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校园团体操的创编

 新用户06154147 2020-05-21
           前言:
  团体操是一项融音乐、舞蹈、体育、服饰、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集体表演项目,其场面宏大、内容丰富多彩、队形变化多端、造型新颖别致,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团体操受其目的、任务和条件的限制,其规模从大至上万人参加的大型运动会或大型活动的团体操表演,小到几十人参加的学校班级团体操表演,跨度可大可小。但无论规模大小,只要是一套富有生命力的团体操,都能很好的表达出其特定的主题思想,震撼观众们的心灵。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更多接触的是校园团体操的创编与推广工作。
  校园团体操的创编是一个综合思考、艺术思考的过程。创编出富有特色的动作组合,选择一曲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并在团体操表演中创编出富有主题内涵的队形变化,是提升团体操内质的基本手段。本人通过对团体操的动作创编、音乐的选择、教学训练与比赛、入场方式与亮相队形的设计、表演中队形的变换模式以及退场方式与队形的设计,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创编经验,并从中提炼出其创编的原则与步骤,供从事学校体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团体操有氧操 创编阶段 主题 队形变换 创编原则
  2010年9月,领导布置我一个任务,创编一套富有我校特色的团体操,准备在11月份的全市特色办学大巡礼活动中汇报表演。
  接到任务后,经过思考,我把我校的团体操取名为:特色有氧操。
  一套完整的团体操的元素包括:主题、动作、队形、音乐、服装、道具。根据操的创编规律与要求,我把有氧操的创编分为四个阶段:动作创编阶段、团体操队形创编阶段、教学训练阶段、比赛提高阶段。
  1.动作创编阶段:
  1.1定主题思想
  主题反映操想表达的意境,是一套操的灵魂,是无声的语言。根据我们教学对象(中学生)的特点,我首先把整套团体操的主题思想确定为:健康、阳光、拼搏。
  1.2 编排动作组合
  有了主题,我根据团体操的编排方法,依据学生的水平与爱好,根据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创编原则,我通过多个途径:自己原有的动作基础、上网找资料、翻看体操书籍、咨询健身教练等,很快就编好了5个组合动作。在动作组合中,前4个组合融入了一字步、交叉步、V字步、并步、踏跳步、跑跳步等基本步伐,第五个组合通过转换动作,融入了搏击操动作,整套操体现了律动、节奏、速度、力量美的巧妙整合。有效地体现了操的主题:健康、阳光、拼搏。
  1.3选音乐
  一套团体操的完整元素包括:主题、动作、音乐、队形、服装、道具。而在这几个元素中,音乐的作用不亚于动作的魅力。如果说动作、队形、服装与道具是冲击观众视觉的关键,那么音乐就是冲击观众听觉器官的根本,只有把视、听觉进行有效的统一,才能把一套团体操表演创造出震撼观众心灵的效果。因此,根据所编的动作组合,我选了一曲动感强劲、节奏鲜明、刚柔相济的音乐,经过剪辑,形成了一首能把每个组合动作体现得恰到好处的健身操音乐,为提升动作的艺术渲染力做好铺垫。当然,这里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可以先选好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与时间长短来创编动作组合,这样就可以少了音乐剪辑的环节了。
  2.队形创编阶段:有了动作组合,就进入了放大团体操魅力的最关键的环节:队形变换的创编。
  队形变换的创编工作一定要做在教学开始前。这样有利于在完成动作教学后,可以马上转入队形变换的教学练习,不破坏一套操教学的完整性,连续性。一套操的艺术渲染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演中队形的变换设计。设计要体现出富有创造力、寓意深刻、艺术感染力、方便操作、人数不限等特点。我依据每个组合变化一个队形的思路,设计、编排出12个班级各具主题、各具特色的表演队形。设计班级团体操表演的队形变换要依据几个原则。
  2.1 创编原则
  2.1.1队形设计与教学对象相结合的原则
  中学生,象征健康,阳光,活力,希望。我们设计的队形要体现这样的主题,不同的图形能体现不同的内涵。一般我们会把中学生的特质用图形来表达。如:太阳,象征热情、活力、希望;花,象征美好、幸福、祖国的花朵;箭头,象征勇往直前;圆:象征圆满、美好、团结;数字,体现年份和特定的含义;文字,体现人文精神;几何图形,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延伸义等。设计出与当代中学生相符合的主题与队形变换,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树立为追求理想不懈努力的信念,发挥体育运动的育人功能。
  另外,队形的设计要与每个班级的人数相对应,设计出的图形与人数的关系,多出的学生怎么处理?都是我们在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我把每个班级多出的学生编入领操员行列。领操可以是一人,可以是两到三人,实践证明,领操员的1-3名都可以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在箭头设计的队形中,把1-3名领操员编在箭头顶部,既起到领操作用,又能更完美地展示出箭之锋利。又如:把领操员安排在两个圆圈中间,犹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图形,也不乏美感。诸如此类的安排,就解决了队形设计中的人数问题。
  2.1.2队形设计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学校的育人思想有六字方针:阳光、健康、品位,在团体操中植入六字育人方针,对学校的育人文化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加深学生对阳光、健康、品位育人思想的理解.另外,学校的学风定位为八个字:勤奋、守纪、团结、进取。在团体操的队形设计中融入含有八字含义的图形变换,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其内涵。达到运用体育平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2.1.3队形设计与动作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队形设计要设计几个变换?怎么变?都与动作特点有关
  队形变换要看整套操有几个组合动作组成,一般的,每个组合设计一种队形进行表演,一般的动作可以设计为静态图形的变化,前进后退的图形变换可以设计为开合图形,例圆的开合,前进向心,后退离心。花形图的开放与闭合也是如此。变换的时机一般设在一个组合结束时,用下一个组合的第一个八拍音乐完成,一般采取跑跳步,变换距离稍长时可采取跑步式完成。
  2.1.4队形设计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设计一套变化的队形,在变化环节要体现操作性强的原则。入场能轻松到位,队形清爽,学生露脸度高。出场队形一个转向就能调动好队形,能一路纵队轻松跑下或者以方阵同步退下的最好。中间组合与组合间的队形变换,一个八拍的动作能否准确到位是关键。不能大角度或者大位移的变换。在保证视觉效应的前提下要确保到位的准确性。切忌过于复杂的变换导致队形变换混乱不清
  2.2 创编实例
  2.2.1 例如:八(1)班,用一句话概括了其变换队形的主题:花季年龄的中学生在2010年放飞超越自己的梦想!
  开场进入比赛场地,以三角形的队形开始第一组合动作的展示;第一个组合动作完成后,全班学生一个八拍(所有的变换队形都采取一个八拍的跑跳步展开)跑跳步跑成四瓣花瓣,寓意花季年龄的中学生;第二个组合动作完成后,跑成一个“中”字,寓意中学生,第三个组合动作完成后跑出“2010”四个数字,寓意在2010年;第四组合动作完成后跑出一个大大的“飞”字造型,寓意放飞梦想。
  2.2.2又如:九(3)班,队形变换的主题为:做人,首先要重视人品,有了好人品,我们的人生之花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开场进入比赛场地,全班学生走出一个大大的空心字“人”,拉开了做人要重视人品二字的主题;一个组合动作跳完,变换成“品”字;第三组合动作变换成三朵人字形小花,寓意人生之花;第四组合动作变换成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寓意夺目的人生之光。这套队形的变换是位移最经济的变换之一,人、品、品形三朵小花、太阳,都是类似三角形的变换,方便而又高效。
  2.2.3又如:七(2班),我给予的主题为:团结向前,齐心协力成就一个星光闪闪的团队。
  利用数学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角星的逐级变化的规律,编排出特色的由图形包含的主题。开场大圆套小圆,寓意团结;第二组合开始变换成小三角形在前、大三角形在后的箭头图形,寓意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第三个组合变换成“口” 字正方形状,寓意齐心协力,第四组合一个八拍跑成一个大五角星。寓意成就一个星光闪闪的团队。
  学生在学习、展示班级特色的队形变换时会有很强大的表现欲与自豪感。能鲜明地体会到学生乐在练中的愉悦感。在团体操中融入队形变换是焕发操的生机与活力的最好途径。大大提升了团体操的魅力。
  3.教学训练阶段: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动作教与学;第二步:队形变换教与学
  3.1第一步,动作教学;
  根据动作组合的特点,我把整套操的动作教学安排了5个课时。一个课时落实一个组合的教学,在第二课时开始,在每个课时开始前复习前几个课时的动作,教学稳步推进,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中,我也欢迎老师们随堂学习有氧操,为师生共同演绎团体操打基础。
  3.2第二步:队形变换教学;
  从第六课时开始,融入团体操队形变换教学。做到一个班一个主题,一个特色。因为有了主题,所以学生记忆变换队形的方法与顺序也变得容易很多,一节课就能把队形变换练习熟练。体现了前期设计的作用与效果。动作与队形都练好了,就进入了下一阶段:比赛训练阶段。
  4.比赛训练阶段
  4.1赛前强化训练
  利用每周的体育课与每天的体育艺术2+1时间,各班加强练习,在队形变换中熟练组合动作。同时体育老师要为每个班级挑选好领操员1-3名。强化训练两周,准备全校比赛。
  赛前,我要求每个班级统一穿校服参赛,其他道具可以由各班自行设计,可以添加一些如彩色拉丝球、手铃、发带、白手套等小道具。为比赛增添更多的视觉、听觉带来的震撼与美感。同时,为了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我设置了为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参加表演的队加分的环节,促进了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热情,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情谊。同时团体操的作用又多了一个,一举多得。
  4.2 多次比赛,在比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经过多次比赛,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比如各班的口号、气势有差异,单个学生的动作质量有差异,班级动作的弹性与力量有差异。对于口号气势有差异的班级当场解决问题,赛后留在原地喊口号。对动作的弹性、力量有差异的班级,登记在册,在后续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动作弹性与力量的训练。对于每个班挑出的几名动作滞后的学生编成一个辅导班,安排一周的中午时间进行20分钟的小课训练。每天鼓励这批学生早日归队。小班学生的转化效果很好,在下次的比赛中动作有明显的改善。
  4.3 赛后常规训练
  在几次比赛后,各班基本达到较高水平,就进入常规训练阶段,利用体育2+1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班进行单独表演,相互观赏、相互点评,共同提高。
  在汇报表演前一周的训练中,我们又对每个班级的主题表演配备了解说词,这个环节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大大提高了主题的渲染力,使有氧操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起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表演的激情。
  经过系列环节的稳步推进,在教师团队力量的努力下,学校特色有氧操在市特色办学大巡礼活动中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来自由全市各校领导组成的观摩团的肯定,12个班级的表演被全程录象,并在全市校长会议上得到播放,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这是我在创编一套健身操过程中收获的经验,从中整理出工作的每个步骤及细节,与广大同行们交流,期待在相互的交流中学到更多宝贵的经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创新共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