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小满 | 向天借阳气,为身体做一次大扫除,收获满满正能量

 为什么73 2020-05-19

明天,我们即将迎来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到了小满,夏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阳气也越来越旺。

关于这个节气的由来,历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为全熟,故名也。”

自然万物此时就像小麦一样,从青涩到成熟,但还没有发展到顶峰,就像一个精力旺盛的青年,且还在蒸蒸日上,有着挥洒不尽的干劲和才华。

势头正猛,来日可期,所以此时,是长养体内阳气的最好时机。

01

向天借阳气,

为身体做一次大扫除

小满后,天气越来越热,身体经过一个冬天的封藏,阳气和气血都处于外放的状态,毛孔张开,五脏六腑的阳气也都往外走,身体内就极易虚寒,容易内阳不足。

再加上空调、冷饮冷食的寒气侵袭,也会携带着寒气直接进入脾胃,从而让寒湿堆积在身体里,更容易表现出虚寒的毛病。

立夏节气的时候,可仁叮嘱大家每天喝姜枣茶,就是为了排出身体的陈寒和浊气。但到了小满时,阳气越发外泄,虚寒体质的朋友,不仅需要内调,也需要外养,借助太阳的阳气,内外夹攻,排污的同时收获满满正能量,这也正符合了“冬病夏治”的老传统。

懂养生的古人,为了清扫淤积,蓄积阳能,会选择在最热的三伏天里晒背,因为背部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被称为“阳经之海”,好比人体的阳气“发电厂”,所以夏天养背,就是养阳的捷径。

当然晒背也是有讲究的,可仁推荐大家可以选择在清晨8~9点晒背,因为这时候太阳初升,是少阳之气,火力不会太猛,能够温和地补阳。

晒背的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耐受度灵活调整,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缓不过气或低血糖等情况,就要立即停止,千万不要硬撑着,这里也提醒大家,孕妇及幼儿不建议晒背。

背之后,也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喝冷饮,因为毛孔遇冷后会关闭,不利于让寒气的排出,反而可能让寒气深入身体。

坚持晒太阳,效果会慢慢显现,当同龄人都疲惫苍老了,而我们却依然阳光、健康、神采奕奕,你就知道向天借阳气的小方法是多么神奇啦~

02

青梅酒,

一种古老的女人酒

小满前后,正是青梅成熟的时间,此时的青梅药性最足,是初夏绝对不能错过的美味。

自古,我国就有食用青梅的习俗,青梅的酸涩不宜直接食用,但聪明的古人却能变着法子的从这个小果子上获取能量,将它做成青梅酒、青梅醋、青梅露、青梅酱......

其实,青梅是养护肝脏的水果,梅子的果香,与酒的醇厚交揉在一起,口感酸甜怡人,最适合女性在初夏时自斟浅尝,是一种古老的女人酒。

可仁推荐大家一个制作青梅酒的方子,和一般的方子都不同,因为这个方子里不用放冰糖或者红糖,只需要青梅和酒两种原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味道却不输各种网红饮品。

无论是自饮,或者拿出来招待朋友,都是炎炎夏日里美好的小确幸,推荐大家一定要试试。

 青梅酒 

1、首先选择成熟度好的青梅(浙江产的为上),先摊开于阴凉通风处,等待青梅进一步熟化。

2、待青梅出现香气,青梅皮发皱后,用水清洗干净,再次通风晾晒。

3、晾干后,去掉果蒂,并将青梅砸裂,装入大口玻璃瓶中(8分满)。

4、最后倒入白葡萄酒,浸过青梅即可。

5、阴凉处存放一周左右,即可饮用。

tips:

买来的青梅,可以放入一颗苹果或香蕉捂上几日,当青梅微黄并散发出香气,才可以浸酒,如此的梅酒才有独特的韵味,果香气也足。

 饮用方法 

可直接饮用,也可以调入适量蜂蜜饮用,或者调配成各种饮料饮用,相信你会爱上它的味道。


可仁平时不喝酒,但在夏天一定会喝一点青梅酒,因为它实在是太好喝了,好喝到一口下肚,就能忘掉一切烦恼,大家也赶紧做起来吧~

03

睡觉莫贪凉,

日不敞胸,夜不凉背

夏季的睡眠总则是“夜卧早起”,但「小满」满而未满,我们还需要继续蓄积阳气,而充足的睡眠是涵养阳气的最好方法。

清代养生书《遵生八笺》中,有一个增强睡眠质量和气运的小方法,就是:“夏三月,头卧宜向南,大吉。”可仁感觉这就像调整收音机的音频一样,在夏天时,头卧向南,是与天地同频的一个方式。

另外,古书《琐碎录》记载:

“卧处不可当风,否则恐患头风,背受风则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可当风及坐卧露下。”

夏天天气炎热,我们也更容易贪凉,但即使再热,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裸露在风扇或者空调之下,更不要敞胸露怀。因为这时风邪很容易侵入我们的体内,轻者引起风寒,重则邪入脏腑,潜伏在身体里,变成一颗“定时炸弹”。

怕热,又习惯在空调房里睡觉的朋友,可以给自己备上一条艾绒被,躺着就把阳气补进来,寒湿赶出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04

小满,

恰当好处的小确幸

可仁一直很喜欢小满,觉得它名字好听,且有智慧。24节气里,小暑后是大暑,小雪后是大雪,小寒后是大寒,可小满节气却出乎意料,因为小满之后不是大满,而是芒种。

中国人自古是不喜欢“太满”的,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万事太满,容易物极必反,不满,又空留遗憾,只有小满,是恰到好处的。

小满的状态,就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确幸,比如种在花盆里的种子,不经意间突然发了芽;心里一直惦记着的一道美味,恰好就有人做给你吃;以为考试成绩不及格,结果刚刚超过分数线.....这些平日生活里的小小满足,才是漫长岁月的细水长流。

所以说,小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愿你我生活小满,内心小满,诸事小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