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方——“三物黄芩汤”

 文明雅士354 2020-05-22

每期一方--老陈给你讲方证

三物黄芩汤

    三物黄芩汤这张方子,不研究经方的人可能对它不是很熟悉,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它是出自于唐代,只不过宋代的人在整理《金匮要略》时才把它加进去,对于其所治疗症候,大家最有印象的就是“四肢烦热”,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只有地黄、苦参和黄芩三味药的小方,可不要小看它,越小的方子其针对性越强。

一、特异性症状

(1)四肢烦热:《金匮要略》描述其治“妇人在草薷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这个症状是此方最重要的症状,其烦热程度比较严重,常以主诉出现,比如晚上睡觉手脚热的不得了,喜欢伸在外面,甚至影响失眠,冬天也是如此。从教材来看,这种手足烦热大都是阴虚火旺导致,但查阅历代医家使用本方治疗手足烦热时,通常之前都已经屡用知柏地黄丸、清骨散、大补阴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滋阴降火之剂,在手无足措。无计可施之际,偶翻《金匮要略》,看及此方,虽嫌其药味少,但无可奈何只能一试,却不想其出奇的疗效最终让这些医家都成为了这个方子的忠实粉丝,所以用病因病机去解释这个方子我觉得不太合理,我想,这个方子里的黄芩和地黄之前都用过了,唯独这个苦参没有使用过,所以研究这个苦参的作用有很大意义。苦参都知道是清热除湿的,但娄绍昆在中医人生里讲到,这个药啊,专门针对这个热感,尤其是很强烈的热感,黄芩也之“诸热”,经常和柴胡、黄连等配伍治疗热证,所以较常用,而苦参的这种热很难平时不容易碰见,很容易被忽视,所以一旦出现了,我们就要想起这个药。

(2)阳性症状

这个方子三味都是寒药,所以患者要有口干口苦、舌红生疮、小便黄稠、大便困难这些普遍意义上的热证,不一定都具备,但起码不能出现相反的寒证。

(3)舌苔脉象体质腹证

舌体偏红,舌苔我查阅了资料,大部分认为是少苔为主,因为根据条文来看,它用于治疗妇人产后大失血,所以有一种阴血不足的症状,但也有用于治疗苔厚,不过舌质一定要是红的。体能上也是较虚弱,有倦怠感,腹部柔软,尤其是脐下少腹部,失去正常的弹性,没有什么抵抗力,无压痛。

二、非特异性方证

(1)咳血、崩漏、呕血、吐血等出血证。

(2)银屑病、荨麻疹、皮疹等皮肤病。

三、方药拆分演变

黄芩(口苦、心烦、心下痞)+地黄(大失血、倦怠乏力、虚弱、少腹不仁)+苦参(四肢烦热明显)=三物黄芩汤

黄芩:苦参:地黄=1:2:4

四、鉴别诊断

(1)小柴胡汤:两方出现在同一条条文中,都会出现口苦、手足烦热的情况,但前方有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等柴胡证。而且根据条文叙述,当三物黄芩汤伴有头痛发热等表证时,可以先用小柴胡汤,再用此方。另外,一部分脾胃弱的人服用三物黄芩汤若出现腹痛的,可以用小柴胡加地黄汤,若仍疼痛不能耐受,可以去黄芩加白芍。

(2)温经汤:也会出现手足烦热,皮肤干燥,倦怠乏力表现,但此方证尚有女子月经不调,不孕,流产病史,且舌质较淡,有恶风、汗出、少腹部冷痛等寒性症状,少腹部有压痛。

(3)小建中汤:也会出现手足烦热、口燥咽干、衄血证,但此方属于桂枝类体质,尚有恶风、汗出等问题,并且阵发性的痉挛性腹痛是其典型的症状。

(4)金匮肾气丸:含有地黄,也治疗手足烦热、少腹不仁、疲劳之证。但其多适用于中老年人,且无口苦、小便黄舌红等热证,少腹部除了不仁外,还可以见到少腹拘急,和肚脐下正中芯样状物。

(5)黄连阿胶汤:这两首经方都有清实热、补阴血的功效,所以从药物功效上比较难区分。但根据其条文来看,黄连阿胶汤多使用于出血的症候,因为伤寒论中凡用阿胶,大都有出血的问题。而三物黄芩汤还是以手足烦热为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