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人失弓:一个小故事,看懂儒释道三家境界,难得!

 灵魂医学 2020-05-21

平言微语

古书上有个“楚人失弓”的故事,虽然很短,但却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境界

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

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

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

1、儒家说楚王失弓:人的境界

《孔子家语》中记载:

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

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

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认为楚王的心胸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

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我们可以看出来,楚王是一国之君,考虑问题是从国家的角度切入的,意思是只要是我楚国的人得到了弓,我就没啥损失。但孔子心怀天下,楚国人、齐国人在孔子眼里没什么分别。

《论语》中记载,一次孔子家的马厩着火了,孔子回家后就说了三个字“伤人乎?”,意思是只要没伤到人,其余的他都不在乎。

儒家学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人是孔子最为看重的,天道、斯文无不由人传载。

正因为儒家重视人,所以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修身的思想。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儒学的精华在于做人之道。

2道家说楚王失弓:道的境界

《吕氏春秋》中记载: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荆,就是楚国;老聃,就是老子。老子听到孔子的说法后,他提出更宽广的说法,那就是把人这个范畴也消除掉,应该说:“失弓,得弓”。

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与天地万物也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庄子》里说,“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意思是说,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丑陋的癞头和美丽的西施,宽大、奇变、诡诈、怪异等千奇百怪的各种事态来说明这一点,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相通而浑一的。

正是因为“道”,所以老子才认为说“失弓,得弓。”

道通万物,从道的角度看,根本没有失去和得到的说法。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一切得失、生灭的变化都在大道之中。

3佛家说楚王失弓:明心见性

佛家的说法取自《竹窗随笔》: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

仲尼曰:“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

楚王固沧海之胸襟,而仲尼实乾坤之度量也。虽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尽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于弓也。进之则王失弓,王犹故也,无失也;假令王复得弓,王犹故也,无得也。虽然,犹未也,尚不能忘情于我也。又进之,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楚失弓》)

莲池大师对楚王的“沧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许,但对他们的说法还觉得言犹未尽。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却还“不能忘情于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犹如故往,无所谓失或得。这还不够,因为还“不能忘情于我”。连求所谓“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这是佛家空的境界。

佛家讲缘起性空。

万事万物都没有本性,也可以说是空性。

弓是空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我”是空的,不是真实存在的。

既然“我”和“空”乃至世界都是空的,那有何来什么得失?

我们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出来儒释道三家的一些差别。但有一个问题应该注意,就是这仅仅是三家观察世界的切入点的不同而已,并不能说有境界上的高下之分。

我们之所以说儒家重视人,就是因为儒家从“人”入手观察世界、领悟天道,但最终又引一切大道回归到人的身上去论述、践行,这就是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