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二——明代的钦州古城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0-05-22

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二——明代的钦州古城

钦州,现在广西北部湾的一个沿海地级市!用现在最热门的词句来说,钦州市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节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是中国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这也说明钦州对广西发展的重要性!当然了,由于历史原因,发展的现状,现在一说到钦州,更多人提到的,是1952年钦州的区划历史,就是广东把钦廉地区划给广西代管!也就是这样,钦北防地区也就有了很多的故事!

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二——明代的钦州古城

钦州市行政区划图

翻开曾经钦廉地区的历史就知道,这片地域,千百年间,就是在现在广东,广西两个大区域间划来划去!正是因为这样,钦廉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广府文化!准确来说,是两广文化的组合体!毕竟这片区域在历史上被划来划去的,是行政管理上的关系,而不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人创造的历史,而不是历史创造的人!

所以,在山水相连的这片土地上,有着两广很深的印迹!如语言上,有钦廉片的粤语,客家话,涯话,邕南土语的壮话!

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二——明代的钦州古城

追寻历史,其实从秦到元,现在的钦北防地区与“广西”密切一些,而明以后直到解放初,则与“广东”密切一些!(这里的广东,广西加引号,是指各个时期,两地域名称是变化的,只是现在已经习惯这样称呼了。)

至于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把钦廉地区(现在叫钦北防地区)划给广东管辖,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在前一篇《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一》中也介绍了,就是因为海防问题!因为倭寇的骚扰,为统一两广沿海的海防政令,所以才把这一片区域划给广东管辖。

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二——明代的钦州古城

明·嘉靖钦州地图

对于初划给广东的钦廉地区,当时社会是怎么介绍的呢?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中国古代各个大一统的政权,历代中心都是以中原地区为主,宋以前,从地理上来说,广西一带,还算是沿海内陆,但随着交趾的丢失,广西就算是边疆,边陲之地了,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原王朝来说,这里也是“化外之地”,也是因为边疆之地自古都是少数民族为多的地方!往往不受重视,按当时环境来说,也难于控制,广西也是这样一个地方!

因为不重视,自然这一带社会发展也比较慢,像钦州这里,直到南北朝的梁朝之前,还是个“犹荒野地”,虽然到梁时设置了“安州”,但从“安州”发展到“钦州”,从南朝梁发展到宋开宝四年,中间六百余年,也没有多大长进!

又从宋开宝四年到明嘉靖十八年,又是六百年过去,这里依然“民风土俗尚杂夷而未纯,于化理岂习俗之难变耶,抑变之无其人也!”,明嘉靖年《钦州志》对此地就是这样的评论!这也就是说汉文化在此地发展,影响了一千二百余年,对这里的民风,民情,有所改变,但并改变不多!

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二——明代的钦州古城

明嘉靖《钦州志》载

各朝政权的对地域边缘发展的重视度不够!“化外之地”也就在历代生出很多事端,如宋时的农智高起兵,明时的对外打倭寇,对内镇压浔州藤峡瑶民等,少数民族起义!在不断用兵之下,社会不稳,各地的经济建设自然也就谈不上发展,也没条件发展,影响甚大。

再如政治之上,历代很多官员被贬,广西也常常被称作流放之地,流放的官员,又如何能有心大力发展一地之社会呢?即使他再有心,可而对这纷乱的边疆风俗,“穷山恶水”之地,那又有多少效果政绩呢?

又以地域行政管辖上的设置来说,钦州这个地方,从最初梁朝设立的安州,到后来的安京,宁越,钦州等等,又郡,府,州,县等等,这几百年间,改了数个名字,行政等级也一会上一会下,甚至连行政治所也一度在现在的钦州,灵山之间来回搬迁过几回。这种行政制度的多变,各方面也就得不到稳定的,持续的发展。

所以,到了明代,这里仍然“民风土俗尚杂夷而未纯,于化理岂习俗之难变耶,抑变之无其人也!”,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二——明代的钦州古城

明·廉州府图

总的来说,汉文化在此片地域来说,是属于后来的文化。如果不是那些大一统王朝的持续统治,这里的“夷族文化”也很难改变,当然,这也不是说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如何,也不是说轻蔑少数民族文化。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易”,一个地方的风俗,人文也不是一会半会可以彻底改变的。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就如中华几千年文明,也就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时间也是十分漫长的!

在明代嘉靖时,钦州这里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呢?

明代嘉靖《钦州志》载:“钦边郡,其民性愚而生计拙,百工之事,下至陶污衣屦一无能解,四方之人各以业术群聚”,“务农之民,不粪不耕撒种于地,仰天成,仅种水稻,其谷物不种”

这也就是说,这里生产力在当时还是很低下,因为没有棉衣,女性也不擅长女工,不纺织,平时只有苎麻葛织成的布裹身,甚至到了冬天,都是“遇风雨不出门,终日围火而团。

但不解的是,离这百十里的钦州辖县——灵山县,在这方面却优于钦州,《钦州志》特意提到:“灵山妇,好女工,习于纺织,独异也”,也不知道为什么同一辖地的两县女性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灵山女子这方面在那个时代是异于周边地区的!

广西历史:一言难尽钦北防之二——明代的钦州古城

明·钦州城图

当时的钦州古城,县城以外,都是少数民族为多的地方,也就是现在壮族先民为主。一般也不会学习汉文化,不认汉字,自然也不知孔孟之礼,只传承流行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等于自己有一套文化,但外来人也看不懂。

当时的民居,多是“干栏式建筑”,以竹木为屋,上住人下养牲畜,这种建筑型式,和以前壮家民居样式差不多。日常也没有椅没有桌,吃东西不用碗等器皿,用叶子盛,生活习惯还是比较原始。经济交往中,如买卖谷米,一般只以筐算,不用升,斗之类单位计量。城里城外,有很多的不同。

其实,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千百年来,也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随着汉文化的影响,孔孟礼仪影响,渐渐也就发展起来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个地方的历史发展,保留有他独特的一面,也慢慢被融合,改变的一面,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到了清代,民国时期的钦州,又是什么样的呢?下篇继续介绍!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