南京)墓葬出土的陶女俑〔图2〕,如南京郭家山东晋温氏家族墓 M10、南京西善桥东晋泰和四年(公元 369 年)墓等〔6〕

Image
〔图 2〕十字大髻(图片采自南京市博物馆编《六朝风采》,文物出版社,2004 年,第 282 页,图 226)

其显著特点是左右对称梳一对大发环,中间束一个发髻,呈 “十字” 状,沈从文先生指出 “妇女作十字大髻,余发下垂过耳边……和近年南京附近出土东晋、南朝墓妇女俑发髻也多相同处〔7〕。东晋都城贵族女性创新出的十字髻影响颇为广泛,不仅传播到了北方地区,陕西咸阳十六国墓 (见图2) 中出土有类似发髻的女俑〔8〕,而且流行至南朝刘宋早期,如南京前新塘南朝墓等墓葬出土的陶女俑〔9〕

飞天髻,又称飞天紒,《宋书 · 五行志》载 :“宋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向上,谓之 '飞天紒’。始自东府,流被民庶。”其特点是在头顶结发,再于发髻中抽出一束或两束头发,弯曲成鬟〔图3〕

Image
〔图 3〕《洛神赋图》中的飞天髻

此种发型由东府女性首创,东府位于都城建康,“六朝时,建业之地有三城,中为台城,则帝居也,宫殿台省皆在焉。其西则石头城……台城之东则有东府,凡宰相录尚书事兼扬州刺史者居之,实甲尝数千人〔10〕。从考古材料来看,这种发型在整个南朝时期都颇为流行,流行地区也不仅仅局限于建康地区。如江苏常州南郊戚家村南朝墓画像砖上的捧博山炉飞仙形象,湖北襄阳贾家冲南朝墓 “郭巨埋儿” 画像砖上的女性形象与河南邓县南朝墓 “贵妇出游” 画像砖上的女性形象等〔11〕,其发式均为飞天紒。

单髻,即将头发上集于头顶梳成一个发髻。单髻的类型颇为多样,在时代、地域上都显示出不同。北魏洛阳地区多见有形似螺壳的螺纹单髻〔图4〕,如河南洛阳吉利区吕达墓、偃师染华墓、偃师南蔡庄北魏墓和洛阳衡山路北魏墓出土的陶女俑〔12〕
Image
〔图 4〕螺纹单髻(图片采自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市吉利区两座北魏墓的发掘》,《考古》2011 年第 9 期,第48 页,图五,4)

螺纹单髻在北魏分裂之后较为少见。北魏时期还见有扇形单髻,如西安南郊北魏韦乾墓出土的陶女俑形象〔13〕,在东魏邺城及周边地区、北周关中地区得以延续,如河南安阳固岸墓地 II 51 号东魏墓〔图5〕、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陕西西安北周武帝孝陵、咸阳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女仆俑〔14〕

Image〔图 5〕扇形单髻(图片采自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市固岸墓地II 区 51 号东魏墓》,《考古》2008年第 5 期,第 54 页,图五,3)

北齐时期邺城地区新出现了月牙髻〔图6〕,并且颇为流行,如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陶女俑皆梳月牙髻〔15〕,此种发髻常见于北齐统治的疆域内,如山西祁县白圭韩裔墓和江苏徐州市北齐墓所见陶女俑的发型〔16〕

Image〔图 6〕月牙形单髻(图片采自河南省文物局编《安阳北朝墓葬》,科学出版社,2013 年,彩版二九,3)

南方地区的女性亦流行梳扇形单髻〔图7〕但造型与北方稍有不同,其特点是形似扇,较宽,两侧的头发下垂,如华为南京基地南朝墓 M36、南京白龙山南朝墓、南京富贵山六朝墓 M1、南京仙鹤门南朝墓和梁朝桂阳王萧象墓出土的陶女俑〔17〕

Image〔图 7〕扇形单髻(图片采自南京市博物馆编《六朝风采》,第 292 页,图 236)

耸立的发髻很可能是使用了缯布类头巾来固定,尤其是南朝陶女俑的扇形单髻上可以明显看到有一条斜痕,似为了表现头巾包裹折叠的痕迹。
双髻,将头发中分,在头顶或两侧梳两个对称的发髻。就考古资料来看,两晋时期不多见,双髻的形式比较简单,如河南偃师杏园村 M34 西晋墓出土的陶女俑形象〔18〕。双髻主要流行于南北朝时期,虽然统称为双髻,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差别较大。北魏洛阳地区多为圆状双髻〔图 8〕,如河南洛阳孟津北魏侯掌墓、偃师染华墓、偃师前杜楼北魏石棺墓和偃师杏园村洛州刺史元睿墓出土的陶女俑〔19〕,均梳双小圆丘状髻。

Image〔图 8〕圆状双髻(图片采自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 第42页,图五,4)

北齐邺城、晋阳、青齐等地则多见月牙状双髻〔图 9〕,如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出土陶女俑,以及山东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壁画墓北壁上的侍女〔20〕

Image〔图 9〕月牙状双髻(图片采自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考古》1997年第 3 期,第 36 页,图六,3)

扇状双髻多见于南方地区〔图 10〕如江苏常州田舍村南朝墓画像砖上的侍女形象、江苏南京灵山南朝墓陶女俑等〔21〕,深受南朝影响的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壁画墓上的侍女形象也梳有扇状双髻〔22〕

Image〔图 10〕扇状双髻(图片采自南京市博物馆编《六朝风采》,第 295 页,图 239)

外还有条状双髻〔图11〕,如《北齐校图》中的侍女形象,其头顶梳短条状双螺髻,河南邓县南朝墓 “贵妇出游” 画像砖上的女侍形象梳长条状双髻〔23〕。陈后主《三妇艳词十一首》之一云 :“小妇初两髻,含娇新脸红。” 小妇即年轻妇女,两髻或为双髻,考古发现同样显示出南北朝时期梳双髻的主要群体是年轻女性。

Image〔图 11〕《北齐校书图》中梳条状双髻的侍女

两晋南北朝时期女性的发髻样式实例无疑多于以上所罗列者。从考古所见资料可以推知,此时期女子发型特征是高髻较为全面地取代了汉代女子的垂髻。高髻对于人体美有一定的帮助,使人看上去更加颀长,还能为脸型做些修正,为美貌加持。峨峨高髻使女子的整体造型显得高贵华丽又不失飘逸清秀,也迎合了当时普遍追求的审美理想,即讲求脱俗的风度神貌,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24〕
两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发式的时尚潮流多为贵族女性引领,高髻一经出现,不仅受当时各阶层女性的模仿与追捧,亦开启了唐代女性各式各样高髻风行的先河。

发饰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常用发饰来增加自己的风情魅力,包括簪、钗、步摇、钿等不同类型。制作发饰的材质也有金、银、铜、铁、玉等之别。簪,主要用于挽发,插针呈细长状,由簪首和簪挺两部分组成,以金、银材质为主,还见有少量的玉簪。除材质的差别外,簪首的样式也有不同。
大多数簪的簪首形制简单,仅为条状。少数簪首形状别致,如南京象山七号东晋墓中女墓主陪葬的金簪簪首呈三角旗帜〔图 12〕〔25〕。南京仙鹤观东晋 M2 高崧夫人谢氏随葬的三件金簪,其中一件簪首呈圆球状,一件簪首呈钺形〔图13〕〔26〕
Image〔图 12〕旗形金簪长 12.8 厘米东晋时期南京象山 M7 出土南京市博物馆藏(图片采自南京市博物馆编《六朝风采》,第 178 页,图 141)
〔图 13〕钺形金簪长 15.4 厘米东晋时期 南京仙鹤观 M2 出土南京市博物馆藏(图片采自南京市博物馆编《六朝风采》,第 178 页,图 139)

簪首呈兵器钺状的还见于南京人台山东晋王兴之妻子宋和之棺内头部出土的一件金簪〔27〕。这可与《晋书·五行志》中的相关记载相印证 :“惠帝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28〕

钗,主要用于固发,由头和股两部分组成。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常见的是金银制成的折股钗,亦有少量玉钗〔图14〕,基本样式是细圆的一根金丝或银丝弯过来,折过来的两股为钗脚,起拱处为钗梁。

Image〔图 14〕玉钗长 8.36 厘米,宽 2.4 厘米北周建德三年(公元 575 年)固原原州区南郊乡田弘夫妇墓出土宁夏固原博物馆藏(图片采自宁夏固原博物馆编《固原历史文物》,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 131 页

钗脚有短有长,长者在 20厘米上下,短者约略 10 厘米,或者更短。长短钗通常配合使用,例如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头部见有 13 根金钗,其中 根扁头,较长,约长 24 至 26 厘米,其他 根宽头,长短粗细不一,可能为一套〔29〕。贵州平坝马场一座未被盗扰的六朝墓中,棺内头部可见当时钗、簪组合使用的方式〔图15〕〔30〕。钗梁有宽有窄,考古所见者绝大多数为素面无纹。

Image〔图 15〕簪钗组合(图片采自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平坝马场东晋南朝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 年第 6 期,第 351 页,图一五)

辽宁朝阳北票喇嘛洞三燕墓地出土一支金钗,长 10 厘米,钗梁上穿两孔,孔间缀一只展翅的鸿雁〔图16〕〔31〕,是此时期不多见的一例。折股钗之外,还有一种三子钗〔图17〕,两端呈三叉形,中间叉头端有小圆孔,两外侧叉呈齿形,多为铜质,在西晋贵族妇女墓常见,如河南洛阳徐美人墓、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夫妇墓等〔32〕。东晋早期偶有发现,如南京北郊郭家山温峤夫妇墓〔33〕
Image〔图 16〕金雁钗长 10 厘米,宽 2.6 厘米三燕时期(公元 4-5 世纪)北票喇嘛洞 IM10 出土(图片采自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燕文物》,辽宁出版社,2002 年,图版 41,16)
〔图 17〕铜三子钗线图长约 15 厘米,宽约 5 厘米西晋时期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夫妇墓出土(图片采自山东邹城市文物局《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墓》,《文物》2005年第 1 期,第 21 页,图五四,16)

步摇,《释名·释首饰》曰 :“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关于步摇的具体形制,《后汉书·舆服志》中记载皇后谒庙服时佩戴的首饰 :“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诗》所谓 '副笄六珈’ 者,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34〕
目前尚未发现此种步摇的实物,其具体样式并不明晰。扬之水先生指出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帛画所绘墓主人,头上插一枝花树般的饰物,似即步摇之属,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列女仁智图》中的步摇〔图18〕,与之十分相〔35〕

Image〔图 18〕《女史箴图》中的步摇形象

辽宁辽西地区的三燕鲜卑人墓地出土了十余件金步摇〔36〕,它们的形制大体相同 :下为山题,上为枝条伸展的花树,花树的每根枝条都绕出若干圆环,每个圆环内悬缀摇叶〔图19〕。孙机先生认为辽宁三燕墓地出土的金步摇与阿富汗席巴尔甘公元 世纪大月氏墓出土一件金步摇极为相似,前者很可能深受后者影响〔37〕
如此,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可见到两类步摇,即华夏传统的步摇和胡人传统的步摇。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 :华夏式步摇带有钗脚用来插戴,而胡人传统的步摇却必须依附于冠,如《晋书》中所称 “时燕代多冠步摇冠〔38〕
Image
〔图 19〕金步摇通高 27.2 厘米展宽 24 厘米三燕时期朝阳甜草沟 M1 出土(图片采自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燕文物》,图版 29,1)

此时期,完整的华夏式簪钗步摇虽尚未发现,但作为步摇构件的一端有细孔的心形金摇叶在高等级女性的随葬品中并不罕见,如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 M2 崧夫妇墓、南京果园谢琰夫妇墓等〔39〕
金珰,《后汉书·孙穆传》“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李贤注 :“珰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40〕
附蝉为纹的金珰在两晋南北朝时也颇为流行。韦正先生指出,金珰不仅是男冠上的装饰,女性亦可以使用〔41〕。女官可以佩戴珰,《晋书·礼志上》中有记载,皇后亲蚕时 “女尚书著貂蝉佩玺陪乘〔42〕。《邺中记》曰 :“石虎征讨,所得妇女美色万余,选为女侍中,着貂珰,直皇后。〔43〕
《北史》中亦有记载,“神龟元年,诏加女侍中貂蝉,同外侍中之饰〔44〕
在这一时期的数座女性墓葬中见有出土〔图20〕,如甘肃敦煌新店台前凉氾心容墓、南京仙鹤观M6 和南京郭家山温式之墓等出土的金珰〔45〕,其主人都可以确定为女性。

Image

〔图 20〕金珰高 5.5 厘 米, 上 宽 5.2 厘 米,底宽 4.5 厘米东晋时期南京仙鹤观 M6 出土(图片采自南京市博物馆编《六朝风采》,第 181 页,图 145)

花钿,整体造型似花朵。六出梅花状小金钿实物多出自东晋南朝墓中〔图21〕,出土数量与墓主的身份地位成正比,如江苏镇江谏壁砖瓦厂东晋刘硕之妻徐氏墓出土 件、南京郭家山东晋温氏家族墓 M1 出土多达 25 〔46〕

Image〔图21〕金钿直径约 1.8 厘米东晋时期南京郭家山温氏家族墓M1出土(图片采自南京市博物馆编《六朝风采》,第 182 页,图 146)

东魏茹茹公主出土的一件金花钿较大,整体造型如莲瓣,表面饰花蔓,其间透雕莲花化生童子及伎乐天人,还镶嵌珍珠、琥珀和宝石〔47〕〔图22〕。根据花钿是否带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脚,类似簪钗一般可直接插于发髻上,如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所言:“萦鬟起照镜,谁忍插花钿。” 另一类是无脚,使用时可能是通过其上的小孔,辅以簪钗等固定在发髻上。
Image〔图22〕金花饰长 10 厘米东魏时期磁县茹茹公主墓出土(图片采自王永晴、王尔阳《隋唐命妇冠饰初探——兼谈萧后冠饰各构件定名问题》,《东南文化》2017 年第 2 期,第 79 页,图三)
博鬓,一般成对使用,称为两博鬓,又作二博鬓。据扬之水先生考证,博鬓为冠下两侧夭蟜外卷的饰物,其造型来源是先秦时代 “卷发如虿” 的发式,即两鬓发外卷,是由发式演变成的饰物。自隋代开始进入礼制,《隋书·礼仪志》中记载,皇后、皇太后、三妃、美人、才人、皇太子妃,首服皆有二博鬓,之后博鬓的使用便为历代相沿〔48〕。洛阳龙门石窟北魏文昭皇后礼佛图中皇后头戴莲花冠,冠下两侧各有一外卷饰物,即是博鬓形象〔图23〕

Image〔图 23〕龙门石窟《文昭皇后礼佛图》中莲花冠及博鬓

扬之水先生在文中列举的目前所见较早的博鬓实物皆为唐代,如扬州隋炀帝墓出土萧后、西安唐阎识微夫妇墓出土阎妻裴氏所用博鬓〔49〕〔图24〕。事实上,博鬓的实物可能出现得更早,北齐东安王娄叡夫妇墓出土的一件金花饰品亦是博鬓〔50〕〔图25〕

Image〔图 24〕萧后冠右博鬓光影像(图片采自杨军昌等《江苏扬州市曹庄 M2 隋炀帝萧后冠实 验 室 考 古 简 报 》,《 考 古 》2017 年 第 11 期, 第 71 页,图一二)

Image〔图 25〕博鬓残长 15 厘米北齐时期太原娄叡夫妇墓出土(图片采自王永晴、王尔阳《隋唐命妇冠饰初探——兼谈萧后冠饰各构件定名问题》,《东南文化》2017 年第 2 期,第 84 页,图九)

此件金花饰长十余厘米,与萧后、裴氏所用博鬓长度相当,在造型上也颇为相似,且使用者皆是等级颇高的贵族女性。女性的装扮往往是社会风貌的缩影,博鬓首先在北朝创制,自然离不开此时期独特的文化氛围。北朝女性身处胡汉交融的相对开放风气中,可以走出闺阁直接参与政治经济活动,她们的地位空前提高。
在多元社交活动的需求下,除了因各种场合梳妆打扮外,如何在男权社会中具象地表现自己的态度、力量及诉求,物化自己的权力与地位,无不推动着北朝女性勇于创造新样头饰。
风帽,多见于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地区的墓葬,是鲜卑女性常见的头饰。如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雁北师院M52 和宋绍祖墓等出土的陶女俑〔51〕,头戴风帽,其形制为上面有高高的圆顶,由四片缝成,帽子后面披一条巾帕,垂至肩头〔图26〕

Image〔图 26〕头戴风帽的陶女俑北魏时期大同雁北师院 M2 出土(图片采自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编《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8 年,彩版二一,4)

北魏孝文帝改行汉族衣冠以后便不再流行。这种风帽是普通鲜卑女性的头饰,鲜卑贵族女性头饰则颇为金贵华丽,如《晋书 · 吐谷浑传》记鲜卑族妇女 “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52〕,其具体样式有待日后的考古发现。发饰是插于发髻,具有绾发、固定、修饰作用的饰物。而从考古所见的实物与图像资料中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耸立的高髻再佩戴上金银及各色珠宝制成的华丽发饰,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女性群体颇为流行的视觉景观,与平民女性的简约和朴素形成鲜明对比,也就是说不同的等级地位,其所能佩戴的饰品差异显著,而且饰品本身的材质,像是金银、珠玉等制成的饰品,同样也成为满足奢侈、炫耀的工具从而作为财富、身份的表征。在注重尊卑贵贱的礼制传统下,发饰所具有社会功能比它的实用和审美意义更重要。

结语

在人之身,冠为上饰”,在古人看来,身体的各部分装饰中,发型和头饰最能引起关注。各阶层女性虽然在等级地位、经济实力等方面差别显著,但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依循当时风潮搭配最新的装扮。

一般而言,宫廷或京师的女性通常为创新发式和发饰之源,而后普及到全国上下,所谓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号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上流社会、名门望族的女性引导时尚风向,较低阶层的女性则追逐模仿最新的潮流。时代形塑了女性的发式与发饰,与此同时它们又用自己的方式言说着时代。

发型和头饰是古人生活中具有标识意义的景观,自然最受重视,其呈现和隐藏的信息都值得关注。法国学者罗兰·巴特曾指出 :“服饰应该看作是一种风俗习惯,应该在社会层面来加以研究,而不能仅仅是停留在美学或是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历史学家或社会学家不能仅仅研究品味、潮流和方便性。他们应该厘清、协调并且解释那些(出现在服装史)中的整合、运作、限制、禁止以及抵触的规律。他们要研究的不是图像,或者风俗的特征,而是关系和价值。〔53〕

本文所揭示的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深潜的诸如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等信息需另文专门探讨。

文章来源:美在成久
作者:王倩,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 1 〕 李泽厚 . 美的历程 [M]. 北京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7: 79-87.

〔 2 〕 [ 晋 ] 干宝撰 , 王利锁注说 . 搜神记 [M]. 开封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17: 203.

〔 3 〕 孙机 . 三子钗与九子铃 [ J]. 文物天地 , 1987(6).

〔 4 〕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 洛阳春都路西晋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2000(10);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河南洛阳市关林路南西晋墓 [ J]. 考古 , 2015(9);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 洛阳谷水晋墓(FM5)发掘简报 [ J]. 文物 , 1997(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 洛阳关林皂角树西晋墓 [ J]. 文物 , 2007(9);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 洛阳华山路西晋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2006(12).

〔 5 〕 山东邹城市文物局 . 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墓 [ J]. 文物 , 2005(1);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 南京板桥镇石闸湖晋墓清理简报 [ J]. 考古 , 1965(6).

〔 6 〕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市郭家山东晋温氏家族墓 [ J]. 考古 , 2008(6); 葛治功 . 南京西善桥东晋泰和四年墓清理简报 [ J]. 考古通讯 , 1958(4).

〔 7 〕 沈从文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M]. 上海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02: 240.

〔 8 〕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咸阳十六国墓 [M].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2006.

〔 9 〕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前新塘南朝墓葬发掘简报 [ J]. 文物 , 1989(4).

〔 10 〕 [ 清 ] 赵翼撰 , 曹光甫校点 . 廿二史札记 ( 卷八 “建业有三城” 条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1: 152-153.

〔 11 〕 常州市博物馆 . 常州南郊戚家村画像砖墓 [ J]. 文物 , 1979(3); 襄樊市文物管理处 . 襄阳贾家冲画像砖墓[ J]. 江汉考古 , 1986(1);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 . 邓县彩色画象砖墓 [M].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1958.

〔 12 〕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 河南洛阳市吉利区两座北魏墓的发掘 [ J]. 考古 , 2011(9); 偃师商城博物馆 . 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 [ J]. 考古 , 1993(5); 偃师商城博物馆 . 河南偃师南蔡庄北魏墓 [ J]. 考古 , 1991(9);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 洛阳衡山路北魏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2009(3).

〔 13 〕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 西安南郊北魏北周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2009(5).

〔 14 〕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河南安阳市固岸墓地 II 区 51号东魏墓 [ J]. 考古 , 2008(5); 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 . 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 [ J]. 考古 , 1977(6); 磁县文化馆 .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1984(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 咸阳市考古研究所 . 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 [J]. 考古与文物 , 1997(2); 贠安志 . 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 [M]. 西安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93.

〔 15 〕 磁县文物保管所 . 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 [ J]. 考古 , 1997(3); 河南省博物馆 . 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1972(1). 

〔 16 〕 陶正刚 . 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 [ J]. 文物 , 1975(4); 徐州博物馆 . 江苏徐州市北齐墓清理简报 [C]// 考古学集刊 , 第 13 集 , 2000: 222-237.

〔 17 〕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 . 华为南京基地南朝墓 M36[ 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 2015(12); 南京市博物馆 , 栖霞区文管会 . 江苏南京市白龙山南朝墓 [ J]. 考古 , 1998(8);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市玄武区文化局 . 江苏南京市富贵山六朝墓地发掘简报 [ J]. 考古 , 1998(8);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郊区两座南朝墓 [ J]. 考古 , 1983(4); 南京博物院 . 梁朝桂阳王萧象墓 [ J]. 文物 , 1990(8).

〔 18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 . 河南偃师杏园村的两座魏晋墓 [ J]. 考古 , 1985(8).

〔 19 〕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 洛阳孟津晋墓、北魏墓发掘简报 [ J]. 考古 , 1991(8); 偃师商城博物馆 . 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 [ J]. 考古 , 1993(5);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 偃师前杜楼北魏石棺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2006(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 . 河南偃师县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 [ J]. 考古 , 1991(9); 洛阳博物馆 . 洛阳北魏杨机墓出土文物 [ J]. 文物 , 2007(11).

〔 20 〕 陶正刚 . 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 [ J]. 文物 , 1975(4);磁县文物保管所 . 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 [ J].考古 , 1997(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2003(10); 济南市博物馆 . 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 [ J]. 文物 , 1985(10).

〔 21 〕 常州市博物馆 , 武进县博物馆 . 江苏常州南郊画像、花纹砖墓 [ J]. 考古 , 1994(12);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市灵山南朝墓发掘简报 [ J]. 考古 , 2012(11).

〔 22 〕 临朐县博物馆 ,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壁画墓 [ J]. 文物 , 2002(4).

〔 23 〕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 . 邓县彩色画象砖墓 [M].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1958.

〔 24 〕 同注 [1].

〔 25 〕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象山 5 号、6 号、7 号墓清理简报 [ J]. 文物 , 1972(11).

〔 26 〕 南京市博物馆 . 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 [ J]. 文物 , 2001(3).

〔 27 〕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 南京人台山东晋兴之夫妇墓发掘报告 [ J]. 考古 , 1965(6).

〔 28 〕 [ 唐 ] 房玄龄撰 . 晋书 : 卷二七 : 五行志上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4: 824.

〔 29 〕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 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二、四号墓发掘简报 [ J]. 考古 , 1965(10).

〔 30 〕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 , 贵州平坝马场东晋南朝墓发掘简报 [ J]. 考古 , 1973(6).

〔 31 〕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三燕文物精粹 [M]. 沈阳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2002: 图一六 .

〔 32 〕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 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发掘报告[ J]. 考古 , 1989(4); 山东邹城市文物局 . 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墓 [ J]. 文物 , 2005(1).

〔 33 〕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北郊东晋温峤墓 [ J]. 文物 , 2002(7).

〔 34 〕 [ 南朝宋 ] 范晔撰 . 后汉书 : 卷一二〇 : 舆服志下·后夫人服条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5: 3676-3677.

〔 35 〕 扬之水 .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 :第一卷 [M]. 北京 : 故宫出版社 ,2014: 34.

〔 36 〕 陈大为 . 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1960(1); 黎瑶渤 . 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 J]. 文物 , 1973(3).

〔 37 〕 孙机 . 步摇、步摇冠与摇叶饰片 [ J]. 文物 , 1991(11).

〔 38 〕 [ 唐 ] 房玄龄撰 . 晋书 : 卷一〇八 : 慕容廆载记 [M].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4: 2803.

〔 39 〕 南京市博物馆 . 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 [ J]. 文物 , 2001(3); 南京博物院 . 江苏溧阳果园东晋墓 [ J]. 考古 , 1973(4).

〔 40 〕 [ 南朝宋 ] 范晔撰 . 后汉书 : 卷四三 : 朱晖传附孙穆传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5: 1472.

〔 41 〕 韦正 . 金珰与步摇——汉晋命妇冠饰试探 [ J]. 文物 , 2013(5).

〔 42 〕 [ 唐 ] 房玄龄撰 . 晋书 : 卷一九 : 礼志上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4: 590.

〔 43 〕 [ 北宋 ] 李昉等编 . 任明 , 朱瑞平 , 聂鸿音校点 . 太平御览 : 第 6 卷 : 卷六八八《服章部五》“貂蝉 “条 [M].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393.

〔 44 〕 [ 唐 ] 李延寿撰 . 北史 : 卷一八 : 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4; 661.

〔 45 〕 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 . 敦煌晋墓 [ J]. 考古 ,1974(3); 南京市博物馆 . 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 [ J]. 文物 , 2001(3);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市郭家山东晋温氏家族墓 [ J]. 考古 , 2008(6).

〔 46 〕 镇江博物馆 . 江苏镇江谏壁砖瓦厂东晋墓 [ J]. 考古 , 1988(7); 南京市博物馆 . 南京北郊郭家山东晋墓葬发掘简报 [ J]. 文物 , 1981(12).

〔 47 〕 磁县文化馆 .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 1984(4).

〔 48 〕 扬之水 . “博鬓” 造型溯源 [N]. 文汇报 , 2019-03-29-W10.

〔 49 〕 杨军昌等 . 江苏扬州市曹庄 M2 隋炀帝萧后冠实验室考古简报 [ J]. 考古 ,2017(11); 萧后卒于唐贞观二十一年 ( 公元 647 年 ),诏以皇后礼合葬于炀帝陵,此博鬓当为唐物 ;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西安马家沟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妇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2014(10).

〔 50 〕 王永晴 , 王尔阳 . 隋唐命妇冠饰初探——兼谈萧后冠饰各构件定名问题 [ J]. 东南文化 ,2017(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 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 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简报 [ J]. 文物 ,1983(10). 

〔 51 〕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 ,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 . 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 [ J]. 文物 , 1972(3);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 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 [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8.

〔 52 〕 [ 唐 ] 房玄龄撰 . 晋书 : 卷九七 : 四夷传·西戎传附吐谷浑传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4: 2538.

〔 53 〕 转引自汤晓燕 . 革命与霓裳 :大革命时代法国女性服饰中的文化与政治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