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疼痛治疗的反思

 新用户17182762 2020-05-20

Henri Nouwen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最悲惨的事情之一,就是对疼痛本身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缺乏减轻痛苦的有效方法。更让人担忧的是大众对于疼痛的认知和主流的研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这就导致了很多无效治疗。

疼痛就像发烧,是一种症状,它代表了各种含义:

生理上:疼痛是身体受伤的信号
心理上:疼痛被人体验为情感的痛苦
行为上:疼痛改变人的运动方式和做事方式
认知上:疼痛要求人思考其含义、原因和可能的疗法
精神上:疼痛可能让人想到死亡
文化上:疼痛可以用来考验人的气节或强迫人屈服

认识疼痛

“疼痛”一词源自古希腊语里的“poine”,意思是“处罚”(penalty)。接着又变成了拉丁语里的“poena“,意为“惩罚”。但从生物学上看,疼痛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它是一套奖惩信号系统。

01

急性疼痛

急性疼痛提醒我们注意身体组织的受伤。当你受伤时,受损部位的细胞释放化学物质,刺激疼痛神经。疼痛神经进而向脊髓发出信号,于是你感知到了疼痛,意识到自己受伤了。如果我们要做一些进一步损伤身体的事情,它就惩罚我们。当我们停下来时,它则奖励我们。急性疼痛的实际功能不是折磨我们,而是提醒我们有危险。

02

慢性疼痛

疼痛如果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就是慢性疼痛。慢性疼痛除了因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持续释放刺激性物质引起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疼痛系统本身受损,调控疼痛信号的大脑或脊髓发生了变化。受损的神经元不停地启动放电,发出错误的警报,就像坏了的火警报警器在没有着火的情况下持续报警一样。这并不是我们的身体出了问题,实际上的问题来自大脑。身体痊愈后很久,疼痛系统仍处于启动放电状态,这样急性疼痛变成了慢性疼痛。除了急性伤病的原因,一些抗癌药和放射性治疗也会损伤疼痛神经元,引发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是我们感受到的一种感觉,一种从下往上进入大脑的“输入“。但慢性疼痛更复杂,它是一种知觉(perception)而非未加工的感觉,更偏向于自上而下的过程。大脑会考虑多种因素对身体组织的危险程度,开启人体进化的自我保护机制,以求避免进一步的伤害,促进痊愈。这样人体的警报系统就一直卡在开的位置,导致了慢性疼痛无限期的持续,永远不会消失。这种慢性疼痛只有通过神经重塑才能彻底消失。

疼痛的治疗策略

01

急性疼痛治疗策略

在疼痛急性期会伴随肿胀、发红、发热,关节的活动幅度也会因疼痛而受限。疼痛和动作受限是因为是因为化学物质改变刺激神经末梢,而软组织张力增加则是因为水肿、关节渗液和肌肉的防御性收缩。急性疼痛一般会持续4到6天。

在疼痛急性期,主要有两个目标:控制炎症发展和避免过度的刺激。控制炎症可以选择性的休息、冰敷、压迫、支撑和药物治疗。被动的关节活动度、按摩和谨慎的肌肉定位收缩也可以促进局部的代谢循环,有利于炎症的消除。

一定要注意避免加重疼痛的姿势,主动活动动作在急性期通常是禁忌症。但疼痛部位的临近关节进行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在急性期完全的固定不动或休息并不利于疼痛的缓解,这会导致临近的组织出现纤维粘连、结缔组织强度减弱以及关节软骨退化。

02

慢性疼痛的治疗策略

1.生物力学矫正

我们的身体经过造物主的精心设计,结构十分精妙,正确的使用身体能发挥出它与生俱来的优雅和力量。慢性疼痛随着生活的进步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工业社会中工作生活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时尚行业的影响导致我们一直在错误的使用身体,如长时间不良的坐姿、站姿以及运动姿势。

不良的力学姿势会导致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过度拉伸,产生机械性疼痛 。按摩紧张的肌肉会暂时性的缓解疼痛,但并不能根治,因为很多人回去之后依然错误的使用身体。如果我们懂得去尊重自身天生的设计,我们的身体就可以实现自愈,能够良好的运转近100年。

2.手法治疗

对于比较严重的肌肉粘连和软组织伤害,通过工具或手法治疗效果更好。软组织长时间的粘连形成疤痕组织,粘连像强力胶水一样来限制软组织的移动和恢复。但长时间的粘连会压迫神经,有时候神经会被包裹到疤痕组织里,这就形成疼痛触发点。疤痕组织形成的越多,软组织变得越来越短,肌腱上张力增加会导致肌腱炎,神经也会受到卡压,产生刺痛和麻木。最后导致关节僵硬、无力以及疼痛的发生。对深层组织按摩和肌筋膜放松,再结合训练,也能很好的缓解疼痛。

3.运动治疗

很多慢性疼痛患者不敢运动,害怕再次受伤、加重疼痛。但对大部分疼痛患者来说,运动并不会加重疼痛。相反,不运动、不拉伸你的身材会走样、肌肉力量会衰退,你再次受伤的风险会增加。有研究证明,对于很多颈椎痛、腰痛、膝痛运动都能很好的缓解疼痛。如果你不确定什么形式的运动适合自己,可以咨询专业人士获得建议。

4.正念疗法

乔恩·卡巴金(jon kabat zinn)在其著作《身在,心在》中将正念定义为“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的、不加评判的觉察当下”。正念练习就是觉察此时此刻的体验,而不企图改变、留住或摆脱。有研究发现,培养这种活在当下的能力,疼痛及相关的焦虑就会减轻。有人用FMRI研究大脑后发现,这些变化与加工疼痛信息和调节情绪的脑区的神经重塑有关。

5.呼吸技术

我们常用“心痛的无法呼吸”来形容心理创伤和呼吸的关联。当身体紧张、压力和疼痛时会扰乱呼吸节奏,同样良好的呼吸调控也能减轻疼痛和压力。很多人因为长期的疼痛、焦虑和紧张变成了胸式呼吸,主要呼吸肌横膈膜无法发挥功能,这样会导致辅助呼吸肌群过度疲劳,产生疼痛。不良的呼吸模式会唤醒交感神经,导致身体处于战斗和逃跑模式,长期的累积不但会加重疼痛也会导致疲劳和消化功能受损。

6.营养与疼痛

良好的饮食的习惯对于改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我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但传统的营养观念中存在很多误区,有些食物和饮食行为可能会加重或减轻疼痛。饮食结构的失衡会加重身体的发炎,如过度Ω-6脂肪酸摄入、钾和镁摄入不足、植物营养素摄入不足等。引发代谢失衡,如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状态和自由基机制,加重炎症。

关于饮食的建议你可以遵循两个原则:新鲜和适度原则。新鲜指的是尽量挑选未经加工的新鲜食材。如果买不到新鲜食材那就退而求其次,选择收获、捕捞或屠宰后立即冷藏的食材。所谓适度是指吃饭要定时定量、合理搭配。吃的太多或太少都会引发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