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钱系列简况 一、二、先秦、秦、汉、新莽

 凤州鸣 2020-05-22

钱与中国古钱

 风鸣(原创)

中国古钱系列简况

一、二、先秦、秦、汉、新莽

中国古钱系列简况,参考来源于《中国古钱大系》(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一书。收录的起止时间上自商代,下至民国,涵盖了中国三千余年钱币体制铸造发行的代表性品种及发展历史,本简况收录的古钱币原则上按时代先后顺序做出文字(试述)介绍。

一、先秦

先秦铸币,概而言之,即是商、周(西周、东周)两代钱币。

商代铸币迄今发现的主要形式是象形金属铸具,即所谓“无文金属贝”。商代金属贝的型制几乎完全依照海贝,弧面无文,并且保留了海贝的外形和唇、齿纹式。像型金属贝流行西周,直至战国仍有铸造。与出现于商代的另一铸币形式——金属斧(其继承形式为空首布和布钱体系)——一样。金属贝也有自己的历史继承形式,这就是被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的楚贝。象型金属贝在商代有黄金、青铜和铅等多种材质。战国象形贝甚至有银质。

自夏、商及于西周,除夏代未见金属铸币外,其货币体制的基本图景几乎就是铸币、称量金属块、自然龟贝、玉石和较为通用的日用商品(粟、皮毛等)混杂作为货币使用的这样一幅图景。没有明确的铸币权威机构,没有统一的法定货币体系,每一种充当货币的物质符号公认的难得程度成为其交易价格的尺度和相互兑换的标准。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明确的货币体系,同时也没有明确的货币信用思想和权威机构的时代。

大约在西周晚期出现的空首布,是我们的远古祖先第一次懂得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本身不一定是货币使用价值的基础这一造币思想的证据。金属贝是按照装饰消费品海贝的原来形态复制出来,而空首布等第一次不再按照生产性消费品(农具鎛)的本来形态(从大小和其可供实际消费的状态来说)来获得被铸造的权利。人们已经在乎是否能够在此得到能够评价一切的消费品,并且本身不能按日常方式被消费的专职的货币。

空首布的出现,使东周已经作为货币的自然消费物迅速消失在考古学的视野之外。装饰消费品和专职货币之间的过度形式——金属铸造贝——仍然受到尊重,但是人们在这个时期显然已经淡忘了金属贝能够被当作海贝使用的一面。而更为经常地把金属贝当作空首布那样的专职货币来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铸币按其形制和制造方法的谱系可分为五个大类:贝币(从像形贝到较为抽象的蚁鼻钱),布币(从像形金属斧、空首布到各型平首布,刀币(从像形的大刀到较为简约的直刀,)圆钱、楚金。

在春秋战国这个诸子蓬起,处士横议的时代,钱币形制直至铸制方法的多元格局几乎不可避免。但总的演变趋势则是,由象形到抽象,由不拘一格的多元格局过渡到大一统的制式。在根本上,这不外是人们的货币理想由混沌向清晰演进这一精神历程的表象。总是试图从纷乱的消费物品的效用处寻找货币效用的基础这一质朴的思想,终于让位于货币超越实用而自有其效用这种日渐明晰的思想。在整个这一段演进历程的最后,人们找到了圆钱这种不再依附某个实用物品(圆钱取象于环璧或取象与纺轮之类说法,似乎是前圆钱时代以“取象”为根据造币这一事实陷阱所乐于提示的结论,实际上圆钱显然“取象”效果极差的环璧或纺轮,而更像是无所取象仅仅就是一个“圆形”的圆钱本身),直抒胸臆的铸币形式。圆钱的形象意味着“规矩”之“规”所代表的那个抽象的圆形,那个一切有形之物所依据的一个形象基础。这正如一切实用之用,最终得由货币这种不实用之用裁定。

外圆内方的先秦半兩最终使六国货币归于一统,实际上未必仅有秦始皇清扫六合的军力可以依持,秦半兩本身所发布的造币形式,就是一个一统天下形式。方圆是“规矩”的基础,没有这种以方圆本身为基础的“规矩”,便不可能到达某个具体的方圆。这正如没有货币这种超越具体价值的价值尺度,人们便无从得知某个有价之物物价几何。

先秦时期,是中国货币体系从萌芽到成熟的时期。在造币思想上由以实用为基础的造币指导思想,到以货币的专有职能本身为依据定位货币,其演进痕迹历历在目。在货币行用体系方面,从最初以物易物,到以消费实物为基础的仿实物象形铸币,最后,是不再“取象”的抽象形式货币。从具有铸造形式的铸币本身来说,先秦的铸币形式,完成了从某种具象之物的实用基础向不实用的抽象形式转换,并且试图突破金属材料本身的实用功用的限制,在从金属重量的信用向发行创造的信用转换方面,作了最初尝试。尽管这一点在其后二千年的铸币行用史上也未能最终获得解决。

1、象形金属币

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因而无文字,故又称无文铜贝(金属贝)。整个形制仿海贝,材料有青铜、铅、黄金等。始铸于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中后期,沿用到春秋。另,有文金属贝(实即非象形金属贝),即蚁鼻钱。

2、布币

布币最早的样式为空首布,是铲形农具”或“钱”的象形铸品。可合称为“布钱”,布钱据其形制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又可分为两个体系,即平肩、斜肩孤足空首布(铸行于今洛阳一带)和耸肩尖足空首布(铸行地以今山西西部和太行山地区为中心)。前者基本上以周王畿为中心,行于郑、宋和晋国南部,后者源于晋,流于卫。空首布除原始空首布始于西周,小型空首布由下及于战国者外,基本上属于春秋时期铸币。平首布的首部无盎(中空的首部),整个形象为模仿农铲平面形象的薄铜片。平首布又可据其形象特征分为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桥足布、三孔布等。平首布主要铸行于战国时期的周王畿、韩、赵、魏、宋等地和燕部分地区。

3、空首布

   (1)平肩孤足空首布

形制特征是平肩,襠部呈孤形,銎长、有穿孔,銎内一般留有范塞。面文铸有干支。数目、天象、地名、事物、阴阳五行、方位、吉语等。币材多为青铜。

   (2)斜肩孤足空首布

特征是盎较短(亦有长盎),有穿孔,一般留有范塞,孤足,面有二斜纹。面文多为地名,质为青铜。

(3)耸肩空首布

特征为耸肩,长銎(留有范塞),銎有穿孔、尖足、多无文字,故又称“无文大布”,有素背者。质为青铜。

   4、平首布

尖足布:战国赵铸币。耸肩,方襠或孤襠,尖足,以一釿、半釿二等纪值。分别称“平首尖足大布”、“平首尖足小布”。面文为城名,部分小布面文由“半”字,背文一般为数字。体轻薄。质为青铜。

   5桥足布

也在广义上被称为“方足布”,体形较厚重。面文以半釿、一釿、二釿纪值。如共半釿。安邑一釿,垂二釿等,故又称釿布。因主要铸行于战国早、中期的魏国,又称魏布。圆襠、方足,有圆肩、消肩、耸肩、平肩等多种形制,并有有无外廊之分。背多平素,偶有背文纪地或背有外廊。

6、方足布

战国时期周、韩、魏、卫、燕、赵等国铸币。广义方足布以半釿、一釿、二釿三等纪值。形制可分为三式,早期方足布分为平肩、圆肩,有廊、无廊两式,体形较大,即所谓“桥足布”。晚期方足布俗称“小方足布”,即本条所称“方足布”,亦为一式。体形薄小,为半釿布钱。平肩、方襠、平足。青铜质,是存世极多的先秦币种。

7、锐角布

多出土于战国中、晚期的韩、魏故地。可分大小二式。平肩、方足、方襠或 楔形襠,首部左右两顶端各突出一锐角。背为一中垂线,两斜线。大布仅见“涅金”、“洮·涅金”、“卢氏·涅金”三种,小布由“公”、“垂”等几种。青铜质。

8、圆足布

战国后期赵币。圆首、圆肩、圆足。分一釿、半釿大小两式。面文为地名,背文为数字。

9、三孔布

亦称三窍布,战国后期钱币。钱学界有赵币、秦币、中山国币三说。按背文分大小两式。圆首、圆肩、圆襠、圆足,首及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故名。面文多为地名,背文由纪重和纪值文字。大者背文“一兩”小者背文“十二銖”(半兩)。自釿布以纪重纪值之后,三孔布以“銖兩”纪重纪值,开秦汉及其以后“銖兩”之先河。

10、长布

因钱文有“当釿”二字,亦称釿布。面文“旆钱当釿”。背文“十货”者称为“ 旆布”或“ 旆钱”。面文“四钱”,背文“当釿”者,因形如两枚小方足布抵足相连,故称“连布”。“旆钱”和“连布”体形瘦长,合称长布。均为战国楚北部地区铸币。一枚“旆钱”等值于十枚蚁鼻钱,也等值于两枚“连布”。青铜质。

11、刀币

又称刀化(货)。先秦四大铸币体系之一。刀币取象于刀(削)。春秋时期始铸于齐国,春秋未以后流行于燕、赵、中山等国。战国时期,燕、齐并列为铸行刀币的主要国家。依照形制特点,刀币可分为尖首刀、截首刀、折刀、直刀、刀币、布币和贝币构成了先秦铸币体系中以象形为源头的三大钱系。

1)锐锋刀:又称斜首刀。春秋战国之交铸于燕国。乃尖首刀的一个特别样式。首部尖细如针,钱文多为抽象符号。

2)尖首刀:铸行于春秋战国之交的燕国,亦见于中山国故地,依其形制特征可分为三式。Ⅰ式,刀首尖,刀头宽大,弧背凹刃呈斜坡状:刀背两侧外廊在与刀柄相交处中断,刀刃与刀首无外廊,体较宽薄;刀柄略有弧度,外廊隐约,各有两条纵线,也有一条纵线者;刀环多呈圆形,亦有称圆形;面文一般为一个字。Ⅱ式,刀尖短,弧背较陡直,刃凹,刀身外廊仍中断于与柄相交处,柄部面背均由二直线,环多为圆形,面文一般为一个字。Ⅲ式,即锐锋刀,刀首如针(又名针首刀),刀形短薄,外廊断于与柄相交处,柄部面背均有而直纹,环多为椭圆形,面文多为抽象符号。

3)截首刀:以尖首刀截首而成。基本形式与尖首刀同,是后世以省铜或窃铜为目的地剪錾钱之祖。

4)折刀,燕国的主要刀币。也是存世数量最多的刀币。有据面文的不同释法称为“明刀”或“匽刀”,依形制特征可分为圆折、礊折两式。圆折铸行在先,礊折在后。圆折刀身接柄处呈弧形。礊折刀身接柄处形近状如曲尺的石礊,以角线转折。二式面文写法亦有显著区别。圆折背文多为数字干支,礊折背文多为地名或与齐刀、尖首刀背文相同。旧时据出土地称为“博山刀”者,实际上也是燕占齐地时铸行地一种折刀。

5)大刀,因体形巨大而得名,故称齐刀。面文无论字数多少,均以“法化”为通名,“法化”二字有释为“铜化”、“大化”、“圆化”等。背有二横纹,与背文“十”合称为“十”或“世”。面文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即墨法化”、“安阳之法化”、“齐建(造、返)邦长法化”等。按其字数多少,依次被称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大刀形制精整,文字圆润,轮廊高峻,为刀中魁首。五字刀、四字刀外廊中断于与刀身接柄处。六字刀、三字刀外廊连柄不断。

6)直刀,也称圆首刀或平首刀。战国中晚期中山国、赵国铸币。刀身直或略带弧形,圆首,柄面多有二直线,体形轻薄,其中“晋半”小直刀尤为薄小,除“甘丹”有背文,其余多平素。

12、蚁鼻钱

战国时期楚国铸行的铜贝,故又称楚贝。楚贝是象形金属贝的继承者,正如平首布是象形空首布的继承者。以楚贝为总结形式的金属贝构成了先秦四大铸币体系从具象刀抽象的又一支独立发展的脉络。楚贝俗称“蚁鼻钱”或“鬼脸钱”,意指其面形上狭下宽,状如蚁首,文似鬼脸,有称面文作“紊”者为“蚁鼻钱”,面文  、穿孔、外缘作鬼面状者为“鬼脸钱”,也可以不加区分地统称楚贝为“蚁鼻钱”或“鬼脸钱”。一般“空”字钱孔不穿,其余孔为穿孔。多凸面平背。而文为阴文,或面无文(因此不宜照例概称为“有文铜贝”)。青铜质。

12、圜钱

又称圆钱或圜金。圆形圆孔较早,圆形方孔者较晚。始铸于战国中晚期的秦国,影响及于魏、齐、燕等国。或说取象于璧环或纺轮,实则是先秦古钱由拟形的具象向抽象形式转换的一种总结。抽象的“方”、“圆”作为“规矩”的基础,也是古人所能设想的一切几何形象的基础,钱币符号形式以“方”、“圆”为自己的造型基础,使货币这一衡裁万物的“物”,最后获得了超乎具体万事之上,而又能够衡量万物的符号形式,方孔圆钱成为其后两千年中国古钱定制,实际上是货币本身作为万物尺度对其外在形式的内在要求。

13、圆孔圜钱

品类包括面文“一珠重一兩”十二、十三、十四、“蘭、“离石”、“”、“圜”等秦圜钱,面文“”、“共屯赤金”、“共半釿”等魏圜钱,面文“安臧”、“西周”、“东周”等圜钱。战国重、晚期。外圆、孔圆、背平素。面背间有抜模斜度,因此背径大于面径,背孔小于面孔。边缘常留火口。多数面背无廊,少数品类正面有廊。大篆文,行文粗放。青铜质。

14、方孔圜钱

含半兩,兩甾、文信、长安、賹四化、賹六化、匽四、匽刀、一刀等品类。战国后期秦、齐、燕等国铸币。外圆孔方,或有廊或无廊,为后世方孔圆钱之祖。

(1)半兩

秦钱,西汉早期承秦制时也曾铸行。始铸于秦慧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秦改“西周寽”制为兩、寽进位的銖兩制。即兩寽为一兩,亦即二十四銖。“半兩”即西周寽制一寽。“半兩”发展了先秦釿布及珠重一兩圜钱直以金属重量为名的传统。与釿布和珠重一兩圜钱等铸币形式比较起来,“半兩”已省去纪地、纪年(或以干支或以数字纪年)的格式,奠定了其后近千年銖兩货币体制的基础。半兩外圆孔方,有廊或无廊。体型大小颇为悬殊,边缘常有火口残痕,形制粗拙,由先及近略趋工整。或铜质。或铅质,或铁质。

(2)兩甾

外圆孔方,分有廊、无廊两式背平素。兩甾面文作兩㽞。按《说文》,甾即“六銖”,兩甾即十二銖,亦即半兩。战国后期秦铸币。青铜质。

(3)文信

秦文信候吕不韦铸于其封地(今河南洛阳吕氏封地河南程遗址曾出土文信钱石范)。外圆孔方,无廊,背平素,又称“四曲文钱”。

(4)长安

秦始皇之弟长安君铸于封国。外圆孔方,无廊,背平素。一称为汉初少府所铸。

   (5)賹化、賹四化、賹六化

战国末年齐襄王复国所铸,外圆孔方,有外廊,背平素。賹化与“齐法化”(齐刀)等值。賹四化、賹六化分别折四枚齐刀和六枚齐刀。賹化系列货币为典型的官方信用货币。

   (6)一刀、匽刀、匽四

战国末年燕国铸币。外圆孔方,匽刀、匽四、无廊,一刀有廊,背平素。一刀铜、铅钱上由背铸“吉”字一式。一刀铅母范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铅质母范。

   15、楚金

又称爰金。各地陆续发现并释出的约有六七种,以河南襄城县所见品种尤多。楚金版状或饼状,是中国古代钱币史上罕见的打制币,边缘多有切割痕迹,背面或侧面常有刻文。刻文多纪重、纪数。楚金自战国及于汉续有打制,具有楚地历来不受制于象形程式,力追抽象货币形式的一贯风格,已释出的郢爰为楚国都所在地制行。汉代仍有郢爰问世。陈爰为楚考烈王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后所制行。专鍰或专锊是专(即鄟,今山东郯城东北)地归于楚国后所制行,鐤爰是楚国鐤地(即蔡,原为周王族封地,后入楚)所制币,隔爰为楚国隔地(今河南禹县)制币。庐金为楚国庐地(金安徽庐江舒城县)所制。

   16、楚良金

战国末期铸于楚地。一说为秦倂楚九江郡后,当地铸行的地方铸币。“良金”形制奇特,承袭了楚人制币其奇诡多变的一贯风格。外形为一有廊长方形板,中为一圆廊,圆的圜钱形图案,圜钱行图案周边满布云霞纹。面文由一朱、二朱、四朱三等。一朱、二朱右旋读,四朱左旋读。通身所见云霞纹常见于汉初楚地冥器纹饰,且其文为“良金”(黄金)或与楚墓泥金饼冥币意义略同。青铜质。               

二、秦、汉、新莽

秦灭六国,以秦币一统天下之币,从此刀、布、贝等铸币形式作为独立的铸币形式系统退出了历史舞台。秦半兩所开创的方孔圆形的造币形式奠定了其后两千年金属铸币得基本制式。

秦朝货币体系可以视为以金、铜为本位的复本位制货币体系。黄金为“上币”,以“镒”为计量单位,铜铸币“半兩”为“下币”,重如其文,以重纪值。铸币权归于中央,严禁私铸。

汉初,因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到武帝元狩五年之前的八十余年间,惠帝、吕后、文帝、景帝等先后铸行三銖、八銖和四铢等数种重不如其文的减重“半兩”。币制屡改屡变。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在铸行以,“三銖”为名新钱五年之后,废“三銖”并正式铸行|五铢。五铢钱日益改进并最后定型的内、外廊成为其后铸行地标准样式。。而以“五铢”为文的方孔圆钱,经历朝延铸,直到隋朝才告终结。铸行历史长达739年,居中国古钱史上同一面文钱币铸行年限之最。

从汉初“更令民铸钱”,到吴王濞,大夫邓通铸钱布天下,武帝罢郡国铸钱以前,西汉前期币制屡改屡变与官民混铸体制互为表里。铸币减重在此已不可避免。武帝形赤厌五铢以“一当五”,实在是试图使这种混乱的钱制获得一个统一换算基础的不得已办法。西汉前期的钱半兩,铁五铢是考古学上迄今所见的最早铁钱,也是汉初各朝减重政策更为直截了当的一种表现现实——即以低价金属铸币直接贬值。

西汉末年王莽托古改制居摄二年(公元7年)造“大钱五十”、契刀、错刀与五铢并行;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罢错刀等,用大小钱,大钱值五十,小钱值为小泉直一;建国二年(公元10年)改行实货制,分五物(金、银、铜、龟、贝)六名(钱货六品、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布货十品),二十八品(六名各品共28品);天凤元年(公元14年),非大小钱制,行“货布”,“货泉”,大钱五十与“货泉”等值,值“货布”二十五分之一。

王莽钱制屡改屡乱,屡乱屡改,一方面莽钱体制所规定的换算标准,既大大背离了金属和实物货币本身的商品价值由民间所确立的信用,又无力维持这种换算标准自身所规定的信用;另一方面,莽钱改制的根据是突出钱币的法定信用本质,但莽钱所启用的货币符号又总是与法信用背道而驰。这些货币形式更突出地强调了作为日常消费品的实物和金属本身作为实用物品所提供的信用(刀、布、龟、贝这些与“实用”相连的货币符号现实在莽钱体制中再现,实际上是秦以来作为独立货币本身的信用效用日益凸现这一进程倒退的一个迹象)。王莽启用的货币符号与他试图借此表达的货币思想刚好相反。

货币的货币信用一度衰落到最低点,人们已经习惯于以布帛粟米来表达经济交往。董卓无文钱的出现,又一次沉重打击了货币的独立信用。

从秦汉新莽各朝,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一波三折,自先秦以来确立的货币形式的专职化和“货币化”进程已成定局。方孔圆钱这一抽象的货币符号形式已奠定其后两千年货币符号形式的基础。

1、

半兩:秦灭六国后,以秦币为各国之币,半兩成为与上币黄金对称的下币,铸行全国,秦半兩比之先秦秦半兩,其面文高而狭长,略呈弧形,外形仍然是外圆孔方,面背无廊。形制和钱文均较先秦半兩精整。

2、西汉

(1)榆荚半兩

汉初所铸重不过三銖的“半兩”。因形如轮荚,成为“荚钱”,民间称之为“榆荚钱”,高后时铸五分钱(以重为半兩的五分之一,即二点四铢得名),也是一种“荚钱”,“荚”钱一般甚为轻薄,轻重不一。

(2)八两半铢

始铸于秦二世,高后时重新铸行。面文为“半兩”,重八銖。高后八銖书体短平,略带隶意。

(3)四铢半兩

孝文五年(前175年)至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铸行五铢后废止。其中武帝所铸有外廊,无余无廊,背皆平素。钱文颇有隶意。

(4)大半兩

铸于西汉早期,钱文粗浑,形制厚重。

(5)三銖

武帝建元元年铸行,建元五年罢行(王献唐先生认为始于元狩四年,止于元狩五年,见王著《中国古代货币通考》)。三銖钱钱面有外廊,钟乳其文,背平素。三銖是古代货币史上第一枚以“銖”为名的圆钱。

(6)铁半兩

铸于西汉早期。中国造币史上迄今发现的最早铁铸币。出土于长沙、衡阳两地。文字平正,分有廊、无廊两种,背平素。厚约1毫米,薄于其后问世的大多数铁钱。比文献所载东汉公孙述始铸铁钱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世纪。

(7)武帝五铢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118年)始铸。含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小五铢等,五帝五铢“五”字交笔直或成略曲,“銖”字两旁等齐。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横廊,四决文等不同式样,武帝五铢开创了其后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銖兩制”铸币的主流。轮廊深峻,文字精美。

(8)铁五铢

据其文特征可断为武帝时期铸币,是最早的铁质有廊圆钱。昭、宣、元、成、哀、平诸帝五铢。昭、宣沿用“三官”铸钱制,所铸五铢甚为精美。昭、宣五铢、官五铢“五”字交笔较武帝五铢交笔弯曲,“金”字旁字头较小,“金”旁略低。其后元、成、哀、平时期所铸五铢“五”字交笔出更形弯曲,与上下两横联接处已近垂直。

(9)磨廊五

磨去部分或全部的五铢。

3、新莽

   (1)一刀平五千

“错刀”,又称“金错刀”。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铸。与栔刀、大泉五千、五铢共四品并行。“其环如钱,身形如刀”。环面“一刀”直读,阴文错金,刀面“平五千”三字为阳文。隶书。以一当五千五铢“一刀平五千”铸制精美。为历代所重。在王莽金错刀之前,错金于环上的佩刀已是候王显宦的佩物,西汉文帝便常以这种金错刀赐人。代王莽“金错刀”出世,作为钱币的“金错刀”的声望终于压倒作为佩刀的“金错刀”,成为世所传诵的“钱绝”。 张衡有句云:“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李白有诗句:“以诺许他人,千金变错刀”(《叙旧赠江阳陆调》):杜甫诗:“金错囊徒馨,银壶洒易熔”(《封雪诗》);韩愈诗:“尔特金错刀,不入鹅眼贯”(《船》),“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潭州泊船》);梅尧臣由专诗曰:“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长刀二寸半》)。在历代文人墨客诗文中,金错刀已俨然成为钱的代称。

2)契刀五百

莽钱。于金错刀同时铸行。“环如大钱,身形如刀”(《汉书.食货志》)。环面铸阳文“契刀”二字。刀面铸阳文“五百”,篆书。“契”通“契”,亦即“书劵”或“契劵”。这就是说,“契刀五百”意即这种刀形“契劵”价值五铢五百。可见,契刀五百与“一刀平五千”一样式一种典型的官方信用货币,而且其面文(刀形契劵)甚至比“一刀平五千”更为明确的表达了发行信用的意向。“齐刀”刀连深峻,猪瘟精美。

(4)国宝金匮直万

莽钱。或说为莽时“符节”。又读“金匮国宝直万”。传世二枚半(一枚残,一枚完整)。一枚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余一枚半下落不明。《汉书.王莽传》载王莽曾得白石符命,白石上圆下方,上面有红字写道:“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因此,“国宝金匮直万”上圆下方的造型可能是王莽纪念其白石符命的镇库之品,或压胜品。出土地均在西安,而且其中一枚出土于末央宫故址,可作旁证。

(5)大泉五十

莽钱,“泉货六品”。遭遇“小泉直一”两年,其余四品“泉货”三年,于‘金错刀’一并铸行(公元7年),其废止日期晚于其余五品六年(与货布、货泉并行六年),是“货泉六品”中铸行历史最长,铸量及品种众多的一品,面文“大泉五十”,值五铢钱或“小泉直一”五十枚。大小厚薄常有出入。

6)小泉直一等

莽钱。分别铸于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小泉直一。和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与“大泉五十”合称“泉货六品”,亦称“六泉”。从小泉到壮泉,钱制规格由径6分到10分(1寸),等差1分递进,重量从1銖到9銖,等差2銖递进,面值则以十递进。面值如其文。六泉制是莽钱在一、二次改制的基础上第三次改制(以一揽子的所谓“实货制”统领全局)后形成的钱货格局,常与布泉十品合称“六泉十布”。

7)十布

即莽钱第三次改制(始建国一年,即公元10年)后颁行的“实货制”中的“布货十品”。分别是大布黄千、次布九百、弟布八百、壮布七百、中布六百、差布五百、序布四百、幼布三百、么布二百、小布一百。铸币规格从大布黄千的长2寸4分到小布长1寸5分,以等差1分递减;重量由大布黄千的1兩到小布的15銖,以等差1銖递减(24銖为1兩);面值则由大布黄千的1000钱到小布一百的100钱以等差100递减。十布的型制与“错刀”等币的型制一样,是王莽改变秦汉定制,损益先秦刀、不布的产物。十布有二式,一式首部上廊线与襠中横廊线之间,有一贯通的垂线;一式垂线在好底缘和襠部横廊线之间,二式孔和外缘正背均由廊线,面深背浅。钱文流畅深峻,十布数字除大布黄千之“千”,差布五百之“五”系篆书,其余均为算筹数码。算筹数码系统用于币文,空前绝后。

(8)货布

王莽第四次改钱制(天凤元年,即公元14年)所作钱品。币长2寸5分,宽1寸,重25銖,值货泉25.以中垂线为界,、右为“货”,左为“布”。钱文为著名的悬针篆。造型谨严,铸造完美。

(9)货泉

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改钱制所铸。径一寸,重五铢,是“货布、货泉制”地基本货币单位。25枚合货布一枚,钱文为悬针篆,“泉”字竖划中断,面背均由廊。后铸、私铸甚多,版别亦繁,大小参差。

(10)货泉饼钱、连钱

货泉饼钱之钱好周边向边缘由厚趋薄,形如烙饼,故名。此一形制在半兩中亦有发现。饼钱剖面呈橄榄状,字廊平浅。连钱即两枚货泉联为一体,一般以对角相连。

(11)布泉

王莽天凤年间造,悬针篆,“泉”字竖划依莽钱惯例居中断开。由錾边者传世。

(12)更始五铢

新莽末年绿林军政权所铸钱。绿林军拥刘玄为帝,建元“更始”。更始五铢,即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所铸。更始五铢是中国古代农民政权现存的最早铸币。

4、东汉

(1)东汉前期五铢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为采纳马援建议开始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划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

(2)綖繯五铢

东汉晚期,由錾取铜肉仅存边缘的五铢行世。因形如圆环,面文“五铢”二字也仅剩偏旁,称綖繯五铢。

(3)磨廊五铢

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系东汉晚期剪錾五铢钱外轮后所得。无外廊,“五铢”二字残留偏旁。

(4)四出五铢

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铸行。钱背内廊四角刀外廊铸有四条直线纹,即所谓“四出文”。外廊较宽,制作粗率。

(5)锡五铢、五朱、董卓无文钱

锡五铢:东汉所铸锡质五铢。

五铢:面文为“五朱”,乃“五朱”省文,也可能是将錾边五铢所余“五朱”,定铸成型。

董卓无文钱: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铸。面背无廊无文。

   (6)汉法二体钱

又称和阗马钱,1924年发现于和阗北阿克斯比尔旧城,体厚重,无廊、无孔。面文为“重二十四铢铜钱”。居中的纹样为可释为“月桂树之环”或“贝”。外缘为一圈装饰纹。背面圆圈之间为法庐文,逆时针旋读。译意味“大王,王中之王,伟大者,知伽罗摩娑”。制造方法为打制。乃西腊在币法东渐的产物。据推断,此钱应出现在公元73年班超到于阗和公元三世纪末法庐文废止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