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子靶向药不可忽视的4个副作用!你了解多少?

 桃花江春水流 2020-05-22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水平来逆转抑制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实现控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变异细胞完全消退的一种新的生物治疗模式。

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作用机理强调的是抑制肿瘤生长为主,并不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对肿瘤症状控制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难题是分子靶向药物的普遍耐药性以及对免疫系统的强大损伤,另外就是高昂的药物费用。

分子靶向药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最后让癌细胞死亡。分子靶向治疗和化疗相比,疗效更好而且副作用小,但这并不代表着分子靶向药物没有任何副作用,这4个副作用不能忽略。

分子靶向药物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1、心血管不良反应

心血管不良反应常见于大分子单抗类药物,患者出现高血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心肌缺血或梗死。老年人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正常患者更易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所以应用靶向药物治疗时,凡是存在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必须慎重,同时做好监控工作。一旦发现异常,需根据异常程度调整好用药剂量或滴注速度,有必要时需停止用药。

2、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应用靶向药物时会对神经系统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虽然并不是很常见,但一旦出现此问题却很严重。这种反应包括多灶性脑蛋白质病和可逆性后脑白质病变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以前曾经接受过化疗的患者身上。患者需及早认识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免带来神经系统后遗症。

3、皮肤出现异常

长时间作用于表皮生长因素的药物会对皮肤带来伤害,如表皮生长、恢复不良引起的皮肤疼痛、皲裂和长皮疹以及色素沉着。因为分子靶向药物会干扰滤泡和滤泡间细胞表皮生长信号传导,因此会出现各种皮肤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皮肤干燥瘙痒、长皮疹和甲沟炎。必须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受到太阳光暴晒,保持皮肤清洁和卫生,不能使用强碱性和刺激性的沐浴露或肥皂,洗完澡后及时涂抹润肤乳。经常用热水泡泡脚,选择宽松透气性的鞋子和袜子。

4、免疫抑制

曾经报道过靶向治疗可引起严重的不良事件,对于患有肝炎的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前必须检查有没有活动性肝炎,不然会导致肝炎爆发。

温馨提示

虽然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副作用小,但并不代表着完全没有副作用。放疗后或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经过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易出现间质性肺疾病。所以此类患者用药时必须考虑并且设法避免及时停药,积极应用高剂量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危及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