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眼中的上海#日渐式微的四川北路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四川北路的历史其实很长,按有记载的文献来讲可以一直追溯到明朝。虹口区所属区域在明朝,以今武进路为界,其南属松江府上海县管辖;其北属于苏州府嘉定县管辖(松江府当初的范围居然可以一直伸到苏州河北岸,苏州府嘉定县一直可以到如今的虹口区)。至清朝,武进路以北划归太仓直隶州宝山县管辖。当然当初还没有这条马路。

时间一直到了清光绪三年(1877年)租界当局自里摆渡桥(今四川路桥)北堍筑路至天潼路,俗称里摆渡桥北。1899年,原英、美公共租界改称上海国际公共租界,公共租界被划分为北、东、中、西四区,虹口属于北区和东区。光绪三十年(1904年)租界当局非法越老靶子路(今武进路)继续向北扩张延伸筑路至宝山金家厍一带(今鲁迅公园),已经深入当时的宝山县境内,成为南北贯通的交通主干道。此路因与苏州河南岸的四川路相连,遂名为北四川路。北四川路南枕苏州河,由于紧靠黄浦江,早年水运条件十分优越,既是通往世界的水上门户,又是沿海、长江、内河航运的枢纽。西邻当时上海的陆上大门北火车站,地理优势独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淞沪铁路(今轻轨虹口段)通车后,北四川路水陆交通便捷,商贩云集。商业中心开始由百老汇路(今大名路)、吴淞路向北四川路转移,并辐射周围。不久,商店鳞次栉比、客流量日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有轨电车由静安寺经外滩折向行驶于北四川路直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商业、娱乐业相继发展。同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北四川路南段海宁路乍浦路口创办虹口活动(大)影戏院,成为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

同时四川北路早年也是左翼文化的发源地和坚强阵地,也是众多历史优秀建筑的聚集地。也有着众多红色记忆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弄堂之中(详见:#老寿带你弄堂游#永安里)(详见:#老寿眼中的上海#昆山花园路)。

据记载民国时期北四川路也是十分繁华,这些我们都可以从那些建筑群和早年的商业设施来确认。当然我们没有经过那个时段,所以只能回到我们经历过的那段场景。

残存不多的老式里弄建筑群

当历史翻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的商业开始复苏,由于四川北路的商业氛围毕竟无法与南京东路、淮海中路抗衡,于是适时地提出了:“走走逛逛其它路,买卖请到四川路”的口号。确实在早期的商业街中四川北路的辐射效应一直可以东到周家嘴路大连路;南至苏州河南岸大部分区域;西至西藏北路曲阜路周边,北边一直可以延伸到凉城居民区区域。虽然它没有全国性的商业效应,但是对于整个上海人特别是虹口和杨浦西侧的居民中还是不可或缺的商业中心。

四川北路上的大桥公寓

可当历史还没走到两千年这个节点,随着城市改造的进程加快以及交通流量的增加,四川北路开始大片的拆除原有的居民区,先是把马路改为有时间限制的非机动车道,而后直接取消了自行车的通行权,这些改变直接导致了商业区驻足的人群减少,在淮海路上出现的冷清局面也同时出现在四川北路上。昔日的繁华已经一去不复返,作为当年四川北路上标杆性的第七百货在海宁路拓宽时就开始改造,结果就再也没能重新恢复营业(闲置多年)。

四川北路塘沽路拆除的民居

我们暂且不看早年还来不及记录的那些被城市改造进程抹平的老弄堂,但可以看到首先是武进路北侧因建造地铁车站开始的一轮土地征收,接着是天潼路一侧的动拆迁,拆完后建了宏基广场作为过渡期,然后公益坊(详情点击:#老寿带你弄堂游#公益坊),接着是塘沽路一直到河南北路大范围的民生改造(详情点击:#老寿眼中的上海#街角),紧跟着是柳林小区(详情点击:#老寿眼中的上海#四川北路1811弄1831弄现状),顺路把东横浜路、秦关路周边一整块也都端了(详情点击:#老寿带你弄堂游#景云里),当然还有乍浦路一线的大量居民区,如此大规模居民区的搬离对于一个赖以生存的商业区来说命运可想而知,所以我们不要说是电子商务打垮了传统商业,就是单单少了这么多身边的居民,日用消费肯定日落千丈。那些曾经为周边居民提供民生需求的鸡毛小店也都随之消失。现如今还有人在四川北路上走走的话,就会发现马路上行人都很稀少,在靠近溧阳路附近的食品店稍有人气,一看都是老头老太在买即将过期的打折商品。一度被视为文化名人街的多伦路(详情点击:#老寿带你兜马路#多伦路)也不如以前,从游客来说过了苏州河基本上没什么值得一看的内容,而还居住在周边的居民也少了到此地逛街的兴趣,原先的消费群体被分流,又没有新的消费群体产生,商业氛围荡然无存。

应该说虹口区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红色基因的社区,(详情点击:#老寿带你弄堂游#亚细亚里#老寿眼中的上海#昆山花园路永安里多伦路永安坊,大德里#老寿带你弄堂游#恒蘴里-四达里-恒盛里)原本我们可以从四川北路及周边的文化基因着手,但是部分老建筑的“改造”使得本来可以讲点故事的载体也被忽略,有些被老建筑保护志愿者呼吁留下后还是被掀掉屋顶,这些虽然没有拆除的老屋在风雨中还能存活多久?(详情点击:#老寿眼中的上海#四川北路1811弄1831弄现状)

应该说浏览或者消费都需要有一个线性的导向,而四川北路由于从天潼路开始就已经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所以就是老虹口人都需要到了横浜桥一带才开始停下脚步,所以原来可以从外滩分流的游客几乎没了。这对于讲述四川北路那段历史极为不利。

当然作为城市影像记录者,我们只记录当下,记录一座城市的年轮,记录这些道路在我们这代人记忆中的样子,是非曲直留待后人评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