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幸福的活葬礼 文/刘小龙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花香扑鼻。都说春雨贵如油,可今年老天始终不下一场通透的春雨,田间的麦苗都快要被旱干了。小区大门口的花园旁边,依然围着那些悠闲晒太阳的大妈们。她们坐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东家长,西家短,王家媳妇孝顺,李家婆婆贤惠……都是她们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偌大的一个圆形花园,里面盛开着各种颜色的花 ,有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还有紫色的樱花,牡丹花,海棠花等等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对对翩翩起舞色彩斑斓的蝴蝶飞在花丛中,一会儿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一起飞到那个花上,一会儿又双双飞到人跟前,一点儿也不嫌生。成群的蜜蜂飞在花丛中,辛勤的采着蜂蜜。花园里还有几棵垂柳,柔软的枝条随风摆动,枝条上规矩的露出了一排排的翠绿的新叶,给这色彩缤纷的花园增加了几份绿色,红花配绿叶,各显各的美。 在翠绿的柳树稍,两只喜鹊在叽叽喳喳的唱着歌,好像它们也看到了这春天美丽的景色,按耐不住心中喜悦的心情,在相互争着给树下的大妈们夸赞一样! 多么美丽的春色啊! 就在人们忘情的欣赏这春天美景的时候,突然从小区里的巷子里传来一阵阵悲伤凄惨的哀曲,接着就是嘹亮的唢呐声和乐队声,中间加杂着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这声音突如其来,和这明媚的春光美景极不相称,大煞风景!树下叽叽喳喳聊的正欢的各位大妈们不约而同的静下来,树稍的两只喜鹊也因为那突然传来的唢呐声和哭泣声而惊的翅膀扑棱棱的飞向远方。 在花园旁边坐着的一群老太太中,不知道谁快嘴快舌的说:“唉,人啊,这就是假的 ,这阵子活的好好的,下一秒不知道还能不能活,你看看这谁又不在了唉!真可惜!” 人称“百事通”的李大妈发话了:“得得得,饭可以乱吃,话可不敢乱说,谁不在了?你说谁不在了?明明是那老贾给自己举办的一场活葬礼,人家还活的好好的呢!” 大家一听都愣住了,还有人给自己办活葬礼?这老贾是不是神经了? 说起老贾,其实日子过的也蛮滋润的。七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只身一人从山东老家来到了西安,被分到了一家机械厂工作。小伙人长的精神,英俊潇洒,一米八几的个头,国字脸,白白净净,干活踏实能干,技术过硬,很快迎得了当时的厂花周翠英的芳心。经人说合,两人喜结连理,不几年便有了一儿一女。儿子叫贾孝顺,女儿叫贾明白,两个娃都很争气,儿子贾孝顺出国留学,因品学兼优,被留在美国的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就职。女儿贾明白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上海的一家大型的医院就职。两个孩子都算事业有成,也算是老贾经常在人前炫耀的资本! 可惜 老伴周翠英前几年因病去世了,就只剩下贾幸福一个人生活。老贾自己退休金每月四五千元,国外的儿子每月打三千元生活费,国内的女儿每月两千元生活费。儿子,女儿都很乖,都很有孝心,每月的生活费从不间断。每逢到节日,或者老贾的生日他们回不来,还另外给钱,让老贾自己去下馆子吃点好的。老贾也很体谅孩子们,他自己也不缺钱,几次让他们兄妹俩别再打钱了,但是孩子们的一片孝心总是割舍不下,再说不听!后来老贾也就懒得说了,打就打吧,他每月也花不上,还是给孩子们存着呢。 老贾一个人过活,白天到也好说,逛逛街,上上公园,去超市买点日用品及吃的,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再没事了,无聊了就在院子里看那几个臭棋篓子下棋。他最近还经常去听听健康讲座,时不时的买些保健品回来。买这些保健品,他从来就没吃过,老贾觉得自己身体如此硬朗,哪还用得着这些玩意儿?之所以去听课,是因为无聊,在家没人说话,难得那些搞医药销售的小伙子们那么热情,一句一个大爷,常常还陪他聊天解闷。时间长了,也就熟悉了,他就跟着他们去听听健康讲座。听的多了不买点就有些对不起约他的孩子们,那些小伙儿毕竟也都不容易,自己就买些回来。然后再去听课。 可是到了晚上,老贾就难熬啊!老伴儿才去世那会儿,老想老伴儿。想着想着就半夜偷偷留泪,就爬起来抱着老伴的遗像哭泣着,述说着。 后来又想在国外的儿子以及孙子了。由于时间差,老贾还是半夜三更爬起来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打越洋电话。起初,儿子还很有耐心的接听着,和他唠唠嗑,有时候还能视频看到他那可爱的小孙子。孙子再隔着屏幕叫他一声:“爷爷”,老贾那混身舒坦的就跟吃了蜂蜜了一样,一下子就甜到心底里了。这样老贾能高兴一个礼拜,逢人就夸孙子多么可爱,儿子多么孝顺。可后来时间长了,打的次数多了,虽然儿子没说啥,但是他从儿子的语气中能听到那种不耐烦。想看孙子也不那么容易了,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后来渐渐的老贾就不再打扰儿子了。他知道儿子忙啊! 可还是无聊难耐,就给女儿打电话,可谁知女儿更忙,有时候上白班,有时候上夜班,还是不方便,有时候和他正聊着都瞌睡了,老贾心疼女儿,就更不再打扰女儿了。 老贾想了一个麻痹自己精神的一个好办法,白天吃了饭,就恨劲的转 ,把自己搞的很累,晚上就很快入睡,也就不再有精力想儿女们,和孙子了。 老贾也曾想过给自己再找个伴儿,起食饮居也有个人照应,回到家里也有个说话的。他试探性的和儿子贾孝顺和女儿贾明白旁敲侧击的说了一下,无奈两个人意见出奇的一致,都不同意。所以他就再也没起过这样的念头。 儿女们给他的生活费依然是每月不落,按时按数月月打来! 有一天,老贾有一个农村的同事,家里的老人去世了,他去参加葬礼,正好看到那农村人办的丧事,那个场面啊很热闹,唢呐声,儿女们的哭声,喇叭唱戏声,还有那高亢纯厚的司仪先生的呐喊声混在一起,直冲云霄。那叫一个气派,老贾看了羡慕不已! 看到这场景,老贾就想起了给老伴儿草草过的那个葬礼,那和眼前这葬礼就没法比,简直就是把老伴儿哄了!就那,儿子和女儿才在家里匆匆忙忙的呆了三天,把老伴儿刚安葬好,孩子们就都回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了。他不怪孩子们,他们都很忙。后来的许多事情还是他替孩子们处理的。 老贾就在想,如果自己将来去世了,孩子们又那么忙,那到时候谁帮他们处理善后之事?他想了想,就想出来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给自己举办一场活葬礼!这次要办的轰轰烈烈,隆重一些,最好让全小区的大爷大妈都来,当然年轻人有空来也更欢迎呢。再把老伴儿的遗像也带上,就等于给老伴儿也弥补一个葬礼,又给孩子们节省不少时间。居委会做证,全程摄像,就是不打扰远在他乡的孩子们! 说干就干,老贾就找到了一家红白喜事理事会,给经理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经理听了一后差点没吓的掉桌子底下去,等回过神来又问一遍:“大爷,你说是说办活葬礼?”老贾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是活葬礼,而且是给我自己办的葬礼!首先要隆重,唢呐,灵棚,假灵堂,哭丧的,宴席一样都不能少。哭丧的按照他的家庭情况,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和外孙子一个都不能少!再一个各种纸花,花圈,也不能少。至于吃席的他给院子里的老相好的们招呼过了,让他们叫上朋友们来捧个场,吃几天,大家都很乐意!(白吃谁不乐意啊?)经理详细的算了一下,说:“这样的一场葬礼,连续三天,各样带齐最少得八九万元。”老贾说:“钱不是问题,只要你事情办得好!我另外给你两千元红包。”经理说:“这事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但是你得先交一半定金,这事才算定了!另外一半,我进门你再给!” 老贾这人也很爽快,当面掏出了银行卡,刷了五万,定下了日子,签了个合同然后就美滋滋的回家了。 转眼就到了约定举办葬礼的日子了,一大早理事会的经理就打电话说开车拉的各种东西和所需要的人都到小区门口了,让老贾到门口去带进来。 老贾又装上银行卡,急急忙忙的去门口把那些人接到楼下,付了钱,然后那些人就各自忙活起来了,搭棚的搭棚,摆桌子的摆桌子,支锅的,拉音响的忙的不可开交。 理事会经理铆足了劲的指挥着,他让老贾先回家,等会一切收拾好了就打电话让老贾抱着老伴儿的遗像进灵堂就坐。 快十点半了,经理打电话让老贾下去,老贾首先把那擦了又擦的老伴儿的遗像抱着,来到了院子里。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待客的大棚,下面整整齐齐的摆了几十张桌子。后面是一个大灵堂,灵堂前面有个大大的横幅,写着“沉痛悼念贾幸福老先生千古!”下面落款是:儿子:贾孝顺,女儿贾明白。桌子上的各种献果一样都不少,桌子两旁放着两个金童玉女。香炉里燃烧着刚点的香,两支白色的大蜡烛也是刚刚点着,火苗子忽闪忽闪的。桌子的前面有个大大的“奠”字格外刺眼。这一切勾起了老贾悲伤的心情,再看看怀里抱着的老伴的遗像,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不止。 经理看到这架势,急忙上前劝阻,他让老贾赶快进入灵堂就坐,葬礼就要开始了。 老贾刚刚坐稳,经理大手一挥,顿时乐声四起,在他前面立马跪倒了四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他们都披麻戴孝,痛哭流涕,扯着无比嘹亮的嗓门,比那音乐声都大,两男两女大人跪在前面,两个小孩紧紧的跪大人身后,都哭得梨花带雨,好不悲伤!听得老贾心都碎了! 不亏是专业哭丧的,跪在地上,撕心裂肺,拍地磕头,要多恓惶有多恓惶。 这不,哭丧声,唢呐声 ,传到了在大花园那里唠嗑的大妈们的耳朵里了,才引起刚才的那场争论。 小区里的这些大妈们,平时也和老贾一样无聊没事干,现在有了葬礼,听说还能免费吃席,她们就奔走相告,呼朋唤友的都拥向老贾的灵棚。老贾的灵堂前越来越热闹,人也越来越多。居委会的人也来了,摄像师早已拉开了架势,认真的拍摄着每一个细节。 老贾抱着老伴的遗像,坐在灵堂里专门给他准备的椅子上,接受着陌生的儿子,女儿,和孙子们的祭拜和磕头大礼。老贾心里给老伴说:“老婆子,你当年走的太仓促,没有好好送你,今天我特意给咱俩举办了这场隆重的葬礼,老婆子,你看到了吗?这下你该心满意足了吧?” 贾孝顺有个发小,也是贾孝顺的中小学同学,名叫胡撞奇。贾孝顺和胡撞奇关系一直很铁,从小学一直到初中毕业,吃饭甚至睡觉都经常在一起,不是你在他家,就是他在你家。后来贾孝顺考上了重点高中,胡撞奇没考上高中,上了中技,然后就进厂上班了。后来贾孝顺出国,留在国外就业,但是他们还一直有联系,偶尔还能相互打个越洋电话调侃几句! 这天,胡撞奇刚进小区门,就听见了唢呐声和哭丧声,他不知道院子里谁又去世了,就随着声音走进来,远远的就看到贾孝顺楼下搭了灵棚,再走近几步,看清灵棚上拉的横幅上的字,心里就不由自主想到莫非贾大叔他…… 不不不,这不可能,要是贾大叔不在了,贾孝顺他不会不告诉我胡撞奇的。可是再看看落款,确确实实是贾幸福贾大叔的葬礼! 胡撞奇气不打一处来,心想:“我胡撞奇没有什么对不起你贾孝顺的啊?你这么大的事竟然不吭一声,我倒底咋了啊?”不行,这事得问问明白! 胡撞奇一个电话就打过去了,那边贾孝顺刚下班到家,看到发小胡撞奇的越洋电话,心里还挺高兴的,多久都没联系了,你小子还算有良心,总算打电话过来了。贾孝顺接了电话以后,就笑着问胡撞奇:“你小子总算没忘哥们,打电话过来了,说啥事?” 胡撞奇怒气未消,气冲冲的说:“啥事,你说啥事?这么大的事你小子也不说一声,你还把哥们当人了吗?” 贾孝顺被骂的一头雾水,忙问:“啥事啊?我啥事没对你说?你说明白了!” 胡撞奇又说:“贾大叔去世那么大的事,你连气都不吭,你小子还把哥们当朋友呢么?” 贾孝顺一听急了,这是啥和啥啊?忙问:“什么大叔去世?谁去世了? ” 胡撞奇:“你小子少给我装。我在你家楼下,你灵棚都搭起来了,唢呐吹的震天响,你别说你爸没死!” 贾孝顺:“你爸才死了呢,我现在还在美国,谁他爸死了?你小子有病呢是不是?” 胡撞奇:…… 贾孝顺:“你小子给我整明白了再打电话过来!”贾孝顺生气的挂了电话。 胡撞奇还在纳闷,明明是贾幸福贾老太爷千古,落款也是你贾孝顺,你竟然敢不承认? 胡撞奇就问了问旁边的“百事通”李大妈,李大妈才告诉他这是老贾给他自己举办的一场活葬礼。 胡撞奇总算明白了,赶紧给大洋彼岸的贾孝顺说明了原委,贾孝顺吃惊不小。他先问父亲好着没,然后立刻给上海的妹妹贾明白打了电话,兄妹俩相约立马回家看个究竟。 当贾孝顺,贾明白兄妹俩风风火火赶回小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进了小区看到花园旁的柳树下围了一圈正在唠嗑的大妈们,兄妹两人忙上前打招呼,可大妈们的神态不对,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劲,都是敷衍的招呼了一下,就都避的多远的。往日见了贾孝顺,贾明白可都有说不完的话,今天这是怎么了? 也难怪,家里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躲都来不及呢,谁还往前凑啊?不背后议论你都算是给足面子了。像胡撞奇主动给你打电话告诉这事的人就更没有了。所以关键时候还是铁哥们靠得住! 兄妹俩还没走到楼下,就看到了他们门前的席口棚,灵棚,吹的起劲的唢呐声,撕心裂肺,催人泪下的哭丧声,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坐席人的喊叫声,这些声音混成一片,好不热闹啊! 贾孝顺看到这场景,有些气恼。他打心底里埋怨老父亲胡闹,这让他的脸面都丢尽了!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贾明白看到哥哥这表情,很担心哥哥对老爸发脾气,所以再三叮嘱贾孝顺:“哥,咱先别说咱爸,等把事情问明白了再说吧!” 远远兄妹俩看到老爸怀里抱着母亲的遗像,端坐在灵堂前的椅子,兄妹俩人的心都碎了,父亲面带微笑看着面前的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都披麻戴孝行跪拜礼,哭得也是痛人心扉,那真叫一个恓惶!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那就是在哭他们的亲爹亲妈呢!兄妹俩快步走到父亲跟前,贾明白叫了她爸几声,可贾幸福依然是那个微笑的表情,并不回答,也不看他兄妹俩。 贾孝顺忍不住了,上前推了他爸一下,同时也大声叫了他爸一声,结果他爸怀里的母亲遗像突然落地了,同时他爸也倒下了。那些吹唢呐的,哭丧的,来来往往坐席的乡邻们,看到这阵势,吓得都嘎然而止。顿时好像世界凝固了一样,静的可怕,连针掉地上都能听得见。贾孝顺,贾明白兄妹俩也吓傻了,愣住了,还是居委会的阿姨提醒他们,看你爸怎么样?贾明白如梦初醒,仔细一看她爸感觉不对,手在鼻子上一试,已经没有了气息。 顿时贾明白猛扑到她爸身上,撕心裂肺的哭喊到:“爸呀!爸呀!您不能这样啊……”贾孝顺见状也猛扑过去抱着他爸痛哭不止。 在居委会,和理事会的帮助下,兄妹二人安葬了父亲,贾孝顺和贾明白准备把父亲的遗物大概整理一下,回各自岗位。没想到整理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留给他们的一封信,一张银行卡,还有一张医院的诊断书。 诊断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贾幸福肺癌晚期!一看时间是去年十二月二十五。兄妹俩看着诊断书又哭了,说道:“爸啊,你真傻,为什么不早点告诉孩子呢?”贾孝顺想起去年十二月二十五,自己和老婆孩子出去过圣诞节,而父亲那时候查出癌症却瞒了他这么久,心如刀割一般,又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 过了很久,兄妹俩情绪稳定下来了,才看了那封父亲写跟他们的信。 信上说:“孩子们,请你们原谅父亲的这个荒唐之举。这次给我举办活葬礼,也是为了你们好。自从你妈走了之后,我日夜的思念你们,更想念我的孙子们。可每次给你们打电话,你们都很忙。所以我也就尽量不再去打扰你们了。我知道我的日子不多了,我多么想你们能陪在我身边,陪我走完最后一程,每次给你们打电话,我都想告诉你们,可我怕你们忙,又硬生生的忍住了!我白天出去和街坊邻居们说说话,逛逛街,听听健康讲座,倒也好过,可晚上想你妈,想你们和孩子们,难熬啊!你妈去世时,你们也是在家停了三天,刚办完你妈的事,你们兄妹二人就急匆匆上班去了,许多事情还是我去处理的,我不怪你们,你们都很忙!但是假如我有一天去世了,你们又都那么忙,谁来帮你们处理我的后事?我想了想,还是自己提前把葬礼办了,你们回来了直接安葬,多省事啊!” 另外,这张银行卡里面有六十多万元,这是你们兄妹二人这么多年给我打的生活费,我和你妈一分没花,都在这卡里了,将来给我两个孙子做为教育经费!这也是你妈的意思! 我和你妈也不缺钱,就是想让你们陪在我们身边,最少能经常听听你们的声音!但是你们太忙了,爸不怪你们……” 看着看着,兄妹俩又一次哭了。他们就不知道父母真正要的是什么,以为每月把应给的生活费给足了就好了。但是殊不知父母要的就不是金钱。要那么多钱能干嘛?能买回来父亲的命吗?还不如在父亲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程来的实在一点,但此时只剩下满腹的悔意! 贾孝顺看了父亲的遗书 ,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依然辞去了在国外高薪的工作,携妻带子从海外回来,为父母守孝。 但是远在天堂的父母知道吗? (作者简介:刘小龙,临潼区穆柯寨街道办业池村人。热爱文学,闲来抹笔,多个平台发表过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