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的主体思想与非主体思想

 石榴花文艺 2020-05-21

诸葛亮的主体思想与非主体思想

文/王天成

内容提要:诸葛亮长于治国弱于用兵。在他严刑峻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治理下,将刘璋留下的烂摊子以及刘备死后四分五裂的西蜀治理得井井有条,使蜀汉“政清人和,风化肃然,黍稷油油,焿稻莫莫,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都人士女,袨服靓妆,贾贸墆鬻,异物崛诡”,成为三国时期最好的社会。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乃至过失和不足皆源于他的主体思想和非主体思想在支配着他的行动……

关键词:诸葛丰;答法正书;内法外儒;忠孝节义

一部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使神化了的诸葛亮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智慧的化身。真实的诸葛亮虽没有《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神奇,但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他长于治国弱于用兵,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在他闭关息民、殚精竭虑的治理下,将刘璋留下的烂摊子以及刘备死后四分五裂的西蜀治理得井井有条,使蜀汉社会政清人和,风化肃然,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是三国时期最好的社会。思想决定行动,无论诸葛亮多么的智慧,有多少丰功伟绩,乃至一些不足和过失,皆源于他头脑中的主体思想与非主体思想在支配着他的行动。

一、 诸葛亮的主体思想

1.诸葛家族家风的影响。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即今天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琅邪诸葛家族当时是个名门望族,渊源深远,家风刚正。其先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曾做过司隶校尉。司隶校尉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朝廷的重臣,大官,负有监督、追查不法官吏、卫戍京师的重任。汉元帝刘奭(shì),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为人柔懦。他做太子时曾向其父汉宣帝建议重用儒家,汉宣帝把他教训了一番,指出汉朝的治国之道是依法为主,内法外儒,并很忧虑地说“毁我家者太子也!”果真如此,汉元帝即位后,崇尚儒家,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汉元帝起,元、成、哀、平每况愈下,走向灭亡。诸葛丰处在昏庸的汉元帝时代,刚直不阿,为人正直,做司隶校尉,秉公执法,见“不奉法度”者,即严惩不贷。

“侍中”这个职位,在当时是个可以和皇上直接见面的大官。许章凭着外戚亲属的关系做了“侍中”,地位尊贵,奢侈淫逸不守法度。他门下宾客屡屡犯法,都与他相勾连,有关系。诸葛丰职责所在,对他们进行了考察了解,并准备上奏,弹劾许章。他坐车出门,正好遇见许章外出,就停下车举起符节(黄帝授予他管理京城的凭证),诏示许章,大喊“下车”打算拘捕他。许章见状,急忙赶着车子逃跑。诸葛丰紧追不舍。许章跑进宫里,向汉元帝乞求哀怜。诸葛丰追到宫里向汉元帝上奏许章不法。汉元帝糊涂,偏向他的亲戚,收了诸葛丰的符节。没有了符节,就不能随时抓贪官污吏。诸葛丰给汉元帝上书说“常常希望抛弃性命,不待时机就斩奸臣之首,悬在都市,把他罪恶写在简牍上,使四方人知道干坏事的处罚。”并痛斥“苟且迎合,只求勾结党羽胡作非为,只知顾念私家的利益,忘记国家的正事”的小人之举。由于得罪了权贵,诸葛丰被降了职,但他依然上书告发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的不法行为,直至罢官,免为庶人而不悔1】。

诸葛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诸葛丰刚直不阿,不为私人利益忘却国家大政、严格执法的人品和高尚气质,对诸葛家族后人影响很大。诸葛后人大都将诸葛丰引以为荣,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均、诸葛诞这些有名的诸葛后人,都秉承了先祖诸葛丰的这种品德和气质,为人正直正派,严格执法,不徇私情,有家族法家思想的传统。在这方面,尤以诸葛亮为佳。诸葛亮是蜀汉丞相;诸葛瑾是东吴重要谋士、大将军;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在曹魏做官,官拜征东大将军;诸葛均是蜀汉的长水校尉。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被世人誉为龙、虎、狗,把诸葛亮比做龙,诸葛瑾比做虎,诸葛诞比做狗。

2.吟咏古辞的意义。诸葛亮在刚正的法家家风影响下,胸有大志。《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吟》是汉代的一首古辞。辞曰:“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这首古辞,讲了春秋后期齐国宰相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2】。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晏婴为丞相辅佐齐景公时,齐景公有恢复齐桓公时期霸业的雄心,但好高骛远,想通过豢养一批勇士的办法来建立自己的武功。当时,齐景公豢养了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捷,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个人个个勇猛异常,力能搏虎,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他们恃宠自傲,为所欲为。春秋时期,诸侯国是由国君和周王任命的上卿贵族的二元统治,贵族势力很强大。这时齐国贵族田氏的势力越来越大,曾经联合国内几家大贵族,打败了掌握实权的栾氏和高氏。田氏家族势力的提高,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一族,晏婴很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危害国家,便劝齐景公除掉这三个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的勇士。齐景公担心搏之恐不得,制之恐不中,怕控制不住他们。晏婴决定等待时机,用智慧杀死这三个勇士。一天,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大臣叔孙诺执礼仪,齐国由晏婴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婴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他们。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婴说:“园中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于是,齐景公传令派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不一会儿,晏婴领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了六个桃子。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六个。说完,他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齐景公一人一个金桃。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齐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应该他吃。齐景公便说: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道: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齐景公明白晏婴的意图,于是就传令下去,论功吃桃。 三勇士各言其功,都自认为功大无比。公孙捷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陪大王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捷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yuán大鳖)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齐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五千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可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金桃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大概古代的人把脸面和义气看的特别重要,说罢,他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捷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已死,我还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除掉了这三个祸害,晏婴为齐景公物色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这就是春秋时威震诸侯的名将田穰苴(即司马穰苴),他曾带领齐军,打败了晋国、燕国的进攻,为齐国的江山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亮为什么好为《梁父吟》?经常吟咏这首古辞呢?因为他仰慕晏婴,佩服晏婴的聪明才智,非常喜爱晏婴的足智多谋,也希望自己成为晏婴一样的人。 

晏婴,是春秋后期一位很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先后辅佐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传说晏婴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晏婴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主张要进行改革治理好天下,必须从爱民开始。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3。齐国遇有灾荒,国家没有给老百姓发粮救灾,他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劝谏君主赈灾,深得百姓爱戴。他主张依法治国,对于儒家的那一套不以为然。孔子三十五岁那年,去了齐国,做了上卿高昭子的家臣,以后通过高昭子见到了齐景公。齐景公几次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他讲的还是周礼的那一套尊尊、亲亲、尊卑有序的礼治。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纵然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齐景公很高兴,想把尼溪的田地封赐给孔子。宴婴对孔子宣传的礼治很不感兴趣。他崇尚法治,是个具有浓厚法家思想的人,对齐景公进言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4】白话文的意思是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形成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借贷,不可以此治理国家。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很长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地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是引导小民的好办法。”齐景公听了晏婴的劝告,不再问孔子有关礼的事了,也不用上卿的规格接待孔子了,并向孔子明确地讲不用他。孔子离开了齐国。

诸葛亮经常吟诵《梁父吟》,非常明确地表明了:一是崇敬晏婴的聪明才智、丰功伟业和法家思想;二是胸怀大志,要像晏婴那样,建功立业,名垂千古。他躬耕陇亩、高卧草堂,都不过是自抬身价的手法,不是真正地在隐居。他是卧龙,是要像晏婴那样腾飞的。

乐毅

3.自比管仲乐毅的内涵。诸葛亮随叔父举家来到荆州。荆州有7大士族:庞、蔡、黄、蒯、马、习、杨。诸葛亮的大姐嫁蒯琪。蒯家在荆州地位举足轻重,蒯良、蒯越兄弟是刘表的心腹,为刘表平定荆州出谋划策,立下了头功,蒯祺被刘表任命为房陵郡太守。诸葛亮的二姐嫁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是庞统的堂兄。庞德公学识渊博,在荆州地区德高望重。庞山民也是荆州名士,很有才学,后在魏国官做到黄门吏部郎。庞家在荆州是响当当的名门大族。诸葛亮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黄家也是荆州响当当的名门大族。黄承彦是学富五车的名士。黄承彦的老婆和刘表的后妻是亲姐妹,从而,使诸葛亮和刘表搭上了关系5】。联姻使诸葛亮处在荆州上流社会之中。他拜名士司马徽为师,受名师教导,且有黄承彦、庞德公等人的熏陶感染,志向非凡。《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求学与众不同,不求精意,独观其大略。他曾言几个同学“卿诸入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诸人问他官至何位,笑而不答【6】。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很是自信,向世人表示自己有管仲、乐毅一样的才能、本领,自我标榜,自我宣传。管仲、乐毅是什么人?管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依法治国的人,是公认的法家鼻祖,法道儒的先驱,是梁启超、麦孟华推崇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依法治国的先驱典范。乐毅,不仅仅是率领燕国军队一鼓作气打败齐国军队,占领了72座城,使齐国只剩下即墨和莒两个城几乎亡国的将军。在此之前,他辅佐燕王,严格执法,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使燕国很快富了起来,也是个法家的先驱人物。诸葛亮敢和这两个历史上伟大的人物相比,说明他一定十分认真地研究过他们,熟读过他们的著作,认真地学习过他们依法治国的本领,一定将《管子》一书,读过多遍,烂熟于心,深刻地领会了其精神,继承着管仲、乐毅的法家思想,治国理政的本领。

4.让刘禅读法家的书。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将蜀地大儒谯周作为刘禅的老师。这个谯周作为儒家学者曾劝刘璋投降刘备,后来在邓艾攻蜀时,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多次劝说刘禅投降邓艾,后人骂他是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叛徒。刘备让这么个大儒谯周教儿子,自然传授的大都是儒家文化。刘备是一代枭雄,雄才大略,是明白应该如何治国理政的。他大概是看到谯周教给儿子的这些儒家浮说,对于治国理政没有多少用处,就在去世前写了遗诏,教训儿子刘禅应该读些什么书,增长哪方面的才能。在刘备的遗诏中写到:“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7】从这个遗诏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刘备告诉刘禅要读班固写的《汉书》、戴圣写的《礼记》、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姜子牙的《六韬》和讲法家治国之术的《商君书》,没有一本是孔孟的书。还说,丞相诸葛亮亲自为你抄写了《申》、《韩》、《管子》、《六韬》这些书,已经抄写好了,还没有给你,你自己去求取,好好地读。诸葛亮为了培养刘禅,煞费苦心,给他亲自抄书,抄的书没有一本是儒家的书、孔子的书、孟子的书。他抄写的书除了《六韬》是姜子牙的兵书外,全都是法家的书。申不害、韩非子、管仲都是著名的法家人物。诸葛亮亲自为刘禅抄写法家的书,可见他对法家的学说是多么的重视。毋容置疑,他崇尚法家,一定认真研读过这些法家的著作,深切地认识到治国必须读法家的书,用法家的思想,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富强。


法正

5.坚定不移地依法治蜀。刘备取得西川以后,以诸葛亮为首制定了蜀律。诸葛亮按照蜀律的规定,严刑峻法,依法治蜀。严刑峻法和对官员的严格要求,引起了豪强士族和一些守旧势力的不满和非议。法正,原为刘璋的手下。他被刘璋派去迎接刘备,对刘璋不满,劝刘备夺取西川。他随刘备作战,出谋划策,每有高见,很受刘备器重。刘备夺取西蜀后封他为蜀郡太守、杨武将军,是地方的最高长官,成了蜀地豪强士族的代表性人物。一些不满和非议诸葛亮严刑峻法的豪强士族常到他那里嘀咕。于是,他就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用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为例劝诸葛亮缓刑驰禁,多施恩惠,说:“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白话文的意思是:“从前汉高祖进入关中,约法三章,实行宽民政策,放宽了秦朝的许多禁令,刑法也减了许多,秦人都感念高祖的恩德。今天你们凭借武力刚刚占据了一州的地方,初次建国,还没有安抚地方、带来什么恩惠,就严政立法,从严而治,这是不应该的;以客、主的关系而论,应该多施行恩惠,放宽刑法和禁令,以慰大家的期望。

对于法正的意见,诸葛亮不以为然。他意志十分坚定,强力推行法治,毫不客气地于公元216年写了有名的《答法正书》,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累,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土,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8】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先生您是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啊!秦王朝昏庸无道,刑罚苛严,导致百姓怨恨,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的教训,采取了宽大的措施,取得了成功。你因此认为益州今日当缓刑弛禁,这是不对的。因为当今益州已历刘焉、刘璋两朝统治,他们只靠一些表面的文书、法令来维持天下,养成了相互吹捧的恶习,导致德政不施,威严不肃。因此,益州豪强胡作非为,君臣之道日渐废替。这样,用当官封爵的宽容办法来笼络他们,结果是:官位给高了,他们反而不觉得可贵;恩惠给多了,他们反而不知好歹。如今,我严明赏罚,法令一行,他们就会知道好歹;不滥封官加爵,官位升了,他们就会感到来之不易而珍贵它。这样,赏罚并用,相辅相成,上下就有了秩序。”

诸葛亮治理蜀汉,始终坚持严刑峻法、公正公平,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恩威并济,革新政治、纠正时弊,闭关息民,注重发展经济。在诸葛亮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治理下,蜀汉社会“政清人和,风化肃然”,“黍稷油油,焿稻莫莫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都人士女,袨服靓妆,贾贸墆鬻,舛错纵横。异物崛诡,奇于八” 【9】,一派人民安居乐业、商业兴旺、物产丰富、经济快速发展的祥和景象。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诸葛亮继承了诸葛家族良好的家风和家族法家思想,是先秦法家思想的忠实继承者,是一脉相承的法家人物,其主体思想是法家思想。

二、诸葛亮的非主体思想

任何思想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诸葛亮的非主体思想离不开时代对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汉武帝之前,是个多元化的思想时代。那时,禁锢较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们的思想很活跃,产生了法﹑道﹑儒、阴阳﹑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九流十家(除去小说是九流,加上小说就是十家)。春秋末期的孔子吸取管仲的德育思想,发展创立了儒学,开始是竭尽全力地宣传恢复周礼,没人理会他那一套,后来把重点放在了讲“仁”上。儒家要求人们按照“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九个方面规定的标准去做,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安分守己,对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权贵的既得利益、社会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先秦时期是个你争我夺的乱世;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是个短命王朝;汉初有诸吕之害、七国之乱。这一时期,统治阶级政权还不巩固,权贵阶层还不成气候,儒家讲的这一套,从统治阶级到士人,没有人看好,也没人重视。秦国依法治国。汉初,以黄老之学治国,出现了文景之治,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汉武帝时代,赶走了匈奴,大汉的政权稳固了,权贵阶层形成了。统治阶级要稳固社会,巩固、维持自己的政权和权贵阶层的既得利益,让人民服服切切地接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社会秩序,安分守己,各安天命,不要反抗,汉武帝听从了董仲儒的意见独尊儒术。儒,是儒家;术,是法术。汉武帝雄才大略,很聪明,两手抓,一手抓儒学,从思想上愚化人民,统治人民;一手抓法术,治理国家,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汉代是个外儒内法的时代。

在汉代这种外儒内法的时代特征影响下,诸葛亮不仅认真研读过法家的治国之道,继承了法家的精髓,也读了儒家学说的一些经典著作。儒家学说对他影响最深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宗法思想,二是忠君思想。这两点是诸葛亮的非主体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干扰、影响着他依法治蜀的一些方针和政策。

东汉末年,董卓以来,豪杰并起,是个乱世。后,曹操统一北方,孙权据有江东,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投奔孙权,保了东吴,成了重要的谋士。而诸葛亮却躬耕于南阳,整天吟咏着《梁父吟》这首古辞,抒发着自己迫切建功立业的大志,标榜着自己有管仲、乐毅之才,却为什么不出山?这是他在观察社会,选择主子呀!他选择主子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儒家的宗法思想。曹操雄才大略,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人才,多少谋士勇将都投奔了曹操,他为什么不去?在他看来“今操已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奸雄。孙权呢?“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是个自立为王的割据政权,也不是正宗货。他要找什么样的主子?要干什么?在隆中对中讲得很明白,说刘备“将军既帝室之胄,”“百姓孰敢不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他要兴汉、保汉。这种尊汉、兴汉、保汉的宗法思想在当时的知识阶层、一些士人中是很有市场的。如,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都有保汉、兴汉的思想。这一点,在诸葛亮身上尤为明显。他除了在《隆中对》中向刘备表明了兴汉、保汉的决心和意志外,后来,在三国已经鼎立,五出岐山北伐曹魏给刘禅写的《出师表》中,也念念不忘“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还常常说“普天之下,莫非汉民”,把所有的三国的民众都说成是汉民。在宗法思想的支配下,诸葛亮要找的主子是刘姓皇室的正宗后裔,要辅佐正宗的刘姓恢复汉室。刘备,当时寄居人下,将不过几员,兵不过几千,将微兵寡。但,刘备是中山静王之后,正宗的刘姓皇族后裔,符合诸葛亮的宗法思想,所以,刘备一请,诸葛亮就欣然去了,做了军师。

刘备与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恪守宗法思想。在这种宗法思想的影响下,他也做了一些错事,典型的就是鼓捣刘备杀了刘封。刘封本来是罗侯寇氏的儿子,是长沙刘氏宗族的外甥。刘备到荆州之后,因为还没有生儿子,于是就过继他为养子。

刘封所犯的错误,《三国志》说:“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主要是这两个方面。一个是没有救援关羽: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在“围樊城、襄阳”时曾经多次叫刘封、孟达带兵去帮他打襄阳、樊城。刘封、孟达没有去,主要是孟达的主意。刘封开始还有出兵之意,孟达对刘封说,汉中王立太子时曾考虑过你,关羽说你是养子,不同意立你为太子,所以才没立你,为啥要出兵帮他。他们公开说的理由是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一带)才平服不久,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不敢轻易带兵离开,没有接受关羽的命令,也没有影响关羽的战斗,关羽节节胜利。关羽失败来得突然,是中了吕蒙之计。刘封、孟达不出兵是在关羽败走之前。当然,从战局考虑,不出兵也是不对的。另一个罪过是“侵陵达”,就是说欺侮了孟达。刘封是刘备派去帮助和监视孟达的。《三国志》上说:“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军会上庸”。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又是刘备的养子,高孟达一头,两人“忿争不和”的原因是刘封抢夺了孟达演奏的鼓吹乐队。在这场“忿争”中,刘封占了上风。孟达投降魏国的原因既有和刘封不和,生气刘封夺了他演奏的鼓乐,更重要的是“惧罪”。孟达和法正都是扶风郡眉县人,因关中生乱、饥荒,一起投奔刘璋,后投刘备。刘备非常重用法正,不大重用孟达,也不大信任他,他早有怨气。他和关羽也有一些个人恩怨,又劝刘封不听从关羽的命令,没有出兵帮助关羽。孟达怕刘备追究起这件事,招致杀身之祸,就投降了魏国。

后来,孟达写信劝刘封投降曹魏,刘封没有听从,一直忠于刘备。以事而论,以情而理,刘封罪不该死呀!《三国志》记载说:“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10】鬼附在诸葛亮身上的儒家宗法思想作怪,从维护封建正统皇权思想出发,给刘备出馊主意,怕刘封“刚猛”,刘备死后刘禅继位,难以控制和驾驭刘封,对刘禅不利,就鼓捣刘备,借这个机会杀了刘封。刘备让刘封自尽。刘封上吊而死,刘备痛哭了几天。刘备取西川时,刘封年仅二十余岁,已武力过人,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刘封是一个刚猛、有武艺、屡建军功的大将,就这样被诸葛亮身上的儒家正统的宗法思想残害了,使西蜀损失了一员猛将。

诸葛亮的忠君思想,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有突出的描写。《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有一个情节把诸葛亮的忠君思想描写得淋漓尽致。第五十三回,说关云长攻打长沙,长沙太守韩玄怀疑大将黄忠阵前不出力,和关羽有暗通,要杀黄忠,被魏延救下。魏延救下黄忠,杀了韩玄,献城投降关羽。刘备和诸葛亮来后,关羽引魏延来见,诸葛亮二话不说,就喝令刀斧手将魏延推出去斩了。刘备惊问诸葛亮说:“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孔明指着魏延说:“吾今饶汝姓名。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未必有这样的事情,作者这样描写,是在着力刻画宣扬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但是,诸葛亮从“忠臣不事二主”的忠君思想出发,对魏延有提防,不重视,是不争的事实。

魏延

魏延最早是蔡瑁手下的小将,见蔡瑁等人要投降曹操,就离开了蔡瑁,投奔了韩玄。韩玄不重用他,在关羽攻打长沙时杀了韩玄又投了刘备。刘备识人善任,重视魏延。刘备攻下汉中之后,众人都以为要让张飞守汉中,张飞也自以为非他莫属。出乎大家所料,刘备任命小将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今天委任您重要的任务,您在汉中准备怎么办呀?)”魏延慨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据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假若曹操带倾国人马而来,请让我为大王抗击阻挡他们;若偏将带十万人马来到,请让我为大王消灭他们。)”【11】何等的豪言壮语!果不然,曹操带领大军来夺汉中,一见魏延就十分惜才地在马上招降。魏延破口大骂,厮杀起来,假装战败而逃,曹操紧追不舍,魏延反身一箭将曹操射下马,折了门牙,大破曹军。这时的魏延,在蜀汉集团中,地位已在五虎将赵云、马超之上。马超以副职曾和魏延一起守过汉中。就是这样一个十分骁勇的大将,诸葛亮从正统的忠君思想出发,认为魏延弃蔡瑁投韩玄,杀韩玄投刘备,骨子里有反叛意识,刘备一死他就将魏延调回。从此,魏延将兵不过万,出的奇计出子午谷取长安和诸葛亮会师潼关而不用,请求守街亭而不许用其亲信马谡,让魏延街亭后驻扎,守去汉中的路口。街亭失守,魏延战败曹魏名将张郃,反去夺取街亭。他见大势已去,就想到了阳平关不守汉中难保,就主动回守阳平关,保住了汉中。魏延在历次战斗中十分勇敢,引司马、败张郃、斩王双,功盖三军。就是这样的一员难得的战将,诸葛亮死也不依不饶,从忠君思想出发,怕他死后无人能降服魏延,死前安排后事把魏延排除在外,致使魏延被杨仪所害,冤死于马岱的刀下。

诸葛亮的忠君思想做的另一件错事就是杀彭羕。彭羕,广汉人,身高8尺,和诸葛亮一样高,1.86米的大个子,容貌十分魁伟,性格高傲,在州中做过书佐类小官和苦役。刘备入蜀,彭羕前往会见庞统。庞统与彭羕并无旧交,又正赶上当时有客在座,彭羕径直到庞统的床上躺下,对庞统说:“等客人走后,我们再好好聊聊。”庞统会客完毕,回头坐到彭羕跟前,彭羕又要庞统先跟他一起吃好东西后再谈话,于是他就留宿在庞统那儿。次日,两人谈了一天,很是投机,庞统很是佩服其高论。法正以前就很了解彭羕。在法正和庞统的推荐下,彭羕见了刘备。相谈之后,刘备也认为彭羕是个奇才。刘备多次让彭羕传达军令行动,指导教授诸位将领,他的工作很合刘备心意,对他的赏识和待遇日益加厚,是诸葛亮的主要竞争对手。成都平定后,刘备兼任益州牧,提拔彭羕为治中从事。治中从事,是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管各方面的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

彭恙

彭羕当了大官,形色嚣然,沾沾自喜,比较张狂。诸葛亮是个受儒家思想熏陶中规中矩的人,看不惯彭羕的放荡,外表上对彭羕热情接待,但内心对他不以为然,多次向刘备秘密进言,说彭羕这人心大志高,难保他以后会做出什么来。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对彭羕渐渐疏远,后调任他为江阳太守。彭羕听说调他远出任职,又是个地方不大的太守,心里很不高兴,便去会见马超。马超向彭羕说:

“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居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您的才干超群拔萃,主公对您器重看待,说您可与诸葛亮、法孝直等人并驾齐驱,怎会让您外任小郡,使人失望呢?)”彭羕说:“老革荒悖,可复到邪!(这个老兵痞子,荒唐无理,还有什么可说!)”又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您为外官,我为内应,天下不会平定不了。)”马超听到彭羕说出这种话,大吃一惊。彭羕走后,马超便将彭羕的话写报告上报了。于是,彭羕被逮捕囚禁。

彭羕在狱中写信给诸葛亮,翻译成白话文说:“我过去与各路诸侯打过交道,认为曹操残暴狂虐,孙权不行正义,刘璋昏庸懦弱,惟有主公有霸王的姿质,可与他开创大业治理天下,故此才翻然改志做出飞升之变。正赶上主公前来西土,我因受到法孝直的夸奖和推荐,庞统也在中间参谋,于是才能在葭萌(关)与主公相见,挥手交谈,评论治理国家的急务,讲述霸王功业的道理,筹划进取益州的策略。您亦对此事原先有过深虑和明确计划,赞同我的意见,于是进兵举事。我在州里往日不过平庸之辈,经常担忧获罪受冤,幸好赶上风云变幻、兵戈交侵的年月,找到了自己希望和爱戴的君主,志向得以抒发,名声由此显赫,从普通百姓之中被提升为国家大臣,窃居茂才之位。主公将爱子之情分施于我,这种厚恩谁能超越。彭羕我一时狂妄,自己找死,将成为不忠不义之鬼!祖先们有言,左手握有天下蓝图,右手拿刀自刎咽喉,傻子也不会这么作,况且我还能够分得清豆子和麦子呢。之所以有些怨言忿意,是自己不自量力,轻率地认为自己有首义的功绩,反被送往江阳,如此言语,是不理解主公的用意,心里有所激动,贪饮了几杯酒,故脱口失言‘老’字。这是我的愚昧浅薄所招致,主公实际也非‘老’。况且开创帝业,岂有老少之分,周文王年至九十,也无衰老之志,我有负慈父般的主公,真是罪有百死。至于‘内外’之说,是想使马超建功业于北州,全力效忠主公,共同讨伐曹操罢了,岂敢有非分想法?孟起说的是真话,但他没有分别其中真实含义,太让人痛心了。从前我常和庞统共同发誓相约,希望追随您的足迹,尽心致力于主公的事业,追求古贤名声,为了青史留名。庞统不幸而死,我却身败取祸。自我失足毁灭,还能怨谁呢?您是当代伊尹、吕望,应当好好与主公共计大事,帮助他完成大业。天地明察,神祗有灵,还有什么可说啊!只是衷心希望您能理解我的真心本意。愿您努力奋斗,保重,保重!”【12】

彭羕这封信,对自己进行了百般辩护,渴望着随刘备、诸葛亮建功立业,但是诸葛亮还是不饶他,杀了彭羕。诸葛亮这样做,固然有妒忌彭羕有奇才,怕威胁自己地位之嫌,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不能容忍彭羕大逆不道的“内外”之说和对刘备不敬的话,不允许他对刘姓蜀汉政权的丝毫不忠。彭羕只是说了些牢骚话,把话说过头了,诸葛亮以儒家的愚忠和对彭羕的不满,就杀了他。彭羕死时才37岁,正是风华正茂,人生的黄金时代,为国家出力之时,诸葛亮表现了自己的无限忠君,却使西蜀又损失了一个旷世奇才。

廖立

还有一件事是废廖立。廖立,字公渊,武陵郡临沅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廖立为州从事,当时他不到三十岁,就被提升为长沙太守。刘备入蜀,诸葛亮镇守荆州地方,孙权派遣使者与诸葛亮进行友好交往,顺便问到蜀国士人中都有谁与他一起治政。诸葛亮回答说:“庞统、廖立,都是楚地优秀人才,他们能同我一起共兴治国大业。”廖立是刘备、诸葛亮都认为不错的优秀人才。孙权派吕蒙暗地袭取荆州后,廖立脱身逃出,径自逃归刘备身边。刘备为汉中王,征召廖立为侍中,是刘备重用的人。

后主刘禅继帝位后,廖立被调任长水校尉。廖立自认为才能名气仅次于诸葛亮,职位却在李严等人之下,心中常怏怏不乐。后来丞相掾李邵、蒋琬到他治所来,廖立为他们献计,译成白话文是说:“军队应当远征,你们几位又擅长谋划军事。过去先主不取汉中,而前去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还是被吴人夺去,白白地劳累军士,无功而归。后失掉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几乎丢失整个州。后来虽然取得汉中,又使关羽死后连骨头都收不回来,上庸又遭惨败,白白丢失一方土地。这是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主观臆断任性而所致,故此前后几次丧师失众。如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任职治中毫无章法;向朗过去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善于和稀泥。中郎郭演长,是盲目随别人打转转的人,不可与他共谋大事,却让他当上了侍中。如今处在衰微之世,要任用这三个人,确实不当。王连乃流俗之人,一旦成了聚敛钱财的贪官,就会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

李邵、蒋琬把这些话全都告诉了诸葛亮。这时候,诸葛亮已经开府办公,西蜀的大小事都是诸葛亮说了算。廖立说的这些人的使用,都是诸葛亮任用的。诸葛亮从忠君、维护自己尊严的思想出发,怎么能容许你指责先帝刘备,批评自己用人不当?于是,就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说:“长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贬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之人,又说万军统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诽谤先帝,诋毁群臣。当有人说到国家军队简练、建制分明时,廖立傲慢地仰着脸望着屋顶,勃然变色叱责那人说:‘有什么可称道的!’诸如此类情况不可胜举。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中层社会以下谁能分辨他的真伪?”这个奏章上奏刘禅,只是个形式,照准。于是将廖立废为平民,流放到荒凉的汶山郡,老死于此。廖立是个有优秀才能的人,是刘备和诸葛亮都承认的。他主要是对自己怀才不遇,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满,乱发了些议论,就被诸葛亮的愚忠所害,又湮灭了一个大才。【13】

附着在诸葛亮身上的儒家学说的影响,局限了他的思想,使诸葛亮处事看人往往从儒家的“仁义忠孝”等非主体思想出发。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魏延、刘封、彭羕、廖立都是难得的人才。彭羕、廖立只是发发牢骚,没有犯罪的实际行动,言不当诛,不当废;刘封有错,错不该死;魏延择主而事,何罪之有?被诸葛亮身上的“仁义道德”“忠孝节义”等儒家思想把这些人杀的杀,废的废,不能说不是西蜀的重大损失。还有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在权力斗争中也被诸葛亮打压了下去,失去了一个肱股之臣。

一种观点,说诸葛亮有二心,替刘备打江山实际是给自己打天下,他是后来西蜀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刘禅是个傀儡。甚至有人撰文说刘备死时是想杀诸葛亮的,托孤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试探诸葛亮的忠心,如果诸葛亮应答失措就有被杀头的危险。诸葛亮窥破了刘备的用意,以聪明才智痛哭流涕假表忠心,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化解了刘备的杀心。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无端臆想。诸葛亮的忠君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在忠君思想的指导下,他进入刘备集团后一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至死不渝。刘备托孤诸葛亮说的话有发自内心的诚恳,也许有出自帝王用心的试探,但诸葛亮的表态,却是一片忠诚。

刘备死时,刘禅17岁,当了西蜀皇上。诸葛亮开府办公,蜀汉的大小事情都要先报丞相府,由诸葛亮来决断,诸葛亮是蜀汉实际的最高统治者这一点不假。可是,要知道刘备死后蜀汉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刘备征伐东吴失败后,东吴占领了蜀汉不少地方;孟达据上庸之地投降了曹魏;大将黄权被东吴阻隔,回不了西蜀也不得已投降了曹魏;刘备伐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起了以马秦、高胜为首的人民起义;成都跟前临邛(qióng)的汉嘉太守黄元也反了;南中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四郡也相继造反等等。西蜀原来控制的20多个郡,除了汉中和云南偏远的两郡、荒凉的山区阴平郡、大规模叛乱的南中四郡,这时,蜀汉政权实际能控制的只有成都平原上的三个郡:蜀郡、广汉郡、犍为郡和山城重庆巴郡,已经是四分五裂的残局,而且北有强曹,东有孙吴,都在虎视眈眈。这样的形势,凭智力平平没有丝毫从政经验的刘禅是收拾不了的。这个担子自然地落在了诸葛亮身上。从诸葛亮认真收拾刘备死后的烂摊子,用心治理蜀汉以及《出师表》中进尽忠言的事实来看,像诸葛亮这样具有严重的忠君思想的人,是不可能也不会有不臣的二心的。他作为蜀汉独掌大权的权相,一直是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地认真治理蜀汉,全心全意地辅佐刘禅,为刘氏小王朝服务的。乾隆皇帝十分赞赏诸葛亮的“公”和对君王的“忠”。他说:“诸葛孔明为三代(指夏商周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三国是个动乱的时代。乱世用重典。综观诸葛亮的一生,处在三国动乱时期,虽受儒家思想影响,有“宗法”“愚忠”等非主体的一面,但其主体是法家思想。依法治蜀、依法治军是他的主流,取得了许多卓越的历史功绩。而且,他个人品德高尚,自奉至俭,清正廉洁,从不贪财敛财,也不在公事之外为自己理财,一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后人的极大尊重。伟人毛泽东说“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我是推崇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件:

【1】《汉书,诸葛丰传》

【2】《晏子春秋,内谏下第二十四》

【3】《晏子春秋》

【4】《孔子世家》

【5】《襄阳耆旧记》

【6】《三国志诸葛亮传注(3)》

【7】《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诸葛亮集》

【8】《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汉纪五十九》

【9】左思《三都赋之蜀都赋》

【10】《三国志卷四十,刘封篇》

【11】《三国志卷四十,魏延篇》

【12】《三国志卷四十,彭恙篇》

【13】《三国志卷四十,廖立篇》



(作者简介:王天成,陕西临潼人,出版著作:《职称的由来及沿革 》、《依法治国的八大名相》及长篇小说《转折》、《路》、《股惑》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