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尽秋色人未酣 夕照流红天际来

 石榴花文艺 2020-05-21

元 曲 赏 析

文/阮班鹤

【中吕 . 普天乐 . 西山夕照】

晚云收,夕阳挂。

一川枫叶,两岸芦花。

鸥鹭栖,牛羊下。

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

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景昏鸦。

【赏析】

这首曲子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徐再思《吴江八景》中的第八首,即最后一首。徐再思,浙江嘉兴人,其作品以清丽工巧见长,擅长白描手法,抒情深细,对仗公整,风格清新秀丽。如:在【水仙子】《夜雨》中,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来描绘凄婉羁旅之情,细腻动人。

曲子开头四句分成两联,一联三字句,一联四字句。一句一景,从天上写到地面,紧扣题目,点明时令,提携全篇。远眺西山,晚云渐收,夕阳斜挂,已至黄昏,暮色苍茫。近看江边,一川枫叶流丹,两岸芦花飞白,夕晖映照,晚风吹拂,色彩斑斓,摇曳多姿。前两句点明时间接近黄昏,后两句暗示节令已值秋季。

接下来又是一联三字句,由前四句的静物过渡到了动物,倦鸟归巢,牛羊返舍,进一步突出了晚景。这里的“牛羊下”,运用实景白描,化用《诗经 . 君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简洁明快地勾画出了一幅恬淡的山村风物画。这两句又是承接前四句,一写江上,一写山下。因此上边这六句,虽然是一句一景,但不是分散,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艺术整体。

第七八两句,把视线移至江上。碧水万顷,波光粼粼,幻化出一副巧夺天工的美丽图画,江水清澈透明,红霞倒映江里,如同浸染于水中,江天一色,美不胜收。一个“冷”字,准确而又精妙,因为水晶宫是寒冷的,枫叶流丹的季节的夜晚,也颇觉有些寒意了。至于说水晶宫浸红霞,使晶莹的水晶宫有了绚丽的色彩,使红霞变得玲珑剔透,真是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结尾三句是“鼎足对”,并列三个意向,补足画面的空白,结束全篇。第一句是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之意,给整个画面涂上一层紫色的霞光。因此,这三句勾画出了这样的画面:暮霭渐起,大地山川都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紫色,夕阳慢慢西沉,光影在树丛中移动,不断变换闪烁;逆光飞翔的乌鸦闯入写意的画面,在晚霞里轮廓清晰,身上镀上了一层明亮的金色,然后慢慢地消融在暮色中,夜幕降临了。这三句静中有动,在时间的慢慢推移中,在夕阳西照的描绘下收笔。全曲十一句,前八句是大笔挥洒,后三句是工笔描绘,不仅美如图画,更有图画所无法展示的动态美感,读罢让人感到酣畅淋漓,又觉语犹未尽。

此曲全篇写景,未加抒情与评论,但情寓景中,借景传情,情景交融,全篇没有一句写人物活动,但处处写了人的感受,景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在画面上既有从大处落笔的,又有精工细刻的。在颜色的选配上也煞费苦心,晚云与夕阳,紫红中镶嵌着金黄;枫叶芦花,红白相映,鸥鹭牛羊,黑白相间;碧波红霞,对比鲜明;还有紫色的暮霭,树底下闪烁的阳光,霞光里的昏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天美景图。

戊戌年仲秋


(作者简介:阮班鹤,1949年生于陕西临潼,中共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后致力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散见与省内外报刊。首部长篇小说《西风怀仁》于2011年出版,陕西省作协为其举办了作品研讨会,并见诸于《陕西日报》、《陕西文学界》和《文化艺术报》 。其长篇小说《西风怀仁》刊于《凤凰读书网》。第二部长篇小说《声闻于天》已于2018年3月27日与读者见面!)


(本版编辑:姜永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