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带你弄堂游#天祥里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永年路在1931--1943年法租界期间叫杜神父路。杜神父路 Pére Dugout,Route 永年路。民国20年(1931年)筑,以法国神父命名杜神父路(Route Pere Dugout)。民国32年以河北永年改今名。从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到永年路的南侧近百米远就是原来的徐家汇路,而历史上这就是华、洋交界的地方。1937年8月淞沪会战前后,大量难民从华界涌入法租界,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当年从事漕运的船民多为苏北籍,由此进入租界的苏北籍的不在少数。而想要从南市华界进入法租界,肇周路和徐家汇路都是必经之路,一进入租界,他们见到的第一条马路,就是这条杜神父路。早年的徐家汇路是肇嘉浜的东段,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上海县始筑城墙。此后,通往松江府的官路便由上海县城西门起始,沿肇家浜北岸,经徐家汇抵松江府城。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南、浙北等地,上海县与法租界共同订立联合防御的协定,并同意在租界外修建马路,以方便军事通行。到了1906年,上海县士绅出资填没肇家浜由打浦桥以东的河道使其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马路,而当年苏北来上海的产业工人以及靠漕运谋生的船民也曾长期栖息于河道两岸。所以老居民回忆起永年路就是菜场多、苏北人多。以至于提到“四十间”大家都知道是指“江北窟”,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是在这里的文化基因还是以苏北传统为主,这里曾有过一家沪上闻名的剧场――人称“江北戏院”永年路84号、专门上演淮剧的民乐戏院,当年上海最红的淮剧明星筱文艳,不但是从这里唱出来的,而且还和这家戏院有着极深的渊源。

筱文艳

  其实天祥里在当年居住的等级未必差,虽然它比不上老卢湾那些有名“丰裕里”“西城里”等石库门里弄,但毕竟在法租界内,所以它的小区规模和等级在当年还算可以的。

天祥里的弄口过街楼较有特色,三层楼的主体建筑,三楼有拱形半圆窗来增加美感,顶部有加层的痕迹。由149弄主弄进入,主弄宽敞足有五米之宽,建筑呈鱼骨状分布于主弄两侧,共有四排建筑分列于弄堂两侧,为了增加面积,每排建筑间都由过街楼相连。东侧部分长度略长,西侧较为规整。它的街面房虽然也做商铺,但是并没有独立的门牌号,只是按弄内建筑的后门来排列。共有59个门牌号。由于相邻的弄堂过于靠近,所以有些隔壁弄堂的门牌号也混杂其间。

天祥里建筑结构基本上以假三层的砖木结构形式,1925年建造,从建筑状态来看属于早期旧式石库门建筑,按茹志鹃的女儿王安忆回忆1925年10月其母亲出生在永年路上的天祥里。

天祥里基本上都是单开间的石库门联排住宅,从24号至26号的几家有单边的东、西式厢房,而且是三层楼的建筑,可见当初的房型结构还是有区别。当年这样的房屋一般为一家三口人居住为主。

天祥里西侧与永年路171弄三兴坊、东侧与早年的美术专科学校的顺昌路560弄相邻,南侧与徐家汇路上的恒庆里(部分在徐家汇路拓宽时拆除)相通。

据资料查找到天祥里早年居住的名人有:

永年路149弄3号

茹志鹃

王安忆

 永年路149弄天祥里3号作家茹志鹃出生地,实地走访中可以看到3号就是临街的那排房子,单开间。能够从这里搬到后来居住的愚谷邨那显然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茹志鹃的女儿王安忆回忆说:“母亲出生在永年路上的天祥里,十二年前,我曾去过一回,街道和弄堂都还保持着整肃的气氛,今天显见得圮颓而且拥挤了。沿街的房屋多已破墙开店,包括我母亲当年的居所三号,开的是一爿果蔬店……在这条破败的老弄堂里,保存着一种旧有的生活方式……我感到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远远退出本土化的生活,变成一个没有原籍、没有家乡的人……”。

  茹志鹃(1925年-1998年)原籍浙江绍兴,笔名阿如、初旭,1925年10月出生于上海。幼时家贫,3岁丧母,后随祖母辗转于上海、杭州两地,靠家庭手工劳动艰辛度日。第一篇作品《生活》发表于1943年11月《申报》;1979年《剪辑错了的故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散文集《惜花人已去》;随笔《母女同游美利坚》、《漫谈我的创作经历》及长篇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

永年路149弄20号是中华新报主笔沈钧儒早年旧居。

沈钧儒(1875.1.2--1963.6.11)浙江嘉兴人,生于苏州。1905年留学日本,1907年回国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教育局局长等职。1912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任北京政府参议院秘书长。1926年北伐军攻克浙江时任浙江省临时政府政务委员兼秘书长。1928年任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四一二政变后,沈钧儒被拘禁,后经营救获释。1933年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12月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参与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同年11月被国民政府逮捕,成为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抗战爆发后出狱,筹建抗敌救亡总会任主席。1939年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后又与黄炎培等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当选中央常务委员。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人民救国会主席。1946年代表民盟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次年,民盟被政府取缔,沈钧儒坚持斗争,在香港主持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声明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49年沈钧儒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此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首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同时担任中国民主同盟第一届中央副主席,第二、三届中央主席。1963年6月11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沈钧儒的曾祖父沈濂,曾任清政府的刑部主事;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为候补知府。沈钧儒共有5个子女,儿子沈谦、沈诚、沈议(叔羊)、沈谅和女儿沈谱。大儿子沈谦,长孙沈人骅,妻子是周秉德(周总理的侄女);三儿子沈叔羊,(儿子沈宽、沈宽的子女:女儿沈萌、儿子沈挚);四儿子沈谅。

永年路149弄28号是作曲家、文化部第一副部长周巍峙儿时旧居

周巍峙(1916-)江苏东台人,中国文联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晋察冀边区音协主席、中共张家口市委文委书记,华北文联常委,天津市军管会文艺处处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文化部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中国音协第三届副主席,中国舞协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文联第一、三、四届委员,中国田汉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会长等职。1996.12及2001.12连续当选为中国文联第六、七届全委会主席。2011.11.24推举周巍峙为中国文联第九届名誉主席。夫人:著名歌唱家王昆。“文革”中,经多次批斗,周巍峙带着10岁的小儿子周月下放到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劳改;夫人王昆随东方歌舞团到部队劳动,住在张家口;大儿子周七月因为“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的莫须有罪名,被投进监狱,历时九年半,“文革”后无罪释放。“中央专案组”欲给他有“历史问题”的结论,周巍峙拒绝签字。直至1975年6月宣布没有任何历史问题的审查结论。

 上海新闻曾报道:前文化部副部长、著名作曲家周巍峙在文化部、市文联和区文化局的有关人员陪同下,到永年路149弄(天祥里)28号石库门老房子的底楼客堂间、二楼亭子间和三楼前楼,与住户进行交谈并回忆年幼时一家人从乡下到上海后,度过的艰难困苦的日子。

 在此居住的还有:永年路149弄59号 蒋湘青 江苏宜兴人1899-1981 上海体育专科学校副校长。

 据查巴金1925--1926年曾居此弄一年左右。

1925年8月,巴金拿到了毕业文凭,自南京返沪,住在贝勒路(今黄陂南路)天祥里。在艰难的时世中,和朋友 合办《民众》半月刊,译述《断头台上》的一些篇什。

 1926年下半年,巴金搬出天祥里,住到了康悌路(今建国东路39弄)康益里4号的亭子间,

(摘之冯沛龄成都晚报文章《巴金上海地图》)。

本人参与撰写的《上海城市记忆丛书》中的《上海老弄堂寻踪》一书已经由同济出版社出版发行,朋友们可以通过该出版社的微店、天猫上的商铺、京东、当当网等渠道购买,如果需要签名本(书价68元,此处签名本60元),则可以给我留言,并发送你的通信地址,支付可以通过赞赏的方式(如果是苹果手机可以扫码支付,并通知我哪一笔是你的),我会及时通过快递及时发送。而目前公众号上的内容是正在筹划下一本专辑《老寿带你弄堂游》的口袋书,因此内容将有所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