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非要逼迫别人喜欢李商隐?

 梧桐树边羽 2020-05-21

有朋友问:为什么非要逼迫别人喜欢李商隐?

一下没看懂,谁逼着谁喜欢李商隐了?

后来才回过神了,应该是针对网上有小孩说李商隐抄袭霹雳的《夜雨寄北》,在常识上闹了笑话,可能这位提问者认为网络大嘲笑对常识白痴产生了压力,觉得大家不够宽容,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看到有人不识李商隐,开始也觉得蛮搞笑的。但是看了看这个发言,又觉得没那么好笑——因为我也不知道“霹雳”是什么,大霹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和这位姐妹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不知道,但是不想当然,我去查一查再发言。

所以呢,无知并不是问题,谁都可能在其他人的常识领域是个白痴,我对于“霹雳”,就是个白痴,但是我敢于承认,并愿意调查研究再发言。

原来是霹雳布袋戏。说句老实话,这种节目形式我也看过,个人不是很喜欢,但是不否认制作者的用心——不过与我无关,他再用心,我也不喜欢脸上没表情的表演——这只是我个人感受,并不影响布袋戏有大量的拥趸。我有个研究算命八卦的朋友就非常沉迷,但对于我来说,可能类似于中国足球吧,很多年前看过一场,从此路人,不再为他激动、悲伤——主要是悲伤。

说这么些啥意思呢?其实也是为这位小霹雳粉辩个白——不知道李商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霹雳粉好像在东南亚很多地区都有影响吧 ,这位虽然是用简体中文,但是我们对她的位置和年龄一无所知。看布袋戏的,几岁就可以看,但是学李商隐的诗,即使在大陆,好像至少也要到初、高中吧?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不知道李商隐再正常不过了,喜欢看布袋戏也很正常,参加网络发言更加是年轻人爱做的事情。

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心态和知识面去要求一个小孩。

所以呢,这事情本身其实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很多方面的解释都能接受。即使她是个大学生了,在学李商隐的时候旷了课,或者根本不爱文言文诗歌学习(大把的吧,有没有你?),到后来走了艺术路线或者理工科,周围的朋友也没有唐诗爱好者——不知道李白是说不过去的,但是不知道李商隐真的很正常。

李白、杜甫、王维在诗歌史上属于顶尖水平,也是当今普通人最熟悉的唐朝诗人,至于第二梯队的诗人,大家一下子能说出几个?好吧,你说你知道孟浩然、王勃、高适、岑参、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隐、李贺,那么你知道他们的作品和特色么?又知道王绩、王建、张祜、许浑、李群玉、韩偓么?普通人对于一件事情的印象除了在学校接受的义务教育,在其他途径的认识是随着大众传播、地位高低而衰减的。你不知道王绩,和她不知道李商隐,其实性质是一样的。

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她还老老实实地出来到了歉,“冷门诗人”的说法也没问题,李白在她心中也只是一个意象符号,《静夜思》她也未必能背出来,连《夜雨寄北》都没听过,李商隐在她的诗词认知中确实就是个冷门啊。

说到这里,还是没什么错,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你不喜欢李商隐可以,为什么要想当然认为是李商隐抄袭呢?

网络上看的笑话,并非是因为她不认识李商隐,而是这种不懂装懂,现场翻车的尴尬让人觉得可笑——所以,这个事件虽然因李商隐而起,但实际上和李商隐没多大关系。因为没有李商隐,也有李贺、白居易等人,终有一天会被她错付。

一个人确实可以不喜欢李商隐,这是自由。但是我们尊重的是选择是否喜欢的自由,而不是不懂瞎胡说的自由。

没有人逼着她去喜欢李商隐,但是你至少得知道李商隐,才能发出针对李商隐抄袭的战斗檄文。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自己强行带入了被害者的位置。这没有人逼她喜欢李商隐,这只不过是知道的人对不知道的人嘲笑而已——与自由与否毫无关系。

如果这位姐妹因为这个事情好好地去读李商隐,说不定还真地会喜欢上这位用情至深、笔法婉转细腻的晚唐诗人最高峰也不一定——这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吗?

附上《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