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房间,就是你的人生状态,高情商的人都有超级“清扫力”

 说爱情感 2020-05-20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我们的生活除了工作呆得最多的地方也就是房间,房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放松,让人卸下一身疲惫的地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房间环境,但是无一例外,越是优秀的人,房间越是整洁,而越是生活一塌糊涂的人,房间相应的也就越凌乱。

你的房间,就是你的人生状态,高情商的人都有超级“清扫力”。

整洁是对生活的热爱

01)、很少有人工作环境很整洁,但家里却乱糟糟的,一般来说家里乱糟糟的同样工作也是难得理得清头绪。

因为整理是对生活的分门别类,是对生活做出的断舍离。能不断对生活做总结思考的人,才能懂得整理的艺术。

那些能把房间整理的仅仅有条的人,不仅能把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同样也能把生活打理得精致从容。

因为他对生活有足够的热爱,才愿意付诸绝对的精力和耐心,把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打理成自己理想的样子。

02)、能把生活过成自己理想样子的人,不仅是对生活有追求的人更是有能力实现自己追求的人。

越是成功的人越注意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就像《教父》说的“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是看过了世界的复杂深奥,更懂得的珍惜一草一木之不易的赤子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纵使心中万千豪情壮志,终究需要俯首走好眼下路,所以古人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是这样着眼于细节警醒。

凌乱是内心障碍的堆砌

01)、对于自己房间的状态,其实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意识到自己房间需要整理,一种是意识不到自己房间需要整理。

意识不到自己房间需要整理的人,他很习惯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我们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也就是我们说的,他意识不到自己生活需要改进的地方。当一个人满足于现状时,对生活就没有了更高的追求,自然也不会有改进的动力。

而那些意识到自己房间需要整理,但房间依旧乱糟糟的人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完美主义,不知道自己该从何下手,干脆就从不下手。

完美主义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它常常也是造成我们推延症的一大原因。

02)、我们总想把事情一下子做到完美,任何差强人意都会导致自己的望而却步,所以就从没开始过。

其实不完美也胜过从未开始,事情总是可以边做边纠正,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只有在路上才有可能遇见更美的风景,否则永远都只能看到自己头顶的一方天地。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还有一类就是不知道怎么收拾自己房间的人,这类人动手实践过很多次,但是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是缺乏方式方法的原因。

前段时间很火的断舍离、艾森豪威尔法则,都是教人们怎么处理好生活中的事件,怎么提高自己的清扫力。

房间的每件事物倾注了我们对生活的不同归属,对房间的清扫更是对我们自己生活的清扫。

清扫力是对生活见微知著的觉察

风起于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房间为何能成为我们人生状态的折射,其实也是古人说的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在很多传奇故事中,都有很多的偶然因素,比如少林寺的扫地僧,常常是最能悟道的人,燕北的贩夫走卒之中多名士。

其实究其原因,偶然的事情也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幸运之神的眷顾,也离不开自身努力,才能完美接盘。

所以,英雄不问出处,司马懿之前就是种地的,诸葛亮也曾躬耕于南阳,自古高手出民间,不是民间的土地多么丰厚,而是他们在朴实无华的生活中窥破了人生的道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老子讲大道至简,最终都是回归了自然万物中去。

只是我们平时有没有留心这些身边事。事事留心皆学问,对生活的关注越多,思考得越多,那必然也就越能洞察其中的规律。

所以对房间的整理,只是我们处理生活庞大事务的一部分,但是这部分却是最能反映你自身状态最重要的一部分。

巴德勒博士说过:“独处时没有道德的人是无药可救的,也是不会受到教育的,他们是没有教养的人,无论他受过什么样的教育。”

所以,独处见修养。越是高情商的人愈能在独处时打理好自己,这是对自己的尊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