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历史年表(七十二):明代

 推翻时间 2020-05-20

  成祖永乐七年(1409)是年(一说1412年),永嘉周文褒登进士第,历官河南左布政使,励志勤政,学行卓绝,尤善楷书。见《明史列传》卷34。

  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乐清奉诏修县志,遵朝廷统一规范,至次年修成,共8卷,即今存永乐《乐清县志》,是现存最早的乐清县志。

  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乐清蔡光亲(乐成云门即今北门人)登进士第。洪熙元年(1425)任福建福清知府,任内廉洁能干,政绩显著。

  宣宗宣德元年(1426)谢庭循在家乡鹤阳筑临流亭,并绘《临流亭》画呈宣宗朱瞻基。今鹤阳村临流亭旁摩崖,上镌“兰玉台”三字,左镌“闾人谢书”。谢庭循(1377—1452),名环,一名德怀,号乐静,以字行,永嘉县鹤盛乡鹤阳村人。幼承家学,多才多艺,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在温州一带有盛名。明永乐年间(1403—1424)被召至京供事内廷,入宫廷画院,授锦衣卫百户,后升千户、锦衣卫指挥佥事。历经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五朝。时人称其“清谨有文”,晚年隐居乐静轩(在北京城北郊)。谢庭循诗画均工,惜留传不多。诗画作品有《梦吟堂集》《杏园雅集图卷》等。

  宣宗宣德二年(1427)黄淮托病辞官回温,建宅第于幞头河(今黄府巷)。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永嘉城区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大学士、通政使、户部尚书等职。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卒,谥“文简”,葬于永嘉大罗山(今属瓯海区)。《明史》有传,著作有《介庵集》11卷、《省愆集》。与杨士奇合编《历代名臣奏议》350卷,是一部“可与《通鉴》《三通》互相考证”的合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是年,乐清范霖(?—1446,字时雨,号月松,县城人)登进士第,为使臣,出使外国。外国赠以土物,一无所受,归国时,行李空空如也。后擢升为御史,弹奏廷臣错误,不避权要。时都御史周铨苛刻贪暴,他联合十三道御史劾奏周铨不法之事。周铨惧怕,自刭而死。于是帝责备,范霖因此而下狱,被论死罪。后减罪免死,出狱后10余日病卒,人皆称为“真御史”。

  宣宗宣德四年(1429)胡宗韫辞官回乡,在永嘉豫章对岸凤凰山麓设石马书院。胡宗韫(1372—1461),原名景洪,字好古,号爱梅道人,永嘉豫章村人。自幼好学,书画无不精妙,尤善文史,任中书舍人、征仕郎。自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至洪熙元年(1425),入文渊阁参与修《宋太宗实录》《宋仁宗实录》,曾先后得到宣宗四道敕命嘉奖。著有《归田牧唱集》《孝亲经略》,画册有《春谷藏云册叶》《梅花册叶》。现该村留有给事厅、石马书院、荷花亭等旧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