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执中:情绪沟通——改变看法与自我认知

 碧海蓝天kx32di 2020-05-20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只是听,当时很high,之后全忘。

做笔记是最好的学习,当然,更好的是实践。

1

说服别人的三句话

对于所有打算学习说服力的人来说,应该学到的第一课就是——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对于所有人而言,我被说服了,等于我被打败了

每个人既有的想法、观点,都是他几十年生活经历的偏好和选择,我选择我头脑中相信的观念和立场,如果你打算改变我的观点,就是在挑战我这个人。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讲出每个人的心里话,让他觉得是他一直想说,但是没有说出来的。

黄执中老师提到一个“祝英台陷阱”。在家长谆谆教诲之中,孩子头脑中第一时间就会出现反例。因为说教基本都是无效的,被别人说教都不会带来良好的体验。

说教会让人没有选择权,所以,孩子会选择他最后的选择权,我不听。

怎么办呢?硬核解决方案来了——选择权句式

最常见的错误的句式是,你应该。这个就是没有选择权的,你应该好好认真听讲,你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收拾的整整齐齐,你应该对人有礼貌……

应该代表着你要这么做,你不这么做就是错的。

换成什么就好一些呢?我需要。我需要你体量我。选择权在谁手上?在对方手上,他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个应该的选项。

第二种,你为什么不?你为什么不戒烟呢?你为什么不戒酒呢?你为什么不跑步呢?……

当你问别人,“为什么不”的时候,你是在帮人复习为什么做的理由,别人会因为抗拒找出无数的理由来支持他继续抽烟、酗酒。

反之,黄执中做了一个精彩的演示——

黄:你有没有想过,哪怕只有一点点念头,戒酒这件事?

观众:有想过。

黄:如果用1到10分打分,你想戒酒的念头有多强?

观众:6到7吧。

黄:非常高,我以为一般只有2、3分,为什么?

观众:因为喝酒之后会断片。

黄:喝酒断片没什么了不起嘛,会很严重吗?

观众:会很出丑啊。

黄:哎呀,别人的想法,你管人家呢。

观众:但是在很多同事面前这么就很讨厌。

……

所有人都是在被攻击之后,增加反驳的欲望。

第二句话是——没有人喜欢不知情

有的人坐飞机,等了两个小时还不飞,就开始愤怒和抱怨。空乘人员就解释航空管制,结果乘客还是很愤怒。

后来乘务长过来,就说,跟您解释一下状况,我们是全部登记之后再排队起飞,如果大家下飞机,我们就从排队的清单上掉到最后一位。为了天气恢复之后,大家能够早日起飞,请大家还是耐心等待。

虽然,这个人可能还是会不满,但他知道了理由,可能就不会那么愤怒。

黄老师说,最傻气的解释是,“对不起,这是规定”。什么是规定?就是你不用知道是为什么,我也不打算告诉你为什么。

第三句话是——所有人都喜欢有退路

如果你随时可以反悔,这是让人最容易下决定的。

黄老师讲到了一个当年的约会达人的案例,他说虽然不赞同他的价值观,但是他的方式是教科书级的。

女孩和一个陌生人约会最大的担心就是中途是否可以退出。所以,很多女生会一开始就拒绝。但是这个男生,在每一个进展的环节,都给女生环节说你可以走。比如约在地铁上见面,你看不上随时可以走,剩下的节点餐厅、电影院,甚至他家的楼下,你随时想走就可以走。

让人家有退路,反而充满了高度的说服力。

2

人的情绪与沟通

大多数人们的偏好和选择,都不是由道理决定的,都是由感觉所决定的。

说动别人的时候,很多时候那个“动”,都是情绪。

愤怒。愤怒会强化人们固有的看法。因为人们生气的时候,就是打算作战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最不需要自我怀疑的。

惊讶。惊讶是与愤怒完全相反,是让一个人怀疑自己。人们观念动摇的时候,往往来自于自己被吓一跳的时候。

比如一个原始人,看到草丛摇动,他以为是兔子,上前一看是老虎,吓了一跳。下一次他再看到摇动的草丛,他会觉得可能会是老虎。如果他还上前看的话,这个原始人的基因留不到现在。

最经典的案例是美国NBA新秀培训。这种培训是讲很多道理,告诉他们不要沾染不良习惯等等,这个往往是无效的。那些年纪轻轻、身家百万的帅哥,根本管不住自己,他们在练习营会碰到很多花枝招展的漂亮姑娘,挑逗他们,他们喝酒、聊天、调情,就差上床了。

第二天,他们发现这些姑娘也都在训练营,然后她们挨个上前自我介绍,我自己21岁,艾滋病携带者。

这个震撼可想而知,所有的新秀们都会惊出一身冷汗。这一堂课,恐怕比所有的说教都好使。

悲伤,用来发现什么才是对你重要的。

人们每天日常生活,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上,但是往往在经历一场大病之后,或者悲伤的时候,才会发现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3

什么是问题?

第一,问题就是现实和期待的差距。

黄老师说:“你的问题,都是你的期待,所以你真正面对的不是问题,而是你自己”。

第二,你眼中的问题,就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黄老师说,你在努力劝人家戒烟戒酒,但是殊不知,这可能是他应对更大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把解放方案拿走了,他就被迫直面那个更大的问题了。

第三,问题是谁的?不要在乎和纠结问题的对错。因为如果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就不需要改变。

黄老师说:“谁痛苦,谁改变;谁需要,谁让步”

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描述的?

如果你碰到了某个问题,可以问一下:“这件事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黄老师说,通过一个人描述故事的方式,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想法、动机、世界观。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主动性、互动性、探索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