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工厂”里的“枫桥经验”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5-22

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依托“法院+工会”工作模式,挂牌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并在辖区内占地100万平方米、聚集3万名劳动者的新太阳工业园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站,挂牌40天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诉前化解劳资纠纷695件,为劳动者追回欠薪、赔偿款1425万元。


驻站法官、调解律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为当事人提供司法确认、法律咨询等服务。

现场直击

7月18日14时,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新太阳工业园某精密金属公司的法务专员和员工王某因为双方解除劳动合同产生了补偿纠纷,来到诉调对接工作站。工会派驻的调解律师罗喜元拿着刚打印完、尚有余温的法条走进调解室。

“法官呢?”罗喜元前脚刚迈进门,双方当事人不约而同地发出疑问。

“我是工会派驻的调解律师,今天的调解由我主持,达成协议的话,法官现场就可以做出司法确认。”罗喜元对当事人介绍说。


罗喜元向双方当事人释明赔偿标准。


2018年,王某被公司派遣到泰国参与建设当地合作项目,一年后中止派遣回国。对于公司为其安排的新岗位,王某心有不满。公司便向王某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补偿12万元的条件,但双方就补偿金额争执不决。
罗喜元把双方当事人请到调解室外,先后了解诉求。
“回国后,派遣泰国的工作补贴没有了,调岗后工资要降低,干了12年,要我离开可以,但必须补偿我20万元。”一说到补偿金额,王某仍是愤愤不平。
“派遣中止,回国工作调岗是公司的合理安排,不满意可以离开。”公司的法务专员毫不相让。
半小时后,双方再次在调解室面对面。
“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按照法律规定最高赔偿标准,公司应向王先生补偿15万余元。如果协商不成闹上法庭,裁判文书上网后,对企业的形象、当事人再就业都有影响。双方是否可以各让一步,18万元怎么样?”罗喜元把打印好的法条递给双方看。
“老王,你也在公司服务了这么多年,18万由我向公司申请一下。”公司法务专员做出让步。
“行吧,就按您说的,咱们这圈子不大,将来还会有合作机会。”王某也松了口。

握手言和,案结事了。


此时已是16时,法务专员得到公司回复,承诺10天内支付王某18万元补偿款。

在工作站轮值的东莞三院法官孙菊,迅速为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司法确认。双方握手言和。

法官助理核校调解协议书。


7月23日9时,水电工肖某和某装饰公司负责人苏某一言不发坐在工作站调解室。
“10个月工钱一分没给,3个月跑3个地方,这事到底有没有人管!”肖某一见孙菊进门,就气冲冲地说。
“老肖,这账没对清楚,你就往法院闹,有意思吗?”苏某一脸无奈。
今年5月,肖某以装饰公司不支付所欠的5万余元工资为由,申请劳动仲裁,却没有调解成功。肖某提起诉讼,因为双方住所地都在工业园旁,法院遂将案件分流到工作站进行调解。

法官孙菊主持调解。


“孙法官,我就是和老肖之间的用工天数没算清,他到处告,搞到我生意都不好做。”苏某觉得委屈。
“一年多了,帐再算不清,也该给一点吧。”肖某按捺不住越发激动。
“双方争议金额相差5000元,对于雇用天数,装饰公司这边无法举证,这责任在你,明白吗?”
“法官您说得有理,我认。要不这样,钱我分3个月付清怎样?”接着孙菊的话,苏某提出建议。

孙菊到企业现场调查。


“行。但你要拖着不给怎么办?”肖某不放心地多问一句。

“双方同意调解,协议经过司法确认后,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那这我就放心了。”接过孙菊打印出来的调解协议书,肖某当场签了字。

机制创新

华为、OPPO、VIVO扎根东莞,全球每4台智能手机就有1台产自东莞。目前是“世界工厂”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阶段。调整产业结构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东莞三院的“新考题”。


法官郑水强为园区企业、工人代表上主题普法课。


2017年4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人社厅、省工商联、省企业联合会联合会签了《进一步加强裁诉衔接多元化解劳资纠纷意见》。

根据这一部署,法院和工会联合建立了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并将“法院+工会”这一行之有效的纠纷调解模式在全省推广。在各地法院的诉调对接中心,由工会指派律师或法律工作者驻场调解、咨询,无偿为当事人提供服务。目前,广东全省159家法院全部成立了具有化解劳动争议功能的诉调对接工作室。

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才有所作为。东莞三院乘势而上,探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法院+工会”模式调解劳动纠纷的优势,在辖区工业园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家门口服务,力争做到矛盾不出工业园区。


驻站法官及工作人员为当天预约调解案件作准备。


2019年6月13日,新太阳工业园诉调对接工作站挂牌成立。法院法官、工会律师轮值驻点,建立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和审理绿色通道,调解成功现场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快速立案。

东莞三院院长邝子球告诉记者:“‘法院+工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调’的便利性、非对抗性有机结合,形成协调、协商化解劳资纠纷的合力,使劳动关系更和谐、更有保障。”


法官和工会派驻律师讨论调解方案。


以诉调对接工作站为载体,东莞三院与园区工会、人事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同时,为园区劳资双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督促企业自觉履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形成沟通顺畅、联动及时、配合默契的多元化解纠纷新机制。

诉调对接工作站还与辖区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对劳动争议案件受理、仲裁和审理等程序性、实体性问题及重大、疑难案件进行双向沟通、探讨,加强对因不服仲裁裁决而提起诉讼的案件进行分析、反馈,以此推动裁审衔接机制建设,统一裁审标准,构建“调解为基础,仲裁为前提,诉讼为保障”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2019年8月,东莞三院第二个诉调对接工作站将在天安数码城挂牌成立,新时代“枫桥经验”也将在不断崛起的“智造”之都焕发新活力。

来源:人民法院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