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水青山更美 金山银山更大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5-20

——洮水水库探索河长制工作创新升级版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玉芳深入洮水水库开展巡河工作。

茶陵县委书记、县第一总河长彭新军巡河现场。

美丽东阳湖。

工作人员清理水面垃圾。

执法人员对非法捕捞进行整治。

株洲日报记者 俞强年

通讯员/谭军 凌志创 陈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年,茶陵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落实河长制工作举措,努力提升洮水水库生态环境。

“建立标准化、常态化、日常化的工作机制,建设好洮水水库国家级湿地公园,养护好茶陵人民的‘幸福库’”。茶陵县委书记、县第一总河长彭新军如是强调。

茶陵县洮水水库管理局以河长制促进库长治,建立“空中探、水上巡、陆面查”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局,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去年,洮水水库(东阳湖)在全市“美丽河湖”评选中名列前茅,获2019年度全省“美丽河湖”荣誉称号。

今年,我市全力打造河长制工作创新升级版。该局积极探索,依托优势,持续放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A

守好茶陵人民的

“幸福库”

入夏后,气温上升,洮水水库也热闹起来。来自湘赣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观光消遣,徜徉山水之间、体验山水之乐。

洮水水库位于湘江水系洣水支流沔水末端。40多公里的沔水浩浩荡荡,宛如一条巨龙,一直盘绕到井冈山下。青山如屏,绿水如镜,白鹭横飞,渔歌唱晚,仿佛进入“百里画廊”“千岛湖中”,“画中人”“人中画”,景色优美,美不可言。

惬意的观光途中,一群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电站工作人员对水库堤坝进行隐患排查,垃圾打捞人员埋头清理垃圾,执法队员驾着船只巡库排查……

“这个时间阶段正值主汛期,我们积极防汛备汛,全面排查各种隐患,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洮水水库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志兵介绍,洮水水库的防汛安全,关系到茶陵乃至全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敢掉以轻心。

去年7月,茶陵遭遇洪水侵袭,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危急关头,洮水水库管理局迅速成立了防汛度汛领导小组,通过提前泄洪腾库、电站机组全天满负荷发电、错峰调峰降低水位、组织群众转移等措施,成功抵御了超警戒水位的冲击,保障了水库汛期运行安全,保护了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汛期水位、水情日报制度,安排专人巡库,及时掌握库区水情、雨情、蓄水位、地质灾害等观测情况,掌握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监测情况,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面对今年的防汛压力,彭志兵表示责任重、压力大,但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确保安全度汛。

突出重点,强化日常。防汛备汛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日常河道保洁工作按部就班。除了人工巡河,岸上的摄像头实时监控水情动态。发现水面有垃圾,打捞船只及时出动,保洁人员不怕苦、不怕脏,拿着捞网把漂浮物捞起装入船上的垃圾袋中,再集中处理。一旦发现岸线、山上有破坏生态的现象,执法人员闻风而动、严厉打击。

空中探、水上巡、陆面查,洮水水库建起一个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局。以河长制促进河常治,通过禁乱捕、乱砍、乱挖、乱倒,适度投放“保水”鱼苗,大力清理水面漂浮物等措施,让“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图景成为常态。河常治实现河长清,景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演变为茶陵百姓看得见、感触深的获得感、幸福感。

B

打造株洲人民的

“山泉水”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招摇。在洮水水库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望着干净的湖水,洮水水库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段友山巧借徐志摩的诗歌赞美洮水水库。“这水很干净的。”说着,他弯腰用双手捧起水,大口喝了起来。

“洮水水库上游以及周围没有污染企业,都是天然水,水质相当好,可以和浙江的千岛湖相媲美。县政府计划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洮水水库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饮用水源地。”茶陵县委副书记、县长、县总河长江小忠一脸自豪、信心满满。

洮水水库属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这些年,洮水水库管理局“以鱼保水”“以鱼治水”,持续净化区域水质、优化水域环境,去年,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湿地公园创建验收,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一方面,对非法捕鱼行为严厉打击。每周巡查4次,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去年5月14日,在县委副书记谢志军、副县长杨定桃的指挥下,洮水水库管理局牵头组织了公安、林业、国土、交通、畜牧等10个单位成立综合整治工作组,开展了为期18天的集中整治行动,共拆除“抬头网”“迷魂阵”等非法捕捞设施40余处、收缴胶筏9个,严厉打击了无序捕捞、非法营运的嚣张气焰,确保了交通的安全顺畅和渔业的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放流青鱼、草鱼、鲢鱼等鱼种,维护生态系统。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该局逐年分批次进行人工放流,目前已在马溪、大坝等码头完成人工增殖放流3批次共400余万尾。

针对水库上游炎陵境内生活垃圾冲入库区污染、库区居民生活垃圾排放随意等情况,该局组织5个专门班子对库区水域进行常年清理,累计打捞杂材、垃圾等500余吨。号召茶陵义工、当地群众、爱心人士积极参加“保卫洮水水库碧水”行动,开展义务打捞。同时,投资472万元,在华里村新建了上游河道拦污漂排工程,阻挡影响水质的污染物。

多年来,洮水水库为Ⅱ类水质。2015年,水利部评估通过的《株洲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确定了洮水水库为株洲市第二水源;并列入市“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据了解,洮水水库集雨面积769平方公里,总库容5.25亿立方米,年平均产水量8.36亿立方米,可供饮用水量6.64亿立方米,水质水量完全能满足城市供水需求。

C

挖掘老区人民的

“聚宝盆”

船在水中游,水面留下一道长长的雪白浪花。透过船头的玻璃窗,迎面是一座座恰似翡翠珍珠的小岛。船长曾庆飞眉开眼笑,这里蕴藏着他的记忆和乡愁。

52岁的曾庆飞是桃坑乡湘江村人。小时候,村里人直接到沔水河里挑水喝。长大后,他和邻村的姑娘结婚,新家依山傍水而建。

美景虽好,却不能变为钱景。曾庆飞夫妻俩生了两个孩子,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压力,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打零工。

2006年,洮水水库正式新建。听说要招工,夫妻俩都报了名。曾庆飞有驾船的技术,后来还拿到了驾照,当了巡逻船的船长。

“没这份工作,我都不知道如何供孩子读书。如今,其中一个孩子今年毕业参加工作。”曾庆飞笑着说,自己不仅仅是受益人,不少亲戚朋友也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有的做环卫工,有的开农家乐,都实现了脱贫致富。

山因仙而闻名,水因龙而灵气。洮水水库又名东阳湖,是一个钟灵毓秀之地。东阳湖名字的来历,也是因明朝茶陵籍首辅李东阳而命名。这一带又是“将军故乡”,有红六军团创始人谭家述,有威震南方八省的游击司令谭余保,还有李俭珠、谭善和、周则盛等多位将军。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从这里,一路引兵井冈山。

顺流而下,一排排古朴的客家村落映入眼帘。穿越丛林,踏水上浮桥,走玻璃吊桥,玩高空滑索;尝客家美食、品高山藤茶,探访原始村落、走访红军山寨,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如今,茶陵县正在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及其周边的自然资源和湿地景观,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湘江流域洣水水系中上游生态廊道保护的典范和中国库塘——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示范基地;特色突出、湿地景观丰富、科普教育与观光游憩兼备,具有独特湿地文化特征和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湘东湿地——森林生态体验游目的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开花结果。

聚焦

“省美丽河湖”东阳湖 美在哪里?

一水盈盈,一湖诗画。

东阳湖,素有“湖南千岛湖”“井冈山下第一湖”“百里画廊”之美誉。

一种担当,一份收获。

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东阳湖先后获得“省级水利风景区” “国家级湿地公园” “省美丽河湖”的荣誉。打造河长制工作创新升级版,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在此交融共生。

东阳湖究竟美在哪?

美在创新

洮水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顾灌溉、旅游和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工程是全国大型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实施项目法人招标的第一家,是湖南省唯一一座由县级政府管理的大Ⅱ型水库。电站装机容量为6.9万千瓦,年发电1.5亿度。

美在生态

湖畔白鹭翻飞,湖面水天一色。湖中岛屿覆盖着茂密的植被,不见土、不露石,青山翠屿,生机无限。水域丰盈宽广,水量充沛,水生物自然繁衍,鹭霞齐飞,鱼翔浅底,构成了一幅美丽健康的水生态图景。在这百里画廊之中,宛如山水云雾中的世外桃源。

美在水质

东阳湖保护区没有任何工业企业,湖区封山育林,真正实现了零污染,是长株潭地区的备用饮用水水源。作为株洲市目前最大的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69平方公里,总库容5.25亿立方米,水质经检测达国家Ⅱ类标准。

美在人文

说起东阳湖名字的来历,是因纪念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茶陵诗派”创始人李东阳而命名为“东阳湖”。在东阳湖的左岸,有一保存完好的红军村寨,红军哨所、营房、战壕清晰可见。漫步于清代同治年间的集福桥,走进清朝初期的韩仙二王庙,踏入古老的泥墙农舍,欣赏绝美的客家火龙舞,这里的一切清新而脱俗、秀丽而隽永。

美在经济

以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基础,融合客家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打造集养生度假、文化体验、观光览胜、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原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一山一水一风景,东阳湖逐渐发展成为了茶陵旅游产业图中的重要版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