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高考填志愿那些不能不防的大坑

 中原高考678 2020-05-22

虽然由于疫情的一再推迟,一年一度的高考还是马上就要逼近了。对于高考填志愿,有些关键的问题跟大家聊聊,希望能对考生有帮助,避免被网上一些颠三倒四的文章给误导了。

1、 录取分数线

今年由于疫情造成的停课时间非常长,很可能会对本届考生的成绩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乏有些考生因此而倍感压力,其实不必如此紧张,因为影响的不止某一个考生,而是全省全国的考生,所以大家的没有谁会有更多的优势,完全可以放松心情。

填志愿时,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个重要的标准,以前填志愿的时大家都需要参考高校历史的录取分数线,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可能会对所有考生的成绩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高校过往的录取分数线可能参考性会不太可靠,考生不要直接拿成绩往上靠。而是应该进行横向的对比,即考生本人成绩在本省的排名,与过往高校录取分数线在本省的排名。而网上不乏家长担心考生成绩受到影响,直接拿现在的成绩对比上一年的录取分数,造成了错误的心理压力。

比如A高校2019年录取分数线600,而600分在本省排名1万名左右;再看考生本人的成绩假如是580分,本届在省内排名1万名左右,那么这580分就相当于上一年的600分了。这样的比较更适合考生参考。单纯的分数线可能有所波动,需要从横向的方面进行对比。因为高校在一个省内的录取人数是固定的,所以不管成绩高低,录取人数都是在X名—Y名之间的,因此排名最重要,而不是直观的成绩。

2、 高校的选择

如今网上有各种版本的高校排名,又有各种文章对一些高校进行缺乏依据的捧高,误导了不少考生填志愿。有的学校被虚捧的太高,而有的学校实力本身不错却寂寂无名。因此,考生在选择高校的时候,需要紧抓几个关键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去评价高校的实力,避免被其他人或者一些错误的常识所误导。

1、 教育部学科评价的结果;

最近的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是2017年12月28日公布,考生可以从网上搜索相关高校的学科评估结果,这个结果最能客观的说明学校的实力水平。

关于高考填志愿那些不能不防的大坑(一)

拥有A类学科越多的高校实力毫无疑问的越强,而不是看虚无缥缈的名气和各种排名。优秀的考生选择高校,可以看看学校的A+/A/A-类学科的数量,中等偏上的考生可以看看学校的B+/B类学科的数量。

2、 高校的保研率;

也许有考生有疑问,我又不打算考研,为什么要看保研率?实际上,一个高校的保研率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真正实力,也是教育界对高校实力的认可,保研率越高的学校,其实力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强。

部分高校社会名气很高,但是一看保研率就惨不忍睹,考试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慎重的去考察。

关于高考填志愿那些不能不防的大坑(一)

这两个数据是高校的一面明镜,真实反应高校的实力,而经常说的录取分数线、就业率、学校排名等数据不足为凭。

在此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湖南的长沙理工,近年来越炒越热门,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越了一些老牌一本学校,比如同在湖南的湘潭大学。对比一下两所学校的数据就会发现:

长沙理工:B+学科1个,B学科2个,B-学科1个,保研率约2%;

湘潭大学:B+学科3个,B学科3个,B-学科1个,保研率12.91%;

这就是血淋淋的对比。近些年,还有一个很典型的学校,名气如坐火箭一样飙升,就是不差钱的深圳大学,不可否认的是,深圳大学资金雄厚,地理优势强大,未来崛起是必然的。目前深圳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是一般的高,在很多省份达到600分以上,甚至超过了不少的原985名校,可以看看深圳大学的真实情况:A类学科数量为0,B+1个,B5个,B-4个,保研率3%<。

关于高考填志愿那些不能不防的大坑(一)

1、 专业的选择;

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大多是很为难的,不知道该选什么。很多专业包含的内容,普通人是不容易了解的。除去少部分人对某些领域感兴趣而选择相应的专业外,大部分人选择专业更看重的是跟就业前途的关系。实际上,专业跟就业的关系并不是像普通人想象的那么重要,如果不是从事相应的技术方面的工作,其实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很普遍也很正常。也并非像普遍认为的文科生主要做管理方面工作,理科生主要做技术工作,事实上很多做管理方面工作的理科生,因为懂技术而成为难得的全能型管理人员。

绝大多数公司招聘时,除非是相应的技术岗位,对专业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对学历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应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也并无不可,很多管理类的岗位并不需要专业对口,需要的是人的基础素质。而且,学校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并不能直接运用在工作中,而是需要重新去实践中学习。

有一部分特殊的专业,如数学、物理等基础理论自然科学,尖端科学领域的专业如生物学,医学,新药物研发等方面,想选择这部分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有考研甚至读博士的计划。因为这方面的行业对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普通本科生甚至连工作都不好找,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很高,甚至有些行业都是博士起步,硕士只能打酱油。但是话说回来,这些行业的待遇通常也是很不错的。如果考生不能确定自己以后是否考研究生,最好是避开这些专业。

网络上现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大学生就业难,其实实际情况并非是这样的,中国的各行各业还非常缺乏人才,比如制造业这块,中小企业普通是难觅高学历人才的踪影,而不是网络宣传的硕士满地走,本科多如狗。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毕业生不了解市场行情,也对社会缺乏充分了解,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对就业期望过高。很多普通本科生觉得应届生月薪七八千都是起步,勉强能养活自己,其实真能达到这个工资的是非常少的。甚至有不少人对工作的期望来自于偶像剧里的认识,在宽敞明亮的单人办公室,喝着咖啡看看文件,住着家电齐全的单人公寓,时不时的飞出去出个差顺便旅个游,朝九晚五轻松年薪百万。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理想中超越现实的好工作,这才是就业难的真相。

关于高考填志愿那些不能不防的大坑(二)

就业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毕业生对社会各行业的误解,认为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就是金饭碗,待遇好工作轻松,拼命往里挤,然后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清华北大一大堆,结果可想而知。而制造业很不受高校毕业生待见,主要是很多人误认为制造业很苦很累,待遇很低。这些错误的偏见误导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还有诸如35岁后很难找工作,这也许是互联网程序员这个行业的特殊情况,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是这样的。比如制造业,初入时待遇不太高,然而随着工作资历的增长,薪资会越来越高,35-45岁反而是职业的黄金年龄阶段,这个年龄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正是中高层职位最受欢迎的,反而太年轻的阶段不太受信任。

关于高考填志愿那些不能不防的大坑(二)

2、 大学地域的选择;

这又是一个经常误导人的话题。普遍人认为大学要选北上广一线城市,或者至少都是省会城市,否则到时候就业难。于是乎,大家伙扎堆往某些地方挤,比如北京上海,一所普通高校比很多地方的211或者双一流的著名高校分数还高。

如今的中国,交通之发达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那些年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四通八达、朝发夕至的高铁遍布各省市,所以就业并不是你在哪里读书,就要在哪里选择就业,你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找工作。并且企业对于应届生只看重你毕业的学校的实力,并不关注你的学校在哪里。比如兰州大学虽然远在甘肃,但是到北上广就业一样非常受欢迎。而武汉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广州深圳工作的早已十分普遍了。所以,放弃一所地理位置不优越的好学校而去选择好城市的实力差的高校,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