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朗读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元稹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欔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

译文



....................................

小满时节,正是阳气全备的时候,那些靡草怎么会枯萎呢?
农人们忙着管理好自己的粮食作物;地方官员抓紧过问蚕丝的生产情况。
杏黄麦熟,赶紧修理好镰钐;铁具四齿耙,将棘篱竖好,方便瓜苗攀爬。
孟夏时节,大家都将目光投向苦菜,它独自茂盛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

注释



.......................................
1.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2.气全:天地阴阳之气,全备。
3.糜草:药草名。《吕氏春秋·孟夏》:“是月也,聚蓄百药。糜草死。” 
4.田家:种田的人家,指代农人。
5.黍稷:现称黍子、粘糜子或黄粟。一种早熟、耐旱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6.方伯:出自《礼记·王制》,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7.杏麦:杏黄麦熟。
8.镰钐[ shàn ]:小麦收割工具,曾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部分地区使用过,现在已经极为少见。
9.錋[péng]欔 [qú]:錋,兵器。欔,即“四齿耙”。古代齐鲁一带把四齿耙称作“欔”。
10.向来:一向,素来。
11.独秀:指独自茂盛。

赏析




     小满,这个节气名字是最有哲学意味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小满,才是最幸福的状态。
     一年二十四节气,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唯独没有大满。
     小满,给人一种蓄力向上的感觉。小,还可变大,意味着生长、潜力、空间。大,只能变小,就会减少,象征着走向衰退。
     中国人深谙《易经》之学,关注阴阳变化,悟出否极泰来,盛极必衰的哲学道理。凡事不走极端,才是真正地遵循大自然,也符合万物“扶抑”的生存之道。
     《尚书·大禹谟》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骄傲自满,必将招来损害。所以,古人通过设立小满,不设大满,来告诫人们小满即好的道理。
     时间走到小满,意味着一年阳气积聚的状态已非常充盈。
     此时,万物并作,屋后偏僻处,几日不至,齐裤腿的草,早已齐腰。
     砍树的人,手起刀落,眼里只有有用无用。残损的小树,也不埋怨一句,重新开始努力的生长。
     小满,给了这些小树们成长的机会。它们抓住这个节气,重获生命,努力繁衍孕育自己的后代。 
     这时,庭院深处,石榴红了;小窗之下,蚕声沙沙;田间地头,麦香阵阵……农人们也开始忙碌了。

     全诗的诗眼,可谓一个“全”字。一切全备,只待收获。
     首联,通过发问,讲采药人的全备。阳气这么充足的小满节气,万物都欣欣向荣,为何靡草会衰败呢?
     其实,这里的“糜草”是一种药草名。万物蕃秀,糜草也不例外。
     但茂盛的糜草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人们当作草药,给取走了。
     据《吕氏春秋·孟夏》里讲:糜草是因“聚蓄百药”而死的。它可为人们做出许多贡献。
     颔联,通过“私”、“问”两个动词,讲述农民与官员的全备状态。
     农人知道,庄稼就快要成熟,私下里往田间,一遍又一遍,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就盼着黍稷、早点长熟,今年的口粮还指望它。
     官员们也亲自到农家来,抓紧过问蚕丝的生产情况,看看哪家有什么困难没有。
     靠天吃饭的年代,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好收成。
     颈联,“杏麦”对“錋欔”,“修”对“竖”,“镰钐”对“棘篱”,非常工整,田园生活味道极浓。
     尤其是两个动词的使用,与颔联的两个动词呼应,让场景突然生动起来。
     原本这些事物都静止不动,但因采药人的“摘”、田家农人的“私”,官员方伯的“问”,镰钐的“修”,棘篱的“竖”,而全都一时忙将起来。
     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田园风光图啊,它让我们知道四时农事的变幻。如今,久居都市的人们,早已感受不到这些了。
     尾联,还是围绕一个“全”字。
     古人把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首联下句讲的是“二候靡草死”,颔联上句讲的是“三候麦秋至”,所以尾联讲“一候苦菜秀”,小满三候这就全备了。
     如果说,上面三联都是讲述人们是如何全备的,那么尾联则是讲植物是如何全备的。
     苦菜已经全备,为何还能独秀呢?因为人们都在忙碌,还没有理到它。等人们闲下来,这些清热解毒的苦菜也会和糜草命运一样。
     这样一个全备的节气,却称为“小满”,是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呢?

作者简介:严勇,80后,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唐诗宋词古诗词(ID:tcgsc8)专栏作家。
注:现在新建了粉丝群喔,想入群的朋友,在公众号会话里发送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